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图片

曹操一生最忌惮的武将,只有三位,其余都是浮云

2024-07-17图片

曹操一生最忌惮的武将,只有三位,其余都是浮云

世人皆知曹操乃三国枭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然而,这位叱咤风云的魏国开国君主,在他的一生中,竟也有过几次险些命丧黄泉的经历。这些惊心动魄的时刻,无一不是由几位威名赫赫的武将所造就。他们的智谋与勇武,不仅让曹操闻风丧胆,更是在三国的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究竟是哪三位武将,能让这位"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枭雄如此忌惮?他们又有着怎样的过人之处,能让曹操甘拜下风?让我们一同揭开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谜团。

周瑜:赤壁奇谋,一战成名

话说那东吴周瑜,字公瑾,巴东郡秭归县人。此人自幼便聪明过人,长大后更是才貌双全,不仅能文能武,还精通音律。当时有句俗语道:"曲有误,周郎顾",足见其音乐造诣之高。

周瑜年方弱冠,便与孙策结为知己。那时的孙策正值壮年,意气风发,正欲在江东一展宏图。周瑜见孙策胸怀大志,便决心相随左右,共创霸业。两人一见如故,很快便成为莫逆之交。

建安五年,孙策不幸遇刺身亡,其弟孙权继任。此时的周瑜已是年近而立,在江东军中颇有威望。他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辅佐年轻的孙权治理江东。周瑜运筹帷幄,为孙权平定了江东内乱,巩固了东吴政权。

然而,周瑜最为世人称道的,莫过于赤壁之战。建安十三年,曹操大举南下,号称八十三万大军压境。面对如此强敌,东吴朝野上下一片惶恐。就在此时,周瑜挺身而出,向孙权进言道:"操今治水军,必将图江东。然操虽托名汉相,实为篡贼。将军以神武之姿,仗父兄之业,据有江东,兵精粮足,官职无阙。操今新破荆州,远来疲困,此用兵之机会也,不可失也。"

孙权听罢,深以为然,便命周瑜为都督,统领东吴水军。周瑜与刘备联军,在赤壁与曹操大军展开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

那日,江面上战船如林,旌旗蔽日。曹操自恃兵多将广,欲一举歼灭东吴、荆州联军。谁知周瑜早有准备,以火攻之计,一举破了曹军的连环船阵。只见烈火冲天,江面上火光冲天,曹军溃不成军。

周瑜趁胜追击,一路追杀至华容道。曹操仓皇逃窜,几乎丧命,最后只带着数百残兵败将狼狈北逃。这一战,不仅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更是让周瑜的威名响彻天下。

曹操败走之后,常常感叹道:"既生瑜,何生亮!"这句话本是后人杜撰,但也足见曹操对周瑜的忌惮之深。在曹操眼中,周瑜不仅智谋过人,更是难得的统帅之才,能将八十三万大军击溃,实在是让人又敬又怕。

赤壁之战后,周瑜乘胜追击,攻克荆州。他与诸葛亮争夺荆州,虽有龃龉,却也是棋逢对手。可惜天妒英才,周瑜在鄱阳病逝,年仅三十六岁。临终之际,周瑜仍心系国事,向孙权献上遗计。

周瑜虽已作古,但他的智谋与勇武却在三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曹操在日后每每提起周瑜,无不扼腕叹息,感慨若是周瑜在世,自己统一天下的梦想恐怕难以实现。

关羽:威震华夏,曹操避其锋芒

说起关羽,三国时期无人不晓。这位来自河东解良的武将,不仅以忠义著称,更以其超群的武艺和智谋令敌人闻风丧胆。在曹操的众多对手中,关羽可谓是最为特殊的一位。

关羽早年便追随刘备,与张飞并称为"万人敌"。然而,真正让曹操对其刮目相看的,还要从白马坡之战说起。

建安五年,曹操率军征讨袁绍。当时,袁绍麾下大将颜良正在白马坡列阵,气势汹汹。曹操军中诸将无人敢出战,唯有关羽挺身而出。只见关羽一骑当先,冲入敌阵,三合之内便斩下颜良首级,如入无人之境。这一战,不仅让袁绍军心大乱,更是奠定了关羽"威震华夏"的赫赫威名。

曹操见关羽武艺超群,便起了爱才之心。恰逢关羽与刘备失散,被曹操俘获。曹操不仅不杀关羽,反而以上宾之礼相待,封其为偏将军,还赐予美女、良马、金银财宝。然而,关羽始终不忘与刘备的结义之情,立誓要寻找刘备。

曹操虽然礼遇关羽,但心中却始终对其有所提防。一日,曹操设宴款待群臣,关羽也在座。席间,有人问关羽为何不解下配剑。关羽正色答道:"武将配剑,犹如儒生携带书籍,岂可轻易解下?"这番话让曹操更加确信关羽的忠义品格,同时也深感其不可降服。

后来,关羽得知刘备下落,便辞别曹操,千里寻兄。临行前,关羽将曹操赐予的金银财宝尽数上交,只带走了赤兔马。这一举动更是让曹操感叹关羽的高洁品格,虽然惜才心切,却也不得不放其离去。

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后,关羽奉命守荆州。此时的关羽已是威名远播,曹操对其更是忌惮三分。建安二十四年,关羽水淹七军,一举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这一战役不仅展现了关羽的军事才能,更是让曹操惊出一身冷汗。

当时,曹操正在邺城,得知关羽大胜的消息后,立即召集群臣商议对策。有人建议迁都避其锋芒,曹操沉思良久,最终决定暂避关羽锋芒。这一决定充分体现了曹操对关羽的忌惮程度。

然而,关羽虽然武艺超群,却也有骄傲自满的一面。在攻打樊城时,他轻敌冒进,未料到吴国会偷袭后方。最终,关羽败走麦城,被孙权部将所擒,不幸身亡。

关羽的陨落让三国格局再次发生变化。曹操虽然松了一口气,但对关羽的敬重却丝毫不减。他感叹道:"关羽虽已身死,但其忠义之名,必将流传千古。"

关羽的一生,可谓是充满传奇色彩。他不仅是一位勇猛无敌的武将,更是忠义的化身。即便是对手如曹操,也不得不对其敬重三分。关羽的存在,犹如一把悬在曹操头上的利剑,让这位枭雄时刻保持警惕,不敢有丝毫懈怠。

吕布:三国第一猛将,让曹操胆寒的存在

在三国时期群雄逐鹿的乱世之中,有一位武将以其超凡的武艺和难以捉摸的性格而闻名天下。他就是有"飞将军"之称的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县人。吕布不仅是曹操最为忌惮的武将之一,更是整个三国时期公认的第一猛将。

吕布初出茅庐时,便以其出众的骑射技艺引起了丁原的注意。丁原见吕布身材魁梧,武艺超群,便将其收为义子,赐予名马赤兔。这匹神骏later成为吕布的标志,与其主人一同名震天下。

然而,吕布的名声并非只因其武艺而起。建安元年,董卓掌权朝廷,引起群雄讨伐。吕布受董卓之托,率军抵御联军。在虎牢关一战中,吕布以一当三,与刘备、关羽、张飞大战数十回合不分胜负,充分展现了其"万人敌"的实力。这一战役让吕布的威名远扬,也让曹操对其刮目相看。

吕布虽然武艺超群,但其反复无常的性格却让人难以捉摸。他先是杀义父丁原投靠董卓,后又杀董卓以求自保。这种反复无常的行为虽然让人诟病,但也恰恰是曹操最为忌惮的地方。因为谁也不知道吕布下一步会如何行动,这种不可预测性让曹操始终无法放松警惕。

建安三年,吕布占据徐州,与曹操、袁术等人争夺中原。当时,曹操正欲东征徐州,却得知吕布已先一步占领。曹操不得不改变战略,转而攻打吕布。这一战役中,吕布展现出了其非凡的军事才能。他不仅在正面战场上以一当十,更是运用奇谋妙计,屡屡让曹操吃瘪。

有一次,曹操率军围攻吕布所在的下邳城。吕布见势不妙,便设下疑兵之计。他命令士兵们在城墙上挂满衣服,远远看去如同城中兵力充足。同时,他又派出一支奇兵,绕到曹军后方袭击粮草。曹操中计,不得不暂时撤军。这一计谋不仅展现了吕布的智谋,更是让曹操对其产生了深深的忌惮。

然而,吕布最终还是败给了曹操。建安三年冬,曹操再次围攻下邳。这一次,吕布内部发生了分裂。其部下陈宫、高顺等人与吕布意见不合,导致军心涣散。最终,吕布被困白门楼,不得不投降。

当吕布被押到曹操面前时,他仍不忘展现其傲骨。吕布对曹操说:"明公若能用我,天下可定也。"这番话让曹操陷入了两难。一方面,他深知吕布武艺超群,若能为己所用,必定如虎添翼。但另一方面,吕布反复无常的性格又让他难以信任。

最终,在群臣的劝说下,曹操还是决定处死吕布。然而,即便是在吕布身死之后,曹操对其仍然心有余悸。他常常感叹:"吕布虽死,其威名犹在。若有人能继承其武艺,必将成为我的心腹大患。"

吕布的一生,可谓是传奇与争议并存。他的武艺无人能及,但其反复无常的性格却让人难以信任。对于曹操而言,吕布既是让他胆寒的强敌,也是他梦寐以求却又不敢轻易接纳的猛将。吕布的存在,犹如一把双刃剑,让曹操在敬畏与忌惮之间徘徊。

周瑜:智勇双全,曹操难以忽视的劲敌

在三国时代的风云变幻中,有一位人物虽然寿命不长,却给曹操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就是东吴的大都督周瑜。周瑜字公瑾,庐江舒县人,不仅武艺超群,更以其卓越的智谋闻名天下。

周瑜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才能。他七岁时就能辩论经典,十三岁便精通音律。这样的才华很快引起了孙策的注意。建安元年,孙策携周瑜东征,两人携手打下了江东基业。周瑜在这个过程中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为日后与曹操的对抗奠定了基础。

建安十三年,曹操南下攻打荆州,意图一统江南。此时的周瑜已经成为孙权的重要谋士和军事统帅。面对曹操的大军压境,周瑜提出了"火烧赤壁"的惊人战略。这个计划不仅需要高超的军事指挥能力,还需要对天时地利有精准的把握。

周瑜首先派人假意投降曹操,建议曹操将战船用铁链连接,以防止东吴水军的袭扰。曹操中计,命令将战船连在一起。随后,周瑜又利用东南风的有利条件,派出小船载满干草,点火后顺风驶向曹军战船。曹军战船被连在一起,无法及时脱离,很快就被烈火吞噬。

这场火攻不仅摧毁了曹操的水军,更是彻底打乱了曹操的战略部署。曹操不得不仓皇北逃,损失惨重。这一战役让周瑜的名声响彻天下,也让曹操对这位年轻的军事天才产生了深深的忌惮。

赤壁之战后,周瑜并未就此止步。他继续率军北上,攻打曹操在江南的据点。在南郡之战中,周瑜再次展现出其非凡的军事才能。他不仅以少胜多,攻下了曹操的重要据点,更是通过巧妙的外交手腕,成功离间了曹操与刘备的关系。

然而,周瑜的才能不仅限于军事方面。在治理江南时,他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力发展农业和手工业,使得东吴的经济实力迅速增强。这些措施为东吴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让曹操意识到,周瑜不仅是一个可怕的军事对手,更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

建安十五年,周瑜再次北伐,意图一举攻下荆州。然而,就在大军开拔之际,周瑜突然染病。即便卧病在床,周瑜仍然不忘国事,他向孙权上书,提出了"北拒曹操,东吞刘备,西取蜀郡"的宏大战略。这份遗策不仅展现了周瑜的远见卓识,更是让曹操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周瑜虽然英年早逝,享年仅36岁,但他的影响力却远远超出了他的生命长度。他的才能和谋略,让曹操始终无法安心。即便在周瑜去世后,曹操仍然对东吴保持高度警惕,生怕又出现一个如周瑜般才华横溢的对手。

周瑜的一生,可以说是短暂而辉煌的。他以其过人的智慧和勇气,在乱世中为东吴开创了一片天地。对于曹操而言,周瑜不仅是一个难以战胜的对手,更是一个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战略的挑战者。周瑜的存在,犹如一面镜子,不断提醒着曹操,在这个群雄并起的时代,智慧和谋略有时比单纯的武力更加可怕。

司马懿:曹操最终的心腹大患

在三国时期的风云变幻中,有一位人物虽然初期不显山露水,却最终成为曹操最大的心腹之患,他就是司马懿。司马懿字仲达,河内温县人,以其深沉的智谋和惊人的耐心著称于世。

司马懿早年便以才智闻名,但他却选择隐居不出。建安十三年,曹操出兵南征荆州,欲招揽司马懿入朝为官。司马懿借故推辞,称自己患有头风病,不能出仕。曹操深知司马懿的才能,亲自前往拜访。当时,司马懿正假装头疼,蓬头垢面地躺在床上。曹操见状,并未戳破,而是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卧龙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这一事件让曹操对司马懿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看出司马懿不愿出仕是为了避祸,而非真的无能。这种深谋远虑的态度,正是曹操所欣赏的。随后,曹操以计诱司马懿出山,终于将其招入麾下。

在曹操手下,司马懿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他不仅在军事上屡立战功,在政治上也展现出了惊人的洞察力。建安二十年,曹操征伐张鲁,司马懿献计说:"汉中易取难守,不如取陇右,以为屏障。"这一建议虽然当时未被采纳,但后来事实证明司马懿的预见是正确的。

然而,司马懿的才能也让曹操心生警惕。曹操曾对身边的人说:"司马懿其志大而不彰,有吞天下之心。"这句话既是对司马懿才能的肯定,也表达了曹操对他的戒备之心。

司马懿深知曹操的猜忌,因此在曹操在世时一直谨小慎微,不露锋芒。他经常以生病为由推辞重要职务,以此来消除曹操的疑虑。这种做法不仅没有减损他的地位,反而让曹操更加重视他。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重,召集众臣商议后事。在这个关键时刻,司马懿建议立曹丕为太子。这一建议不仅符合曹操的心意,也为司马懿赢得了曹丕的信任。曹操去世后,曹丕顺利继位,司马懿的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

然而,曹操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在曹魏政权中,司马懿逐渐掌握了大权。他先是以平定诸葛亮北伐之功威震朝野,后又平定毌丘俭、文钦之乱,彻底掌控了军权。最终,在曹爽擅权之时,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一举铲除曹爽一党,彻底掌控了曹魏朝廷。

司马懿的崛起,可以说是曹操最不愿看到的结果。曹操一生戒慎谨严,防备身边的每一个人,却最终没能防住司马懿这个看似忠心耿耿的臣子。司马懿的成功,不仅在于他的才能,更在于他的耐心和隐忍。他用了近三十年的时间,从一个被曹操怀疑的臣子,变成了曹魏政权的实际掌控者。

司马懿的一生,可以说是一部精彩的权谋史。他以其深不可测的智慧,在乱世中步步为营,最终实现了自己的野心。对于曹操而言,司马懿不仅是一个难以预料的对手,更是一个让他始料未及的心腹大患。司马懿的存在,犹如一颗定时炸弹,虽然在曹操在世时并未引爆,但最终还是改变了曹魏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