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图片

救兵护城更遭殃

2024-06-03图片

事情发生在靖康元年。

靖康这两个字无疑已经标识了那一段历史的底色。

正月,金国的东路军已经到达汴京城下,但是因为缺乏西路军的配合,有一点孤军深入的味道,到底能不能打下汴京城,多少也有点没底。

北宋这边当然更没底,早就乱成一批,宋钦宗在年前被爹坑,被强行禅让登基,作为一个才二十六岁的年轻人,母亲早亡,三弟争强,一贯的战战兢兢,又突然临此巨变,时刻生命堪忧。虽然在主战派的支撑下也在战场争夺,但是正面硬刚总不是他的最优选择。

大家都没底,就都想求和。

金军毕竟是主导方,兴师动众远道而来,不管是战还是和,总得大有收获才行,于是要求割地赔款,交割山西、河北三镇,重金犒军。金军认定汴京巨富,提出一次性赔偿最大的两项是要金五百万两、银五千万两。

这个数字毫无疑问是拍脑袋拍出来的,不管按什么口径算,几倍于北宋年度财政收入是一定的,应该是超越了【马关条约】,根本无法完成。

从当时的筹备情况也能看出难度,宋钦宗用尽方法强缴横征,从官府到大户再到民间,搜刮一空,经过了多日的劳动,北宋大大小小官员和民间一共只完成了黄金任务的百分之六、白银任务的百分之二十四。

可以大致想象城内民众的艰辛,皇帝出诏书,官吏强执行,更残酷的是官家还鼓励民间互相告发,必然是鸡犬不宁,人人自危。

但是形势也在发生一些变化,正月十五之后各地前来勤王的军队陆续向汴京汇集,还打了几次小胜仗,人数最后达到了二十万之多,而金军据说只有六万人。这完全都可以实现攻防互换。

金军的处境已经比较微妙了,不止是军队人数处于劣势,还获得了大量的赔偿,原来是光脚不怕穿鞋的,现在自己成了穿鞋的,能安全退回就是第一目标了。

有意思的情况就这样出现了。

北宋的军队一定是越来越硬气了,不但可解决汴京的危机,更有机会斩获战功,救万民于水火。

汴京城内呢,却是恰恰相反,搜刮敛财的工作愈发加速了,宋钦宗开始将各种祖传财宝尽数献出,眼都不眨一下,同时给金军送上各种美食、珍禽、驯象甚至歌舞伎。民愈苦。

民众眼望王师,仿佛胜利在前,却只能继续应对更加严苛的缴纳工作。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朝廷内就是两派,一派主战,一派求和,当勤王的军队占据优势,有可能击溃金军的时候,就意味着一个明确的结论:求和派所主张的工作是错误的,求和在立场上本就有先天劣势,在结果上又毫无贡献,怕是会在金军败后死无葬身之地。最优的选择就是在没有发生决定性战争前就让金军离开,这才能证明是他们的委屈求全换来了和平,换来了生存,这其中更不幸的是宋钦宗也参与了求和,只能跟求和派一起,一条路走到黑。

生而为人,内在求存,生死是一道永远残酷的考试题,一个年轻的皇帝,一群老成的大臣,也许听到过城内的号呼和惨叫,但是一想到自己可能的惨局,只能摇一摇头,继续去筹算金银的数目。

后面的故事当然更让人扼腕叹息,金军最后满载钱财,顺利撤退,汴京城内户户家破,勤王军队几无功绩,而不久之后金军复来,汴京失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