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起来,娱乐圈有名气又有实力的演员不在少数,但能配得上「终身成就奖」的还真没有几个。
这个奖项相比起金鸡、百花那沉甸甸的认可,更多了一份崇敬之情。
能拿到这个奖的演员,其实都可以被称作「表演艺术家」。
他们要不然是将演戏贯彻自己的整个人生,要不然是在演艺道路上创下了斐然的成就。
王心刚属于是两者兼顾,在他先后三次拿下「终身成就奖」时,就证明了他的一生注定与表演分不开了。
在事业高峰期全家赴美
可能「王心刚」这个名字对于年轻观众来说并不熟悉。
但只要我们与上一辈的亲人提起他,一定能听到滔滔不绝的赞美之词。
如今算下来,已有92岁高龄的王心刚还能被人提起, 就足以证明他在演艺界的成就是遥不可及的。
2006年,已经74岁的他头发花白,但气质依然是人群当中最卓越的那一个。
那年为了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我国专门筹备了【我的长征】这部电影。
电影中也有幸邀请到了已经古稀的王心刚老先生,他接到这部电影的拍摄邀请时非常开心。
没有想到自己退休这么多年居然还有导演和观众记得他。
而电影当中所涉的角色也与他本人高度契合,看完剧本之后王心刚立刻就拍板定下,说自己一定要为这部电影贡献一份力。
后来【我的长征】一经播出,也确实收获了许多好评,观众对于王心刚所饰演的角色认可度极高。
事实上,王心刚说自己退休多年其实只是谦虚之词, 因为他只是从台前退居幕后,继续担任着影协和表演协会的干部一职。
虽然我们在舞台上看不到王心刚的身影,但他从未离开过演艺界。
舞台前王心刚拥有观众的认可与掌声,舞台后他也依然是协会里面受人敬仰的老艺术家。
但即便是事业发展的如此之盛,王心刚还是在「退休」之后选择远赴美国投奔儿子,只因自己身体实在欠佳。
王心刚和妻子多年恩爱有加,两人共同育有一儿一女,儿子在毕业之后就到了国外发展。
随着年龄一步步增长,王心刚感觉自己在工作中时经常「心有余而力不足」。
没想到有一次工作期间他突然感觉到身体剧烈的疼痛,自此之后病魔就再也没有离开。
为了能让父亲得到更好的治疗,王心刚的儿子邀请父母和妹妹一起到美国来找自己,想用更多的方法帮助父亲好起来。
没有人知道王心刚在国外生活了多久, 只知道再一次在作品中看见他的身影,他还是那么的意气风发。
战胜病魔,回国养老
成功战胜病魔的王心刚在年迈时依然选择回国养老。
不知是水土不服还是其他原因,王心刚总觉得自己在外面生活的并不舒服。
所以在痊愈之后不顾儿子阻拦,毅然决然选择回国继续生活。
去美国治疗的这些年,就像是给王心刚放了一个长假,让他暂时抛开了自己对于表演的热爱与坚持。
回国之后的王心刚再次接触表演工作,仿佛心中的那股小火苗又被激起了。
他发现自己每天关注演艺圈的事,还是没有办法做到置若罔闻, 好像脱离了表演他就不知道自己该怎样生活。
这种状态正好印证了王铁成的那句话:「认真演戏、老实做人,演戏不仅要认真,还要较真。」
当时乍一看这段话,只以为王铁成要表示自己对于演戏的热爱,想用这句话来鼓励更多的年轻演员,不论这条路再苦再难也要坚持走下去。
实际上仔细品味话中意思,才明白王铁成是想要表达自己对于演戏的「坚持」。
或许在这个行业工作的久了,演戏已经成为了生活当中的一部分,认真对待、不停较真就是他们对演戏的态度,也是对生活的态度。
王铁成用自己的一生来诠释周总理, 而他自己也在作品之外不断强调着对这个行业的看法,一如周总理当年的坚持一般。
王心刚和王铁成是在【大河奔流】中认识的,两个老艺术家在电影当中首次相识,那场面想想都觉得刺激!
王铁成向来对演艺界的同行要求极高,很多和他合作过的演员都认为王铁成这个人太过古板严肃。
很多时候都让人不敢亲近,就连想请教专业的问题都有些不敢靠近他。
但王铁成和王心刚合作之后,对他的态度却截然不同。
王铁成不只一次在镜头前表达过自己对王心刚的敬畏之情,认为两人对于表演的态度高度一致。
都是较真的人,但较真到一定程度就会变得非常和谐。
这或许就是已经到了头发花白的年纪,却依然有导演想要邀请王心刚出演作品的原因。
身边人还曾打趣过他,说老艺术家就是不一样,「终身成就」真不是吹嘘的。
对于这种打趣王心刚不以为然。
他始终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头,很幸运的从事着自己热爱的工作,而更加幸运的是这个工作与年龄无关。
「半路出家」的电影人
别看现在的王心刚在演艺界拥有如此高的成就,2022年的他还继续斩获了「新时代国际电影节金扬花奖」,受到万人追捧。
可王新刚仔细来说只能算得上一个「半路出家」的电影人, 他最初工作的方向并不是电影表演,而是话剧表演。
1951年,年仅19岁的王心刚就被东北军区文工团选中,成为了一名正式的话剧演员。
那个时候的他只是对话剧抱有一腔热血,觉得身边没有任何人从事这个行业,满是好奇与憧憬。
不过工作后的王心刚很快就发现了表演的魅力, 身为话剧演员,他可以站在舞台上和观众实时互动。
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影响着观众的情绪,让观众感受到他想用台词或肢体表达出的情感,这是一种非常奇妙的联系。
因此,王心刚对话剧表演的喜爱度越来越高,即便当时话剧在整个社会当中都属于非常小众的艺术。
在这个舒适圈如鱼得水的王心刚很快迎来了新的挑战。
1956年,【寂静的山林】剧组找到他,想要邀请他出演剧中的男主角。
这是王心刚第一次接触电影艺术,也是他第一次知道自己居然可以拍戏。
相比起那些一心想要踏入电影圈的演员, 王心刚显然是不一样的,因为他在接到导演的邀请时第一反应是拒绝。
他认为表演电影没有表演话剧过瘾,电影是对着一堆机器在表演,远没有话剧舞台那么生动、活跃。
显然王心刚的领导并不这样想,他得知有电影剧组邀请王心刚去担任男主角后非常开心。
觉得他们文工团终于有了一个出类拔萃的人才, 在这种情况下他怎么可能让王心刚放弃这次机会。
所以立刻用领导的身份「命令」他必须接下这个角色,并且要在电影中大风异彩,展现出他们文工团的实力。
秉承着领导命令大于天的原则,王心刚还是接受了这次电影邀约,成功出演了【寂静的山林】。
虽然这是王心刚的电影处女作,但他在其中的表演并不像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演员,倒像是久经磨练的老戏骨。
不仅将人物刻画的非常生动,台词功底和肢体表达也很有水平, 在片场收获了许多同行的认可。
接触了电影之后,王心刚也感受到了电影艺术的魅力,所以想要在这个行业中发光发热。
在此之后便有【红色娘子军】、【永不消逝的电波】等优秀作品横空出世。
自此之后王心刚在电影界发展的越来越好,许多人都忘了他曾经是话剧演员出身,只以为他是天生走这条路的人才。
1975年底,仅仅43岁的王心刚就被任命为八一制片厂的副厂长,可见他在演艺界的威望何其高。
从19岁进入演艺界到现在,可以说王心刚是一名优秀的演员, 但用「表演艺术家」来概括似乎更为贴切。
无论是终身成就奖还是全国瞩目的各大奖项,对于王心刚来说都只是一种表面的认可。
比起这些他更在意自己在这个行业的价值与贡献。
事实上他也做到了,不仅创造了无数优秀的角色和作品,还指导出了许多成绩斐然的后辈,收获不菲。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