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辟谣

道家思想中的至高境界,为什么说「无」才是世界的真相?

2024-10-11辟谣

我们面前的世界是真实存在的吗?就拿一颗苹果来说,在大多数人看来,苹果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物理实体,我们能够看到它的形色,闻到它的气味,能够品尝它的味道,掂量出它的重量,它有着坚不可摧的物理属性,它的生长和腐败,都是由自然规律所决定的,与人们的意识毫无关联,这是个显而易见的道理,但真的是这样吗?首先从形状来说,实际上我们的眼睛,只能看到二维的平面图像,我们所感受到的三维世界,其实是脑神经,对视网膜的所接收到的二维图像,结合其他感官的信息,进行综合运算之后的结果,也就是说苹果的这个形状,不是苹果本来的面貌,同样红色也不是苹果本来的颜色,而是物体表面反射了特定波长的光,这些光被我们的眼睛接收到之后,大脑对其进行运算之后的结果。

人眼对颜色的感知能力是有限的,不同的人,不同生物对同一颜色,可能也存在着各自不同的感知,由此来看颜色,也不是一种可靠的认识。

所以在有些人看来,苹果其实是不存在的,我们之所以能够感知到苹果,只是因为我们心里有了苹果的概念,有了形状、颜色等观念,它们共同形成了我们对于苹果的认知,换句话说,如果心里没有这些概念和观念,那苹果就是不存在的,所以一切都是由心而成,但真的是这样吗?显然苹果的生长和衰败,遵循着自然界的因果关系,这种关系不依赖于我们的观念,而且就算是没有人类,世界中的其他物体也依然存在,显然这个世界,是独立于个体观念之外的。大家发现没有?不管是客观存在,还是唯心而成,都默认了有一个「主宰」,有一个不可动摇的标准的存在,前者默认是物质,后者默认是精神,或者说观念,但真的有这么一个主宰吗?人们真的能够把握这个主宰吗?这也就引出了康德的思想。

康德提出了「先验哲学」的概念,将整个世界分为了现象界,和物自体这两个部分,现象界就是我们能够觉知到的世界,而物自体则是完全不可知的存在,人类为什么不能得知物自体呢?因为人类的觉知,受到了感官和范畴的约束,在康德看来,人的认识能力分为三层,分别是感性、知性和理性,感性就是感官系统,所能够感知到的外部信息,知性就是大脑,将感受到的信息进行运算,并渲染出了一个表象的世界,使得我们能够理解和认识,而理性则是对这种认识的分析,并总结出它运行规律的能力,我们的感官,只能感知特定类型,如光波、声波等的刺激,我们大脑中的知性系统,也遵循着一套固定的范畴,比如因果、时间、空间等,并利用这些范畴,来帮助我们理解事物。

我们的理性,使得我们有了对于现象界的事物,进行分析和总结的能力,但它却无法超越感性和知性的界限。 这三层先验,也就是先于经验,先天而生的认识能力,帮助我们觉知了这个世界,同时我们的觉知,也受到了这三层能力的约束,比如世界就像是一部电影一样,我们可以看到电影画面,听到电影的声音,在知性的作用下,我们可以通过视觉和听觉上的反馈,将它整合成为一个连贯的故事,于是我们,就理解了电影中的人物和情节,在理性的作用下,我们总结了电影的主题,分析了电影的深层含义,以上,就是我们能够感知到的现象界,而电影背后的故事,例如电影是怎么制作的?到底是谁在播放电影?这些就是物自体,是我们难以理解的存在。

我们察觉不到事物的原貌,在人类的思想中,并不存在这么一个永恒的标准,永远的主宰,有了这个前提之后,我们再来看道家思想,对于这个世界的论述。说是啮缺询问王倪,说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标准吗?王倪说我怎么知道?啮缺又问,你知道你不知道的原因吗?王倪说我怎么知道,啮缺再问,那就没有办法了解万物了吗?王倪说我怎么知道,我怎么知道我所谓的知道,其实是不知道呢?我怎么知道我所谓的不知道,其实是知道呢?听起来确实有点绕口,不过王倪很快就做了通俗的解释,他说人如果睡在潮湿的地方,身体就会患上疾病,难道泥鳅也是这样吗?人如果爬上高耸的树枝上,心里就会感到不安,难道猿猴也是这样吗?

这三种动物的生存状态,到底那个才算是最佳的标准呢?人们都喜欢丽姬那样的美女,但是鸟雀看到了丽姬,却被吓得飞往了高处,人们都厌恶泥鳅这样的生物,但是泥鳅却常年和鱼虾生活在一起,所以哪个才是评判美色的标准呢?假如A和B正在争论,两个人各执己见,不肯让步,那应该让谁来判断对错呢?让C来判断,让第三个人来判断,但问题就是,假如C持有A或者B的立场,那他做出的就不是公正的评判,假如C没有A或者B的立场,那他又怎么能够做出评判呢?意思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傻子也有自己的标准, 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冲突和矛盾的本质,就是将这个标准当作了主宰,并希望以此来解释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接下来还有一个更为贴切的案例。

如果有一个人突然说,大山是小的,而鸿毛是大的,那人们一定会以为他疯了,他在说疯话,但是和宇宙相比,大山不就是小的吗?和小的分子原子相比,鸿毛不就是大的吗?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跳出个体视角的限制,就会发现所有的理论,所有的事物都是平等的,就能够明白大小之间,是非之间,好恶之间的共同性和整体性,这就像是站在了圆环的中心一样,在圆环的中心,圆圈上的每一个点,于我来说都是平等的距离,但如果站在了圆环之上,那就出现了远近和彼此的分别,一件事物只有然与不然的道理,而没有可与不可的道理,它之所以是这样,自然有它是这样的道理,它之所以不是这样,自然也有它不是这样的道理,如果看到这里,大家有了一个不一样的视角,一个足够高的视角,那这个视角就是道的视角,也就是整体性的视角。

庄子哲学和康德哲学的共通之处,就在于双方,都阐述了个体认知的局限性,也都认为这个世界,存在着某种更深层次的真实,他们的不同点在于,康德的方法是分析和批判,而庄子则更注重于直观和体验,那怎样才能体验到真实,体验到道的存在呢?除了以上的论述之外,庄子还提出了一个方法,也就是「吾丧我」。吾丧我是道家哲学中,最为高明的境界之一,其中吾也就是本我,本来的我,而我则是社会化的我,被社会环境所塑造的我,所谓吾丧我,指的就是丢失了我的概念,丧失了我的概念,这里听起来比较抽象,想要理解吾丧我,还是要从有无虚之间的关系说起,我们每天睁开眼,总是将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有的事物之上,而忽略了让有,存在意义的无,比如说杯子的有是外形,而它之所以能够盛水,却是因为其内部的无。

沙发的外形是有,而它之所以能够倚靠,却是因为其缺少了一部分,因为它外形上的无,再进一步,我们之所以听到声音,是因为有寂静的存在,于是我们才知道了什么叫做声音,我们之所以能感到快乐,是因为有痛苦的存在,否则快乐也就没有了意义。在庄子看来,我们首先要将自己的注意力,从察觉有,放在察觉无的状态中,从而明白有无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有与无之间的关系,就像是我与彼一样,如果没有了外部世界,那我这一概念,也就失去了意义,如果没有了我的存在,那对我而言,外部世界也就失去了意义,这里是个重点,意义就是外部世界对我的限制,而失去了意义,也就是意味着失去了外部世界的限制,这也就是无的状态,这里要注意一下,刻意的追求的无,比如我要隐居到深山,我要忘掉我的存在。

这也是一种有的境界,所以我们要超越无,再继续达到虚的境界,也就是吾丧我的境界;比如说,人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就像是一个处在虚拟游戏中的角色一样,虚拟的角色之所以会出现行动,是因为游戏外的操作,游戏内指令的传达,那现实世界中,人们出现行动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念头的传达。在看完视频之后,大家可以尝试一下,如果我们闭上眼睛,关注呼吸(往期冥想),逐渐放弃感官的觉知,达到一种相对宁静的状态,就类似于睡觉之前的状态时,就会发现在自己的脑海中,充斥着大量莫名其妙的念头,这些念头可能是来自欲望的牵引,比如说我想要得到什么,我要去做什么,我害怕失去什么,我已经失去了什么,也可能是没有任何来源的念头。

表面上来看,我们日常的行为,都必然受到了理性的指导,我们会计算得失,会分析利弊,但直到观察念头时,才突然发现,其实我们很难控制自己的念头,甚至是说不清楚某些念头的来源。对于游戏中的角色来说,自由就是脱离系统的控制,同样对于被念头,和想法所控制的人来说,自由意志,就是脱离这些念头的控制,在庄子吾丧我的理念的看来,当我们在关注自己的念头时,这些接连不断的念头和想法,就是社会化后的自我,而此时观察这个念头的人,也就是「吾」这一概念的存在,这里有个非常有意思的地方,这个「吾」,只有在观察念头、察觉念头时,才算是「吾」的存在,如果我们想要努力的控制想法,控制这些念头,比如说我们在想,我不能在生出念头,我不能让自己被想法带着走时,此时的吾,就又变成了我的存在。

也就是说,吾只是一个单纯的观察者,他没有任何具体的存在,而理解了这一概念之后,现实世界,和我们刚才所讲的游戏案例,就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重合,也就是说,吾变成了一个观察者,在观察着我这一人物的经历,人生就像是一部电影一样,它在一个个念头,或想法的推动下,不断上演着一幕又一幕的剧情,我们会逐渐发现不同的想法,促使着我们产生了不同的行为,逐渐发现了想法和行为,外界与自我之间的联系,但是如果你的行为,不再受到这些想法的约束呢?而是能看到每个想法,背后所蕴含的整体性呢?这个就是虚的境界,也就是吾丧我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