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辟谣

关于肠息肉的那些事

2024-08-18辟谣

前言:

55岁的王阿姨6年前曾在外院做过胃肠镜检查,当时结肠镜下发现了2颗息肉,随即进行内镜下息肉治疗,术后病理提示为增生性息肉。期间王阿姨自觉并无特殊不适,便未再复查。

近期王阿姨参与了社区组织的大肠癌体检筛查,结果提示粪便隐血阳性,在社区医生的建议下,王阿姨遂来到我院预约并复查了胃肠镜。事实也证明,本次复查十分有必要。在这次的检查中,王阿姨的结肠镜检查发现了4枚结直肠息肉,内镜下切除后的术后病理提示管状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随后,带着一些疑问,王阿姨来到了上海市同仁医院的内镜专科门诊就诊。

Q

为何肠息肉总是反反复复,「春风吹又生」?

A

事实上,肠息肉的复发困扰着许许多多像王阿姨这样的患者。约50%的结直肠息肉患者会在治疗后的3-5年再次复发,成因之复杂,目前临床上并没有明确其具体机理。

肠息肉的切除就如同草地除草一般,尽管这次将草除掉了,但土壤大环境(即肠道环境)并没有改变,所以仍是「易长息肉体质」。

根据既往经验及临床研究,以下可能是息肉易复发的高危人群:

(1)有结直肠癌家族史者

(2)长期吸烟、饮酒者

(3)患有代谢综合征(例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者

(4)高热量饮食者

(5)多发性息肉患者

此外,亦有研究表明,在复发患者中,绒毛状腺瘤的复发较管状腺瘤的复发率高。

Q

有肠息肉病史时,到底该隔多久复查呢?

A

临床上对于初次结肠镜检查发现患者结直肠息肉的患者,具有一套较为规范的复查体系。根据【中国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内镜诊治共识(2023,广州)】意见,结肠息肉术后何时复查,主要依据息肉的大小,数目及其病理类型来决定。其随访间隔可参考以下图表:

根据指南建议,简而言之, 通常腺瘤性息肉患者一年左右即建议进行肠镜复查,而增生性息肉患者可在首次肠镜后三年左右复查;即便是初次检查提示无息肉的患者,也要定期复查结肠镜!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复查时间需建立在首次结肠镜检查为高质量诊疗后,如若初次结肠镜检查未达标准,则根据临床需要,其结肠镜复查时间也需做出相应调整。

Q

平常生活怎样做才能减少息肉发生?

A

同王阿姨一样,很多患者在息肉治疗后会有这样的疑问,我究竟该怎么做才能不长息肉呢?

以下是一些根据既往临床经验及研究的建议:

(1)健康且规律的饮食习惯:多食新鲜瓜果蔬菜、五谷杂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促进肠道蠕动,减少食物和潜在的有害物质在肠道中的停留时间。

(2)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定时排便,保持体内消化系统的良好规律,提高身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新陈代谢的效率。

(3)运动:研究表明,有规律的体育运动可以降低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同样的,与锻炼较少或根本不锻炼的人群相比,每周坚持锻炼的人群具有较低的息肉和腺瘤患病率。

(4)体重管理:大量研究显示肥胖或超重的个体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更高,尤其是腹型肥胖患者。通过合理的体重控制,也能够一定程度减少息肉的发生。

那么,是否做到上述几点就能完全避免息肉的再发呢,答案是「非也」。

正如此前所说,息肉的发生机制目前在医学上尚无法完全定论,作为医生,我们也只能在有限范围内对患者提出建议,但这些建议并不能完全杜绝息肉的再发。

定期复查结肠镜仍是十分必要且有效的手段,毕竟,从良性到恶性的距离,有时仅仅只是一次结肠镜检查的距离,可千万不要「讳疾忌医,一拖再拖」 ,酿成不必要的后果。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结直肠学组. 中国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内镜诊治共识(2023,广州)[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23, 40(7): 505-520. DOI: 10.3760/cma.j.cn321463-20230607-00229.

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专业委员会,等 . 中国结直肠癌癌前病变和癌前状态处理策略专家共识[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22, 39(1): 1-18. DOI: 10.3760/cma.j.cn321463-20211111-00661.

了解更多消化道健康科普知识及就诊服务信息

(部分图源自网络,侵权即删)

供稿:程金年

编辑:陈悦雯

审核:彭海霞

预约就诊请关注公众号:

(配图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

欢迎关注同仁医院官方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