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辟谣

一个脱氢乙酸钠就哭爹喊娘的,事实上,中国的食品添加剂标准制定

2024-09-18辟谣

文 | 乱尘

编辑 | 乱尘

听说关注我的人,都实现了财富自由!你还在等什么?赶紧加入我们,一起走向人生巅峰!

「安全」的味道:当餐桌焦虑遇上科学理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3年夏天,一股突如其来的焦虑情绪在网络世界蔓延开来,这一次,引发热议的不是明星八卦,也不是国际风云,而是一种名叫「脱氢乙酸钠」的食品添加剂,从社交媒体到新闻平台,从专家学者到普通百姓,一场关于食品安全的讨论迅速席卷了整个网络

这场讨论的导火索,是一则关于脱氢乙酸钠可能存在健康风险的消息,虽然官方机构迅速辟谣,并强调其在合理使用范围内的安全性,但公众的疑虑并没有完全消除,一时间,「添加剂」这个原本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词汇,被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

事实上,食品添加剂早已深度融入现代人的生活,从延长保质期的防腐剂,到增添风味的香精香料,再到改善口感的增稠剂,这些肉眼难以察觉的「隐形助手」,在保障食品安全、丰富食品种类、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安全」与「便捷」的天平开始倾斜,当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知与科学理性的解释出现偏差,当情绪化的表达盖过了冷静的思考,一场关于食品添加剂的「信任危机」便悄然来临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解码食品添加剂:从「陌生」到「熟悉」

食品添加剂,顾名思义,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包装、贮藏和运输过程中,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延长保质期、便于加工和食用而加入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它们并非是什么洪水猛兽,而是在科学指导下,经过严格评估和监管的「食品配料」

根据功能的不同,食品添加剂可以分为防腐剂、抗氧化剂、着色剂、增味剂、甜味剂、增稠剂、膨松剂等20多个类别,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为例:面包中的酵母,酸奶中的乳酸菌,都是常见的食品添加剂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曾指出,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使用食盐腌制肉类,用糖腌制水果,这些方法本质上都是利用添加剂来延长食品保质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工业快速发展,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数据显示,目前全球获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约有1.5万种,其中约2000种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食品中

食品添加剂的出现,不仅丰富了人们的饮食选择,也为食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近年来,随着一些食品安全事件的曝光,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产生了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担忧

二、标准与争议:谁来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为了保障食品安全,中国制定了严格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任何食品添加剂在获准使用前,都必须经过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的严格评估,以确保其安全性,评估内容包括添加剂的化学成分、毒理学数据、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等,只有通过评估的添加剂,才能被列入国家标准,允许在食品中使用

中国还建立了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对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全链条监管,监管部门会定期对食品进行抽检,一旦发现违规使用添加剂的行为,将依法严肃处理

尽管中国在食品添加剂的监管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但公众的担忧和质疑依然存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近年来一些食品安全事件的曝光,损害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任;一些媒体和自媒体为了博取眼球,对食品添加剂进行夸大宣传,甚至散布不实信息,误导了公众

2010年,蒙牛乳业旗下一款牛奶产品被检测出含有致癌物质「黄曲霉素M1」,引发了公众对乳制品安全的恐慌,尽管该事件并非由食品添加剂引起,但它却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焦虑情绪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些自媒体经常发布诸如「方便面里加了胶水」、「火腿肠里全是淀粉」等耸人听闻的标题,渲染食品添加剂的危害,误导了许多消费者

面对这些质疑和担忧,专家学者们纷纷站出来为食品添加剂「正名」,他们强调,食品添加剂本身并没有「好」与「坏」之分,关键在于是否合理使用,只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是安全的,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李宁曾表示:「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公众应该理性看待食品添加剂,不要谈‘添加剂’色变」

三、文化与选择:当「中国标准」遭遇「国际比较」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全球化的今天,食品安全问题早已超越了国界,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议题,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饮食文化、生活习惯、环境因素等差异,在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上也存在差异

在脱氢乙酸钠的使用上,中国和香港地区的标准就有所不同,中国内地允许在部分食品中限量使用脱氢乙酸钠,而香港地区则禁止使用,这引发了一些网友的质疑:为什么香港地区禁止使用的添加剂,在中国内地却被允许使用?

对此,专家解释说,中国和香港地区在制定食品安全标准时,考虑了各自的实际情况,香港地区人口密度高,食品供应链短,对食品保鲜的要求相对较低;而中国内地幅员辽阔,人口众多,食品供应链长,对食品保鲜的要求更高,因此,在制定标准时,中国内地需要兼顾食品安全和食品供应的实际需求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饮食文化和消费习惯也影响着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日本人喜欢食用生鱼片,因此对寄生虫的防控要求非常严格;而欧美国家喜欢食用牛肉,因此对牛肉中的激素残留问题比较关注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沈群表示:「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多重因素,不能简单地照搬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标准,中国有自己的国情,也有自己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标准」

四、理性与信任:构建「舌尖上的安全感」

食品安全问题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容不得半点马虎,近年来,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数据显示,中国食品安全总体状况持续向好,食品安全水平稳步提升

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仅仅依靠政府监管是不够的,还需要企业自律、公众参与和社会共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于食品生产企业来说,应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加强生产过程控制,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企业应该积极与消费者沟通,主动公开产品信息,回应消费者关切,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应该理性看待食品安全问题,不要轻信谣言,也不要盲目恐慌,可以通过正规渠道了解食品安全知识,学习辨别食品安全信息真伪,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媒体和自媒体也应该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客观公正地报道食品安全问题,避免夸大其词、制造恐慌

食品安全是关乎民生的大事,也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只有政府、企业、公众、媒体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构建起坚不可摧的「舌尖上的安全防线」,让老百姓吃得放心、吃得安心、吃得健康

---

后记:

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我为中国近年来在食品安全领域取得的进步感到欣慰;我也为一些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感到痛心

作为一名食品行业的从业者,我深知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也深知维护食品安全的艰巨性,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共同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就一定能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