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阿勒泰】的最后一幕,是烟花之下,巴太归来。不管最后结局如何,我们确认的是,李文秀三年的等待有了结果。
那么,李文秀为何要等巴太三年呢?她确信他一定会回来吗?要知道,这期间来自塔城的达族少年吴然一直在追求她。
我想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李文秀相信他们之间的感情是真挚的。
巴太在桦树林里的深情告白,不仅仅是青春的激情迸发,更是他内心深处真挚情感的流露。
他的告白是认真的,经过考量的,考虑到了他们以后的生活,并非一时冲动,也就是不会没有一个说法就戛然而止的。
射杀踏雪的意外,确实给巴太带来了深深的痛苦和挣扎,使他在两个「心爱的人(物)」之间产生了冲突,使他必须去没有干扰的地方好好疗伤(同时踏雪作为一匹品种优质的赛马,并非一般的马,他也得赚钱赔,父亲帮他还债,那也是父亲的,他需要自己付出)。
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他对李文秀和马匹的双重情感牵绊。这种真挚的情感,是李文秀愿意等待的基石。
他们的相互感情,并不只是建立在外观的吸引上的。
巴太不仅外貌英俊,更有着善良、纯净的内心,他多才多艺,既是优秀的兽医和驯马师,骑射功夫了得,又能弹唱动人的歌曲。简直是六边形战士。
他尊重李文秀的作家梦想,尽自己所能去支持和帮助她。他割桦树皮给文秀做写文章用的纸,自然比不上吴然送的笔记本,但正好表明,在任何条件下,他都愿意为她的梦想助力。
而李文秀,虽然并不十分漂亮,但在牧区的女孩里也是出挑的,更重要的是她纯净善良,有梦想,能够积极面对牧区单调、艰苦的生活。
更重要的是她还勇敢,竟然能够帮他出声反对在他心里代表绝对权威不容挑战的父亲,为他的自由选择婚姻和生活赢得了机会。
就是说,他们之间是有深厚感情基础的,这让李文秀坚信巴太一定会回来。哪怕回来的结果,很可能是因为各自三年里的变化而选择分手。
二是李文秀并不把爱情和婚姻作为生活的全部。
文秀具有独立的思考和行动能力,对生活和梦想有着自己的坚持。
当与巴太确立关系时,她明确表示去北京已经是以前的想法了,现在她愿意为了心中的热爱留在牧区,而这份热爱并不仅仅是对巴太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她喜欢这儿,因为她在这儿找到了写作无尽的灵感和素材,她在这里能够写出好文章,甚至比到了外面写得更好。
这片土地和她的梦想紧密相连。
巴太是她心爱的人,而写作是她的命。只要这里可以写作,她就不会远远离开。
所以即使巴太暂时离开,她也会选择等待。但这种等待并不是被动的、无所事事的,而是以写作为核心,积极地生活、积极地创作。
她相信,只要心中有梦想,手中有笔,生活就不会空虚和失落。这种自洽的生活方式,让她有信心和耐心去等待巴太的归来。哪怕巴太一直不来,她还是会一直「等」,就像等一个梦想的实现。
就像现实中的李娟那样,她至今未婚,但她的生活依然充实而有意义。她心中有一个「麦西拉」,但她甚至认为她的爱情与麦西拉无关。
尽管这个「麦西拉」真实存在,更多的却是她对于爱情和生活的理想化象征。
同样地,李文秀等待巴太的归来,也是出于对生活和爱情的坚守与期待。
综上所述,李文秀之所以愿意等待巴太三年,并确信他一定会回来,既是因为他们之间深厚的感情基础和对彼此的信任,也是因为李文秀自身独立而坚定的生活态度。
她以写作为生活重心,用笔墨记录着阿勒泰的点点滴滴,也记录着自己内心的波澜与期待。这份等待不仅仅是对巴太的期盼,更是对生活本身的热爱与执着。
【我的阿勒泰】剧情精彩,李娟的同名原著散文集一样经典,实为案头必备治愈好书,赶紧点击链接购买吧!
你也可以选择李娟的作品集,每一本都值得一读再读!
(网图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