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辟谣

为什么合资换不到真技术?空气悬架自主化的历程,说明了一切!

2024-08-22辟谣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如今新能源汽车崛起, 越来越多的智能汽车开始使用空气悬架 。 不少人可能会对这个概念感到陌生,这所谓的空气悬架到底是什么?

汽车悬架是一种 连接汽车车身与车轮之间的装置 ,而汽车空气悬架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悬挂系统,可以取代传统的汽车悬架。

传统的汽车悬架 一般只由 弹簧和减震 两个基本部分组成,减震的软硬和纵向冲击力的反应速度值相对固定,因此,当遇到不同的路面情况和驾驶情况时,传统悬架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节。

汽车空气悬架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空气悬架 的主要不同就是用 气囊或空气弹簧,代替 传统悬挂系统中的 金属弹簧 ,利用空气的压力来调节车辆的悬挂高度和硬度,从而实现 更舒适和稳定的行驶体验

空气悬架的用途很多,首先,它可以提高驾驶的舒适性,安装空气悬架的汽车,在通过不平整路面或者高速行驶时,能够 减少颠簸感

其次,空气悬架能够根据车速和悬挂载荷, 调整车身的高度 ,以提升车辆的操控性和稳定性。在高速行驶时,悬架可以降低车身,减少风阻,减少燃油消耗和行驶稳定性。

举个例子,一辆高速行驶的车将会有 60%以上的功率都用于对抗风阻力 ,当车速达到每小时200公里,对抗风阻所消耗的能量甚至超过80%,但是由 空气悬架降低车身高度 之后, 功率的损失和消耗就会有所降低。

除此之外,一些四轮驱动车辆和越野车型,使用空气悬架可以提升通过性能,适应各种地形和复杂路况。通过调整悬挂高度,可以增加通过障碍物的离地间隙, 保护车辆底盘和驱动系统。

早在1946年,美国人就发明出了 世界上第一辆采用四轮独立空气悬架 的汽车 ,空气悬架相比于传统金属弹簧来说具有明显的优势,那为什么我们国家以往的空气悬架普及率不高,而是继续使用传统的金属弹簧呢?

就是这样一项对于新能源汽车至关重要的技术, 长期以来一直被国外所垄断。 我们国内自主品牌的汽车如果想要安装空气悬架总成系统, 必须要从国外进口。

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基本上 失去了对空气悬架的议价权 。所以,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空气悬架大多数都只配备在 高档的车型 中,因为生产成本高了,这些车型的售价也相对较高, 一般都是70万起步。

正因为如此,空气悬架没有在国内迅速普及,而是成为了「豪车的象征」,比如奔驰的S级、大众的辉腾等车型。

为了让国内更多的车企,也用上包括空气悬架在内的新兴技术,我们曾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外企业合作, 与中方共同组成合资车 项目。

所谓合资车企,就是指 由两个或多个国家的汽车制造商或投资者共同投资、合作建立的汽车生产和销售企业 。在这种合作模式下,我们国家提供劳动力、土地、原材料和资金,而外资企业负责向我们提供技术、品牌以及高尖端人才。

中国车企曾利用这种合资模式带动中国本土汽车企业的发展,有助于中国车企进入新市场、加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比如中国上汽与德国大众合资成立了上汽大众、中国吉利控股与瑞典沃尔沃合资成立了吉利沃尔沃等。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合资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就以汽车空气悬架为例,虽然合资车可以用上国外的空气悬架技术,但是我们 受到了很多限制。

一方面,由于核心技术握于外国企业手中,我们的自主性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一辆合资车的生产过程中, 外国企业要求我们的汽车去适配他们 的空气悬架, 这就相当于要求一台机器去适配一个零件,如果这个机器无法适配,就只能改造机器而不是零件,这无疑将使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受到限制。

另一方面,由于不了解中国国内市场,外资企业为中国提供的空气悬架数量十分有限,德国某车企 一个月仅向中国提供5000个左右的空气悬架 ,这对于巨大的中国市场来说完全是供不应求。

归根到底,被「卡脖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核心技术没有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同时也有力地证明了 外资合作模式,根本无法获得真正的技术

首先,很多的外国公司通常对他们的 核心技术高度保密 。在合资合作中,他们不愿意或者只能部分地转让最先进的技术给合作伙伴,以避免技术泄露和竞争风险。这种情况下,合资企业大概率 只能获得较为基础或陈旧的技术

其次,外资企业在合资中往往有自己的战略利益和长远发展计划,他们基本上会选择保留核心技术和研发能力,而将更基础或成熟的技术转让给合作伙伴,以达到 控制市场和关键目的

在国外的技术壁垒和限制条件下,作为合作伙伴的中国要想获得这些技术成果,就必须要 出更多的钱和更多附加条件 ,因此,合资很难获得真正的技术,空气悬架的在中国普及的缓慢历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但是,我们绝对不会安于现状,随着中国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这个局面渐渐被打破了。现在, 我国的空气悬架自主研发已经有了重大突破。 目前,中鼎股份、保隆科技、孔辉科技三家技术技术公司完成自主研发,打破了新能源汽车空气悬架的垄断问题。

国内的科技公司在空气弹簧、储气罐、ECU各类传感器等核心部件上都基本实现了量产,不仅突破垄断拿到了国外车企的订单,也被国内车企比亚迪、蔚来理想等选做其汽车上的配件。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国产新能源汽车已经换上了空气悬架。

成本下降了,汽车售价也就低了 ,空气悬架不再是豪车的象征,普通大众也能够开上空气悬架汽车。

空气悬架只是其中一项技术,未来,还有千千万万项技术等待我们去突破。我们要走的路是一条自主研发之路。

为了走长走好这条路,我们不仅要 加强基础科研 ,投入更多资源和精力,培养和吸引顶尖科学家和研究人才。通过基础研究的积累和突破,为后续的应用技术开发提供坚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还要 重视人才的培养, 提升国内高端人才的培养水平和数量,特别是在工程技术和应用科学领域。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培训体系,加速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科技人才。

除此之外, 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也不可或缺 。加强与国际先进科技发达国家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联合研发、技术合作等方式获取先进技术。

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

新浪财经:【重庆工程职院:打破技术壁垒实现空气悬架系统全自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