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图片

古代的酒多少度?古人真比现代人能喝吗?为何他们喝好几坛都不醉

2023-12-26图片

前言

古代的酒,是流淌在历史长河中的芬芳佳酿,充满神秘而丰富的故事。在那个时代,人们对酿造酒的艺术有着极高的造诣,每一坛酒都是酿酒师智慧和时光的结晶。

你或许曾听闻古人豪饮数坛,却依然清醒不醉,心生疑惑:古代的酒有多少度?难道古人真的比现代人更能喝吗?这是一个充满谜团的话题。

酒量惊人的古人形象深入人心

追溯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古代许多大诗人、文人都与「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李白借酒抒情、怀念故人,杜甫因醉而伤感,苏轼则直言「人生得意须尽欢」......这些熟读古典的人都能轻松背诵的句子,形塑了古人与酒不可分割的印象。

在我们心目中,李白就是个满脸红光,举杯痛饮的豪放酒仙。苏轼的名句「半夜起来,想吃麻辣烫」后面,更常被人恶搞为「想找张怀民喝酒去」。这些玩笑话虽然有失真实,却也从侧面反映出公众对古人酒量的刻板印象。

但这些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图像,与史实是否吻合呢?李白真能来十斗不醉?苏轼是不是半夜起来就惦记着酒?如果古人也不能免俗,那他们笔下关于美酒的数不清的绝句又是从何而来?

酿酒技术限制 古酒度数不高难使人醉

如今世间,烈酒美酒,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我们可以在家方便地打开一瓶度数高达56度的白酒,或者到酒吧点一杯烈性更甚的进口威士忌。这些高度数激进的酒水,即便少量也足以让人上头。

然而在李白杜甫他们的年代,酿酒技术远不如现代发达,稻米、高粱等谷物经过简单发酵,酒精浓度难以提高,一般也就在10-15度上下。

我们很难想象,手持一杯度数不足现代汽酒一半的古酿米酒,李白、杜甫又怎能醉倒在酒坛之下。其实,他们笔下盈盈的「金樽美酒」与当世的佳酿,也存在很大的差距。

即便古人高兴,敬酒令也比现代频繁,一人能喝上几斗也属正常。但这与宿醉难捱的后果尚有一定距离,难以构成千日不醉的奇迹。

古人爱好诗酒 抒情文学与美酒互为催化

基于酿酒技术的局限,我们不难理解,古人之所以能「千杯不醉」,并非天生酒量过人,而是当时的酒水本身限制了醉生梦死的可能。

但仅凭这一点,还难以解释古人与美酒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李白高举金樽,笔下怎会铺天盖地尽是佳酿美景?苏轼的「人生得意」又怎会与「金樽」联系在一处?

其实,在古代文人墨客那个年代,娱乐活动匮乏,把酒言欢成为他们最好的消遣。美酒不只开怀畅饮,更成为他们抒发感情、诉说心声的特殊媒介。

李白借三杯美酒怀念亡友,杜甫以醉抒写哀思,都展现了酒在他们文学创作中的独特作用。可以说,对古人而言,诗与酒是相关的。

美酒激发他们的情感与灵感,他们的文字又赋予了酒以灵魂。正是这层意义的加持,让酒在古人的文学作品中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古代上层社会 酒为重要社交工具

在古代社会,酒也常常担当重任,它是交友、社交的重要媒介,也代表了主人的品味与修养。盛宴设席、美酒佳肴,是上层社会体现身份、拉近关系的法宝。

唐朝就非常流行一种名为「露酒」的酒品。这种以花草鲜果制成的香型酒,深受达官贵人的青睐。他们邀请客人品鉴美酒,以示主人的高雅品位。

这种香型的果酒,酒精度数不高,也基本不会让人喝醉。上流社会声名鹊起的「千日不醉」,也许正源于这样的酒席之上。

当然,他们称赞上品美酒,并不全是为了彰显身份。这些文人墨客也的确爱好这醇厚馥郁的佳酿,它开启了他们身心的层层结界,令思绪飞扬,文字澎湃。

酒量的社会属性 在不同时代有不同含义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古代,酒量高并非必然代表着禀赋异禀。酒量高,也许只是饮用的低度酒够多。

但在当今社会,度数高达56度的酒也难令人醉倒,酒量却成为了许多人衡量个人修养、情谊深浅的标准。这其中蕴含了时代变迁的社会属性。

古人爱好诗酒,多是为寻求灵感和情感宣泄的需要。而如今盛行把酒当歌,玩酒游戏,目的便多是为了满足虚荣,或者找个借口放纵自己。

当酒成为攀比工具、敞开心扉的密码时,喝得多才成了酷的象征。酒从理性回归到感性,其社会属性也随之改变。所谓酒量,不过是这个物化过程的外在表现。

现代各类名酒层出不穷 百姓生活中酒的地位日益降低

诚然,酿酒业的技术革新,让我们的生活中有了更多样化的酒品可供选择。茅台、五粮液等一级名酒只属于少数人的奢侈消费。而啤酒、果酒等入门级别的酒类,也日渐丰富起来。

我们可以轻易在超市买到各类洋酒;瑞幸咖啡与名酒的跨界联名,也掀起了一波试酒和体验的热潮。这说明,在物质层面,酒在普通百姓生活中的可及性比古人高了不止一个台阶。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常常抱怨孩子女儿管得太严,聚会不容易;中年人怕影响身体,不敢频繁畅饮。电视和手机成了人们闲暇时间的大头,围坐着痛饮美酒的机会明显少了。

虽然酒的物质供给增加了,它融入生活的深度,却似乎在下降。酒从我们的日常氛围中淡出,这种隔绝感,也许当前的老年人不如古人明显。

当代年轻一代的饮酒文化正在变迁,与古人的诗酒意境渐行渐远。但这并不意味着美酒在我们生活中的魅力就此消减。相反,它们正在以另一种形态走入新的文化坐标。比如说,自媒体时代的舌尖上的中国,那些口水相牵的美食美酒,也在塑造着新的文化符码。那么,美酒在新的文化语境中,会否找到属于这个时代的位置和意义呢?

结语:

酒,亦祸亦福,在适度中寻平衡 总的来说,酒的魅力永恒,但其在不同年代的社会属性却有着变动。它亦能祸国殃民,亦能开怀畅饮。

古人爱好诗酒,抒发文思,也提供了供后人解读、体验古文化的珍贵窗口。如今名酒触手可得,却不见得我们生活中美酒融入的更深。

但无论如何,酒的魅力是难以抹灭的。只要我们在享受美酒的同时,也保持足够的理性与分寸,不为酒所迷惑,不因酒失去自我,它就不会成为人生的绊脚石。

适度而娴雅的饮酒,或许恰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人生智慧。「人生得意须尽欢」,但也不能忘了分寸,更不能走火入魔。只有在这种平衡中,美酒的魅力才能得以完整地绽放,而不只是短暂的醉生梦死。

酒,终究是一杯馥郁醇厚的人生调剂品。我们理应尽情地、适度地享用与品尝它,而不只是简单地灌醉自己。也只有这样,它才无愧于那些歌颂它的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