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辟谣

广州287家医疗机构实现结果互认,已减少检验检查超356万次

2024-07-16辟谣

广州是华南医疗高地。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广州医疗卫生机构的总诊疗量达到1.7亿人次。在不同医院就诊要重复进行检验检查,在以往一直是影响市民就医体验的突出问题,与市民的就医费用也息息相关。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了解到,目前,广州市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平台已纳入接近1500项医学检验检查项目,实现全市结果信息调阅提醒、可信互认和监督管理,全市范围内287家医疗卫生机构接入互认平台,更实现了与省内其他地市部分医疗机构互认共享。截至今年6月,全市医疗机构通过互认平台累计实现互认约356.70万次。

287家医疗机构过千项检验检查结果可互认

今年,广州市卫生健康委把「推进检验检查结果互通互认」列为卫生健康领域十件民生实事之首,进一步拓展了医疗机构结果互认共享范围,纳入更多相对稳定、单次费用较高的大型医学检查项目,并探索与佛山、东莞等周边城市实现跨市检验检查报告调阅互认共享,方便群众跨市域就医。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医政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广州已经有287家医疗卫生机构接入了结果互认平台,其中包括广州地区所有的省部属、市属大型三级医院,可互认255项医学检查项目、1181项医学检验项目,包括:血细胞分析、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肿瘤标志以及CR、DR、CT、MRI等结果相对稳定、诊疗过程常用的项目。

此外,互认平台还对接「广州健康通」,为患者提供线上报告实时推送、报告查询、云胶片查询等服务,减少群众领取、携带和保存报告的烦恼。

「患者在互认的医疗卫生机构就诊时,互认平台会通过医生工作站自动提醒医生,有可互认项目供调阅查看。这个过程中,如果医生开具的检验检查项目有符合互认要求的,系统会进行重复检验检查提醒。」上述负责人提醒,值得注意的是,经医生评估,患者出现病情变化、检验检查结果超出了时效、检验检查结果与病情明显不符等情况下,原来的检验检查结果不列入互认;急诊、急救等抢救生命的紧急状态下,手术等重大医疗措施前,以及一些符合诊疗需要的不可预测的情形下,也可能需要重新进行检验检查。「如果医生评估后,认为仍需开单复查,要向患者或者家属说明,并需要在系统填写理由说明,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后续组织专家进行进一步监管。」

区块链技术保障数据安全

检验检查结果涉及海量数据,如何保障数据安全?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医政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医疗卫生机构结果互认的工作中,广州在国内首创了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互认信息上链存证,利用政务区块链,实现互认过程闭环管理、全程留痕可追溯,创新了「算法跑路」代替「数据跑路」的数据使用方式。该经验做法被列入广州国家级区块链创新应用综合性试点,不仅厘清了不同医院间检验检查结果数据权责关系,解决了互认可信难题,也从技术上有效保障了市民健康数据隐私不被泄漏。

今年,广州市将进一步推广区块链+检验检查结果互认服务,覆盖更多的医疗机构,计划到年底接入所有市属、区属和基层医疗机构,基本构建适用于医学检验检查结果互认业务的区块链应用技术体系。

创新激励措施推进结果互认工作

实际上,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工作在广州推进已有多年,部署工作早在2018年就已开展。当年底,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平台的顶层设计,并在市属医院先行试点,随后在部分区试点,到了2022年底就已实现广州地区公立医疗机构全覆盖。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表示,将会同财政、医保等部门,研究出台更多对检验检查结果互认的激励保障措施,包括对标【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相关工作要求,结合业务应用需求,升级完善互认平台及云胶片等相关应用,提升互认量,进一步为群众节省就医费用;对互认平台进行标准化改造,从而进一步扩大互认范围,探索实现跨市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应用;建立比较完善的互认质控应用,实现对互认报告、互认的图像、互认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全方位的质控和监管。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伍仞 通讯员:穗卫健宣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