「读一个二本,我真的不知道有哪家公司会要」同学在电话的另一头抱怨着。
不得不说,民办二本是没法跟一本及以上的大学比。可以说资源、师资力量、学习氛围……都不如好的大学。
「民办二本」这个学位证是属于本科,可当你真的拿着它的时候,就会有一种「低人一等」的感觉。
其实也是社会对「民办二本」的刻板印象,很多人都不会认可你的学历,觉得你只不过是花钱买了个本科文凭。
在读大三之前,我每次见到一本或者重点大学的学生时,我都想找个地洞钻进去,上民办二本真的太羞耻了,根本没有脸见人。
在这个时候,我就默认自己低人一等,好像没有考上好的大学,就否定了自己所有的一切,认为自己很差劲。
在这个把学历看得很重的时代,我们就应该把它作为衡量一个人的标准嘛?
换做以前的我,会回答「是」。
记得刚上大学那会儿,我很不喜欢现在的学校,对它是哪哪都看不上,一度地认为它不过是个「垃圾」。
但有一位老师对我们说:「我相信在座的各位一定看不上这个学校,有的同学是因为发挥失常,有的是填志愿滑档了……不管你们是什么原因,现在是没有办法逃离,但民办二本不是人生的终点,你们完全可以努力四年,去过自己想要的人生。」
那一刻,我彷佛在一片废墟中看到了希望,现在的一切都可以通过努力来改变。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人最喜欢的就是抱怨,可从来没有想过要改变。
其实我也一样,经常跟朋友抱怨民办二本有多水,害怕自己以后找不到工作,可也没想过努力提高自己。
后来,我看到一句话:强者不抱怨环境。当时就反问自己,像我这样只会抱怨的就是弱者,难道花了二十万就是为了做弱者?
如果大学四年只会抱怨,那就没必要读了,因为这就是在浪费青春和财富,没有任何的意义。
一段时间之后,我想明白了,与其抱怨这样的环境,不如做点能让自己成长的事情。
在大一的时候,成为了一个社团的干事,本来打算大二的时候就退掉,可有一位老师说「你们要是能在一个社团一直干下去,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因为这句话,我一直留任到了现在,从干事到负责人。
其实一路走过来,可以用「忙」来概括。在大三之前,除了把自己累得半死,没有什么收获,因为每次都是上级给我派发任务,顶多就个免费劳工。
到了大三,我成为了社团中的领导者,很多活动都需要带头策划、完成,这一整个过程下来都需要有独立的思考。
之前干什么事情都有部长、负责人兜底,而现在只能靠自己。
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我带领其他小伙伴顺利举办了好几次大型活动,得到了老师和师姐的赞赏。
这一年的经历,让我不断地减少对其他人的依赖,变得更加独立,学会冷静地处理各种各样的事情。
面对外界和自己对「民办二本」的否定,我们要做的不是顺势接受,而是要用成长去打败外界的质疑。
对于「流言、否定」,不要急于用话语去辩解,因为它的力量远远无法与实际行动相媲美。
作为大三的人来说,我觉得在民办二本里,可以通过这些方式来为自己驳斥质疑。
首先,不要用学历来定义自己,告诉自己「民办二本只是个标签,不能代表的一个人」。
说的好听一点,民办二本是一本学位证书,直白一点「它也只不过是一张纸而已」,它凭什么来代表我们。
即使读的是民办二本,也要相信自己很好,不必任何人差。
记得我竞选社团负责人的时候,我跟师姐说「我害怕自己担不起这个责任」,当时师姐就回我「不要害怕,你要相信自己可以做好这项工作,只有你相信自己的时候,才会有打败一切困难的勇气」。
这番话点醒了我,没有人天生做不好负责人的人,只有不相信自己能做好的人。
「自信」是能让别人相信你的前提,它代表的是一个人的气场。
相信自己胜过一切的「辩解、证明」,它就是一个人最好的妆容。
其次,不要把「等」当作是在做准备。
我们每次做什么事情之前总喜欢说「再等等,等我做好准备」。我的经验告诉我,这不过是逃避的借口,说这句话只是为了可以心安理得地呆在舒适圈。
人生经不起等待,因为等待的结果就是失败,或者根本没去做这件事情。
我们总说别人很厉害,就觉得他们一定比普通人聪明,但根本不是这样的,而是他们想做什么事情时,会及时行动。
之前,我觉得写稿子很难,就跟自己说「没事,明天再写」,就这样不断地等明天。
后来我意识到这是错误的,因为我不坚持写,那我一辈子也不可能写出好的文章、爆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开了这个账号。我坚持写稿子,从刚开始无法写出读者共鸣的稿子,到现在能抓住痛点。
以前的我总把没准备好素材,当作不写稿的借口。现在的我明白了,写作是需要经过不断地写、修改,才会出好文章。
「准备好」是一个无法定义的词,我认为「当你想要做的时候,就是最好的时机。」
「民办二本」只不过是人生中很小的一部分,不要用它来否定、质疑自己。
相信读民办二本的我们,也可以成为闪闪发光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