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辟谣

探寻机遇的巴基斯坦前总理阿巴西:了解中国文化,要来一趟成都丨成都有客来

2024-06-08辟谣

希望在成都拓展更多进出口贸易,因为这座城市有很多机会,在巴基斯坦知名度很高。

——巴基斯坦前总理阿巴西

如果你曾去过巴基斯坦旁遮普省首府拉合尔,绿树环绕着古建筑群落,露天小吃摊上美食繁多,或许你会想到成都。两地互为友好城市,有许多相似之处。

你也许在一勺豆瓣酱里,品尝过来自巴基斯坦的辣椒。西博会上,见过那些精美的手编地毯和玉石器皿。顺丰航空的「成都-拉合尔」国际货运航线,串联起了跨越5000余公里的空中贸易。

成都与巴基斯坦,正织成千丝万缕的联系。6月初,巴基斯坦前总理阿巴西开启了成都的行程,更拉近了两地的距离。阿巴西参与了在蓉举办的博鳌绿色发展大会,这位拥有深厚能源改革背景的领导人,还捕捉到了这座城市绿色的一面,以及背后的合作机缘。

谈巴农产品进入四川:

「相信进出口会呈倍数增长」

热情的中国好兄弟「巴铁」,食物同样热辣。沙漠和高山,提供了丰富的食材,有色泽绚丽的香料烩饭,无肉不欢的各类烧烤,风味独特的肉饼,以一种先抑后扬的辣味俘获人心。

巴基斯坦人对辣的热爱,一如刻在成都人DNA里的记忆。或许是这个原因,成都与巴基斯坦的首个农业合作项目,便是种辣椒。

几年前,随着豆瓣行业市场规模迅增,成都企业将目光放在供应链上。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巴经济走廊」背景下,一批辣椒种子从郫都踏上前往伊斯兰堡的旅途,在多个地块生根发芽、成株挂果。

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 乡村十八坊的豆瓣博物馆

「结成归来」,又以干辣椒的形态回归四川。越来越多的巴基斯坦农场主在川企的技术指导下种起辣椒,脱贫增收。巴基斯坦的冰鲜石斑鱼及冷冻鲻鱼也「打飞的」进入中国。目前,两国已就洋葱、虎尾草、水牛胚胎、樱桃、牛肉、乳制品、驴皮等巴优质农产品签订输华议定书。

「中国和巴基斯坦的进出口贸易还会增长,不仅仅是扩大几个百分点,我认为会增长几倍。」阿巴西说,要为产品找到合适的入口,「成都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因为巴基斯坦人几乎都知道成都,我们还有几千名同胞在成都高校学习,所以这里贸易增长会更多。」

成都市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基地

瓜达尔,英文意为「风之门」,是巴基斯坦西南部的港口城市,中巴经济走廊的起点之一。「我们会加强利用瓜达尔港,它为中国进出巴基斯坦市场提供了更多机会,这对两个国家来说都会双赢。」

巴基斯坦是农业大国,面临着用水紧张。在博鳌绿色发展大会上接触到的四川环保企业,让阿巴西看到了一种可能性:「四川的智慧农业经验很值得借鉴,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效率,也同时促进了城乡公平。」他深知发展中国家的飞速变迁中,农村为城市的进步付出了代价。面对人口、资本的迁移,智能技术的出现让资源使用更平衡、公平、普惠,促进农村经济的振兴。

「我认为中国是智能城市领域的领导者,而巴基斯坦在IT行业有很多劳动力,我认为这是未来的一个合作方向。如果要繁荣,就要城与乡平等地繁荣,这是我们从中国学到的经验。」阿巴西说。

谈绿色产业:

「希望加强与四川水电领域合作」

阿巴西曾担任巴基斯坦石油和自然资源部长,出任总理后,他的工作重点仍包括能源领域,对推广液化天然气非常感兴趣。这让他对能源问题有很强的洞察。

「气候变化危机没有国界,影响也非常明显,更频繁的洪水、暴雨、天气模式改变等。所以全世界必须在能源转型方面进行合作,国家需要进行以燃料为基础的经济转型。」

四川是中国重要的水电基地,水电装机约1亿千瓦,装机规模和年发电量均居全国第一。对此,阿巴西评价说,四川在水电利用领域的成果,体现出这是个创新的省份,「成都是一个领导者的角色,在利用高科技进行绿色发展中,成就令人印象深刻。我们期待在水电领域有更多合作,这是必要的,能源转型不仅仅为了一个地区,而是全世界。」

都江堰水利工程

一直以来,巴基斯坦面临能源短缺,虽然有丰富的水能资源,但北部地区险峻的山脉和复杂的自然环境,使得基础设施开发一直进展缓慢。近年来,随着中国与巴基斯坦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入,这一局面正得到改善。卡洛特水电站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首个大型水电投资建设项目,也成为巴基斯坦首个完全使用中国技术和中国标准建设的水电投资项目。中巴经济走廊还包含一些新的水电项目。

对于推进更多合作,文化或许是一把恰如其分的钥匙。在阿巴西的亲身经历而言,他欣赏了成都的剪纸、川剧艺术等,对这里安逸喜乐的文化特质有更多认识。「我认为巴基斯坦人如果需要了解中国文化,他们需要来成都,理解中国的传统、社会价值观。这并不难,我们有约7小时的直航,未来旅游业会取得增长。」

川剧表演

对于成都如何进一步提升国际知名度的问题,他说:「成都在全世界已经很出名了,特别是在高科技领域,全世界不少公司都来这儿开展业务,外事活动相当活跃。对我而言,成都是中国最出名的城市之一。」

大约45年前,他曾到访中国。回忆当年,他有些感慨:「我看到了中国的80年代、90年代,这里的发展是历史性的,我不认为别的国家会有这样的进展。我真的很喜欢中国,我还会再回成都来。」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张芷旖 摄影记者 王勤

编辑 成序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