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辟谣

崇明人「家门口」的致富菇,即将上市!

2024-02-09辟谣

近年来,建设镇依托「菇林源」菌菇专业合作社,全力打造「家门口」的菌菇产业。日前,首批在「家门口」种下的菌菇已经成熟,即将上市。

一走进位于建设镇三星村的菇房,一股水汽就扑面而来,空气中还混合着泥土的清香。一排排架子上,红褐色的菌菇色泽艳丽、饱满圆润,像一柄柄小伞一样,破土而出。工作人员穿梭在架子之间,忙碌地进行采摘、分拣、包装,一派热闹的丰收景象。

「这里种的是赤松茸,又名大球盖菇,这批是去年11月底种下的。」三星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梁山川告诉记者,「目前三星村有3个点、4间菇房在进行种植,每间库房种植面积在75平方米左右,这是收获的第一批,每平方米菇的产量预计是8-10公斤。」

据了解,这是建设镇近年来全力打造的「家门口产业」,依托「菇林源」菌菇专业合作社,在农户的闲置屋内模拟工厂化种植赤松茸,通过「合作社集中制种+农户分散出菇+统一收购」的模式,带动周边村民共同增收。

「‘菇林源’的赤松茸工厂化种植模式是全国首例,我们农户家门口的菇房就是它的缩小版,这种种植方式对赤松茸的产量、品质都有很大的提升。」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研究员陈辉介绍,赤松茸一般采用大田种植或林下种植,种植方式受到环境的影响比较大,商品菇率可能不到15%。而在工厂化的可控环境下种植赤松茸,病虫害、天气的影响会小很多,成品率能高达80%以上,品质也会有所提升,更有助于农户增收。

在项目中,菇林源合作社不仅为农户提供优质的菌种和基料,还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同时,对农户生产出的菌菇实行订单式统一收购。「每年能收4-5茬,刨去所有的成本支出之外,每一茬预计有4000元的纯利润,这样每年农户纯收入预计在1.6-2万元左右。」梁山川说,「农户种出的菇可以自主售卖,也可以由合作社统一收购,我们和‘菇林源’合作社进行了托底包销,所以完全不用担心菇的销路问题。」

梁山川告诉记者,在农户闲置的屋内模拟工厂化种植赤松茸还在摸索中,因为没有教科书,在前期宣传时,村民们都持观望态度。因此三星村村「两委」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带头种植,目前现有的四间菇房由村干部负责培管,主要目的是在过程中收集获取第一手生产数据,为后续「家门口产业」的全面推进提供数据支持,也为农户培植算好经济账。「这次顺利出菇让所有人都信心大增。」梁山川说。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优化调整相关的生产参数,形成生产的技术标准、设施设备标准和出菇标准,进一步提高菌菇产业的试点覆盖面,进一步盘活农户的辅房和集体经济组织存量的一些资产资源,引导广大农户参与到我们‘家门口产业’中来。」 建设镇农业农村发展办公室主任肖军说,「同时我们会积极向上争取政策的支持,努力把赤松茸这一‘家门口产业’发展成建设镇的另一张名片。」

记者:盛赛丹;摄影:沈嘉俊、 陈熠昊(实习)

编辑:朱怡婷

责编:李琳、陈锦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