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图片

注重边界感的马鹿 在贺兰山更有安全感

2024-01-05图片

来源:【宁夏日报】

在无人机的视角下,马鹿跃于山雪之间,仿佛群山间的精灵。

饱食一顿的马鹿,闲庭信步却又充满警惕。

马鹿各族群之间以沟为界,互不相扰。

马鹿隐于臀部的一抹白,是它周身唯一的跳色。

清晨五六点,是马鹿族群的早餐时间。冬季,贺兰山下的松树叶是它们的首选膳食。被啃食过的松树像被特意修剪过,远远望去,只留下了树冠,树干显得纤细颀长。走近一看,树枝上的马鹿齿痕清晰可见,1.5米以下的树干上留下的枝叶约2厘米长。或许,这就是生灵对大自然出于本能的爱惜。

饱食一顿的马鹿,闲庭信步却又充满警惕,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让它们竖起耳朵、环视张望。

1月3日清晨,从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马莲口管理站一路向西南进发,记者在护林员杨永祥的指引下,徒步10分钟就发现了两个马鹿族群,每个群各有二三十名成员。马鹿是贺兰山里体型最大的动物,也是鹿科动物中个头庞大的成员,因体形似骏马而得名。其通体棕灰色,与贺兰山山色融为一体,只有走近它们,才能发现隐于臀部的一抹白——那是它周身唯一的跳色。冬日的贺兰山,山石峻冷、白雪皑皑,在无人机的视角下,马鹿跃于山雪之间,仿佛山间的精灵。

马鹿族群有着自己的地域法则,它们以沟为界,各族群之间互不相扰,有着强烈的边界感。在杨永祥每天巡山的洪湾区域,10公里范围内有大大小小三四个马鹿族群,这是他巡山路上的「老朋友」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岩羊、狐狸等。

2017年起,宁夏启动贺兰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修复工程。贺兰山生态环境的日益好转,从生物族群的迅速扩大得以窥见,马鹿也从「稀客」变成了常住居民。杨永祥指着一个大约有20只成员的马鹿族群说,它们夜晚就宿在管理站不远处的林子里,它们对人类信任的安全距离已从几百米缩短至几十米。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