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图片

此遗址必火!黄帝活动区域发现的超大型古城,南佐遗址

2024-06-12图片

(文末可看视频版)

在传说中黄帝活动的区域发现了一座5000年前的超大型古城,她的面积足足有良渚的两倍大。

这就是2022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甘肃庆阳南佐遗址。

南佐遗址有很多神奇的地方。

他们开始使用红砖,用白灰来粉刷墙壁和地面,造了一个室内面积600平米的大殿,大殿里有一个直径3.2米的大火坛。

她位于甘肃东部,地处黄土高原,却发现了数百万粒的碳化水稻。还发现了很多南方风格的陶器,比如黑陶、白陶、夹碳陶。有些黑陶的工艺和良渚很接近。白陶的原料是高岭土和瓷石,瓷石有可能直接来自南方。

所以,南佐和南方,和良渚存在着很多交流,即便南佐和良渚直线距离有1300公里。

南佐古城位于甘肃省东部,测年是在距今5100~4700年,在良渚的时间内但是没有良渚延续那么久。她的面积却是良渚古城的两倍大。良渚是300万平方米,南佐有600万平方米。

她的核心区是9座巨型夯土台围起来的区域,有30万平方米,和良渚的核心区莫角山区域面积差不多。

这9座夯土台呈U形分布,南北向,北边中间是一座圆形的夯土台,两边是一边四座方形的土台。每一个土台面积有1000平米,土台外围有两重环壕,壕沟有的地方20米宽,10米深,考古人员算了一下,9个台子的环壕加起来有5公里长,需要5000人挖一年才能搞定,这是典型的大型工程。

要建设这种大型工程,需要国家级别的强大组织动员能力,就是你这个社会没有一个大规模的政府,没有大量的人口,没有多余的粮食,是搞不定这种大型工程的。所以这种大型工程是国家诞生的标志,我们称之为进入了文明时代。

而这还只是壕沟,9个大土台的工作量和壕沟差不多,这附近还有宫殿、居住区等等,都是一起建设起来的。光这就需要五千人连续好几年的工作量,古城的其他地方还没发掘,还没有确认城墙。所以这个古城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

这也是为什么考古人员敢断言,这是一个不逊于良渚的陇山古国。

南佐古城的宫城也很有特色。它是轴对称的,以现在的发现看是最早的,开后世先河。宫殿的主殿室内面积有600平米,是同期室内面积最大的单体建筑。

大殿里边有两根1.7米的大柱子,大殿中间是一个直径3.2米的大火坛。干什么的现在还说不清楚。

他这个宫城里到处都是用白灰来粉刷墙壁和地面,连宫墙抹的都是白灰,是名副其实的白宫,比美国那个白宫早了5000年。

这里还发现了土坯和最早的红砖。以前学历史的时候,课本上夏朝的宫殿都是茅草屋。

但是考古发现,6000年前就已经有瓦了,他们可以用淤泥把墙粉刷得很细腻,现在5000年前有红砖,还大规模用白灰。那夏朝的宫殿再怎么俭省,也不该是茅草屋的样子吧。我们以前对我们的历史真的太低估了。

南佐遗址还有一大未解之谜是发现了几百万粒的碳化水稻,在宫殿旁边的祭祀区。当时中原地区水稻都很少,黄土高原这么多水稻哪儿来的?

考古人员觉得有两个可能,一是南方来的,几百万粒的规模,交易过来还是有可能的。二是当时这里的水资源比较丰富,可以种水稻。很多人有个误区就觉得古代北方只种小米黄米,南方只种水稻,不是的。我们的祖先从八千年前就开始稻粟混合,也就是有水了种水稻,没水了种小米,不管二里头还是三星堆都这样。

甚至跑到太平洋的南岛语族也是把大米小米都带了过去。

南佐遗址在甘肃东部的黄土高原。周人的祖先在这附近待过,说是与戎狄杂处,汉代这里是匈奴的地盘,总之我们文字记载的历史里,这里要么是蛮夷之地,要么是气候干旱水土流失,但是在6000年前庙底沟时代,整个黄土高原都是和关中啊河南啊一样是庙底沟的主体区,当时是非常发达繁荣,适合人类生存的,南佐遗址可以说就是那时候发达繁荣的延续。

问题是,当时这里住了那么多人,后来不适合生存了,他们去哪儿了?

一个答案是,变成了游牧民族。现在考古发现,其实北边很多遗址都是先有种植业,然后因为气候变化不适合种植了转向了畜牧业。内蒙古的朱开沟遗址就是一个典型,朱开沟遗址也被称为中国游牧经济的发源地。石峁之所以那发达,跟他的畜牧业也脱不了关系。

所以为什么历史上那些所谓的蛮夷,跟我们长得都一样,而且很容易认同中原,中原也很容易接纳他们,入中华则中华之,因为我们本来就是一样的人,从源头上就有一种彼此交融的关系。

战国时候有一个戎狄建立的国家,中山国,他们姓姬。就这个姓,你就能想到他们和周王室的关系。所以说,匈奴来自夏朝,鲜卑来自帝喾,未必不是真的。

总之,南佐遗址是一个很重要的发现,也再次说明了我们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我们都说良渚实证了中华5000年的文明史,那南佐就是5000年文明史的又一个强有力的实证。

不出意外的话,它一定会像良渚、三星堆一样经常上热搜,现在多了解一点,将来火了,我们就可以说,我24年就知道南佐遗址了,当时就知道它肯定会火!多了解南佐遗址,一定不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