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图片

战国策谋略|中期(人家就叫这名字):秦王啊,你可别骄傲啊!

2024-08-12图片

这篇是【战国策】中秦策四的第四篇【秦昭王谓左右曰】,主要内容是讲秦昭王在认为韩魏两国国力不如前、国相不如前的情况下,开始对韩魏两国产生了轻视之心,而谋士中期以智伯被韩魏赵三家反杀的例子来劝谏,认为不应该因为韩魏两国一时的衰弱就产生轻视之心。

游戏中为了表现双方的差距,习惯性将各方面的数值进行量化,一个武将的武力值可以量化,文臣的谋略值可以量化,一个国家的繁荣度可以量化,民众的不满情绪可以量化。

这样量化的解决方式,可以让游戏有逻辑的运转,当数值产生差异的时候,最终的结果也就已经决定。

而这样的习惯蔓延到现实,也让人习惯于量化一个人、一个国家的表现。当数值上产生差异的时候,便会自然而然认为结果已经决定。

不过,这种思维本身并不是因为游戏的诞生而产生的,而是在人类社会中一直存在的,只是我们在之前仅仅是以粗略的感受来进行判断。

「投鞭断流」的故事背后,便也是这种心态的体现,而结果便是属于「草木皆兵」。

应该说,现实不是游戏,不会仅仅从数值上便会决定一场战斗,乃至一场战役的成功与失败。

在现实中,有太多的巧合和意外,让事情变得复杂、难以琢磨,而这些因素掺杂其中,最终便导致了结果的不可控。

现实,往往不会按照人的逻辑发生。

人,只是总结现实的逻辑。

这篇策文里面,秦昭王显然是从实力上对诸侯国产生了判断,进而觉得结果便已经注定,因而也就对韩魏产生了轻视之心。

只是,这种轻视在现实中往往会是影响决策,最后导致失败的因素,因而谋士中期也就希望用现实的例子打消秦昭王的轻视念头。

原文

秦昭王谓左右曰:「今日韩、魏孰与始强?」对曰:「弗如也!」

王曰:「今之如耳、魏齐,孰与孟尝、芒卯之贤?」对曰:「弗如也!」

王曰:「以孟尝、芒卯之贤,帅强韩、魏之兵以伐秦,犹无奈寡人何也!今以无能之如耳、魏齐,帅弱韩、魏以攻秦,其无奈寡人何,亦明矣。」左右皆曰:「甚然。」

译文

秦昭王对左右的人说:「如今韩、魏两国的强盛,能比得上从前吗?」回答说:「都不如。」

昭王说:「现在如耳、魏齐比得上孟尝君和芒卯的贤能吗?」回答说:「比不上啊!」

昭王说:「以孟尝君和芒卯的才能,率领韩、魏强大的兵力攻打秦国,还不能把我怎么样!现在以无能的如耳、魏齐,带领削弱了的韩、魏兵力来攻打秦国,他们没有办法对付我,这也是明白不过的。」身边的人都说:「您说得很在理。」

解析

战国中后期,随着秦国的逐渐强大,也就挤压了周围诸侯国的生存空间,韩魏作为紧邻秦国的诸侯国,一旦被秦国压制,国力上就开始不断地衰落,甚至会陷入「衰落—压制—再衰落」的恶性循环。

秦昭王觉得韩魏两国不如从前,而掌控两国的人也不如从前,而秦国却都是远胜从前,那么从前两国对秦国都赢不了,现在的话,就会更加赢不了。

通过和左右问答的方式,秦昭王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并且有一个简单的推理过程,让人更加认可他的结论。

只是他怕是不知道邹忌的那句「宫妇左右莫不私王」,作为秦王左右,不管是站在生存的角度、还是站在亲近的角度,左右都不可能会选择违逆秦王的想法。

秦王向「左右」征求意见,便也只能得到肯定的答复,更加确信自己的判断。

就像当年苏联克格勃主席尤里安德罗波夫相信美国会进行核打击计划,手下的克格勃特工们搜集来的信息,便都是关于美国进行核打击的迹象。

上有所好,下必趋之。在双方存在「等级」差异的时候,迎合的声音往往是大于反对的声音。

原文

中期推琴对曰:「王之料天下过矣。昔者六晋之时,智氏最强,灭破范、中行,帅韩、魏以围赵襄子于晋阳,决晋水以灌晋阳,城不沉者三板耳。智伯出行水,韩康子御,魏桓子骖乘。智伯曰:‘始吾不知水之可亡人之国也,乃今知之。汾水利以灌安邑,绛水利以灌平阳。’魏桓子肘韩康子,康子履魏桓子,蹑其踵,肘足接于车上而智氏分矣。身死国亡,为天下笑。今秦之强,不能过智伯;韩、魏虽弱,尚贤在晋阳之下也,此乃方其用肘足时也,愿王之勿易也!」

译文

中期推开手中的琴回答说:「大王对天下局势的估计错了。从前晋国六卿当政的时候,智氏最强,先灭掉了范氏、中行氏两家,又率领韩、魏两家的兵力,把赵襄子围困在晋阳城,决开晋水,直灌晋阳城,城头离水面只有六尺。智伯巡查水势,韩康子拉着马缰,魏桓子也同坐在车上。智伯说:「我从前不知水可以灭亡人的国家,如今方才知道。汾水可以很容易地淹没安邑,绛水可以很容易地淹没平阳。」魏桓子用胳膊碰了一下韩康子,韩康子踏了一下魏桓子的脚跟,这两人的胳膊和脚在车上一碰,而智氏就被瓜分了。智伯身死国灭,成为天下人的笑柄。如今秦的强大超不过当年的智伯,韩、魏虽然削弱了,还是比赵襄子当年在晋阳时的处境更好,这正是韩、魏用胳膊和脚互相碰撞的时候,希望大王还是不要轻视他们啊!」

解析

中期,是一个人名,在秦武王的时候就已经在秦国任官,而他是属于管理琴瑟的官吏。

在对他的任命安排上也能看的出来,中期本身是在琴瑟方面有特别的才能,而不是在其他方面有才能,因而才会安排他管理琴瑟。

也正是因为他的职责,所以可以参与到一些比较私密的场所,了解到秦王在私下的态度和想法。

这篇策文发生的时机,很可能就是秦王在听着琴,私下跟左右聊天,谈论诸侯之间局势的时候所说,而正在弹琴的中期听到了秦王的讲述,便立刻进行进谏。

中期在这里引用「三家灭智」的故事,在当时看来智氏最为强大,并且还联合了韩魏两个较为弱小的卿族,想要一举灭掉赵氏。

所有的人都认为会是十分轻松的一件事情,毕竟从实力上看,智氏也不可能被赵氏打败。

然而,赵氏抵挡住了三家的联合进攻,韩魏选择背叛智氏,进而韩魏赵三家反而灭掉了最强的智氏。

当时是韩魏两家,如今是韩魏两国,中期挑选这个故事来讲述,未必没有想要告诫秦昭王不要向当初的智伯那样轻视对手,最后引来大败。

而且,还有另外一个隐含的一点便是,韩魏尽管现在是衰落了,但是还有赵国,如果秦国针对韩魏的话,很有可能受到赵国的攻击。

「今秦之强,不能过智伯」,这句话就只是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而阐述,并不是已经发展到战国中后期的秦国还不如春秋时期的晋国卿族。

如果看过上一篇秦昭王割地求和的内容,便也知道秦国尽管强大,却也并非是不可战胜,也是会吃败仗的。

不过,这一篇策文发生的事情,倒是反映出两个有意思的内容:

一个是秦国吸纳的人才众多。即便是管理琴瑟的人,都有这样不凡的见识,能够在君王出现问题的时候进谏,让秦王能够认识问题,及时调整心态,完全不必像齐王那样下令让人进谏。

另一个则是国君不好当。哪怕处在私下的场合,也会有人看着国君的一举一动,看是否符合要求,一旦出现了问题,就会有人直接指出问题进谏。

要是整天被人这样说来说去,又想要维持一个虚心纳谏的形象,恐怕会是一个很心累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