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图片

寻访中国地方志鼻祖故里-成都三江古镇,千百年来的盛世繁荣

2024-01-04图片

成都有这么一个地方,在岷江支流黑石河、洋马河、青羊河三河交汇处,这里有个镇叫三江镇俗称三江口。历史悠久,它是中国地方志鼻祖常璩的故乡,西晋时这里是临邛侨县的县治所在地,历经南北朝,宋齐梁直至西魏时期才将县城迁到临邛的故城,可见当时三江经济的繁荣程度和区域地位的重要性。

今天我就带朋友们走进常璩故里,走进老街。在好心人的热情指引下,我走了一条街又一条街,终于来到了老街的位置。老街与新街相比更隐蔽,生活味道更浓厚,年底了到处都是灌香肠做腊肉。

一排高低错落的民国建筑,让我相信这已是老街的位置,街旁的烽火墙彰显处曾经这里的富裕和辉煌。猫拱背烽火墙的旁边,这里是崇州市三江中学的老位置,三江中学兴办的时间比较久,创办于民国时期,据介绍学校最初的位置为清朝修建的百年古刹坛云寺,然而我在这里找了许久也没有找到坛云寺的地方,说是这里的三江中学已经搬到了新的校区。

老街看起来比较乱,充满了浓浓的生活味道。乡镇上真正的老街现在是越来越少,我站在丫字路口,一边是通新上街,一边是永兴东街,三江老街比较集中的地方。永兴东街看起来更有三江曾经老街的一个味道,一栋两层的木楼最为显眼,单单从房屋的结构和外观来看,这只是一种记忆,更多的是一种历史和沧桑,也代表了这里曾经繁华的街道和这里人们生活的环境。

永兴东街的中部有一所小学,叫三江小学,校园里的朗朗读书声和孩子们得嬉笑声传遍了老街的每个角落。永兴东街上的老房屋已是屈指可数,更多的已经被一些砖房所取代,活化石般的存在。商铺依然还是那个商铺,只是已经没有了繁华的气息。永兴东街不长,往外延伸是新的楼房和新的小区。

回到通新上街,小镇的味道一下子浓了起来;老街就是这么随意,街边随处都可以摆摊设点,卖农家小菜是最常见,也是最有生活味道。说是通新上街有很多的老房子,实际上这里更多的是老街的味道。生活是过起走的,也是传承起走的,虽说是在这里有了专门的农贸市场,但是像这样沿街形成的老街摊点比农贸市场更热闹、更有味道。

老街转角的位置,商业总是要比其他地方浓厚。相连的街叫文庙街,听街名就知道,这里是小镇上曾经充满文化底蕴的一条街道。虽说街面上都是卷帘铁门,但仍然掩盖不住老街背后的木门青瓦;文庙街是否曾经有文庙呢,我不得而知。

文庙街依然是三江镇上的一条商业街道,两旁卖服装、鞋子,还有其他的一些百货,非常繁多。店铺一家接着一家,也体现了老街上的一种繁荣和一种生活的味道。街背后巷子依然是居民们居住的主旋律。我想试着,找找一千多年前,常璩居住在这样环境的那种味道,我是有点异想天开了。

走街串巷总能找到更多的老街和老街的生活。三江街上吃的很多,各种卤菜香料的味道,弥漫了我走的这条街,馋得我不能自控。通新中街的繁荣和热闹,并没有随着时间变化而消失,而是依然存在于这样的楼房之下。通新中街的街很长,虽说有了新的水泥楼房,但也正是有了这些新的水泥楼房,老街才有了真正的味道。

拆的拆修的修,一片更迭的繁忙,冬日阳光下的老街不只是沧桑,还有历史,还有生活的味道。有些巷子是那个时代的专属。与中街相连接的是下街,正是有上街和下街的庇护,中街的老房屋才比其他街道要多得多。

三江镇除了我们看到的老街,新城更是有了发展的强势,记忆是文化的沉淀,也是发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