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图片

张艺谋:「一代国师」跌落神坛,晚节不保,文艺人设竟然都是伪装

2024-10-20图片

文:豆莱说

编辑:豆莱说

张艺谋,一个顶着「国师」光环,却被指明「晚节不保」,却依然活跃在商业浪潮中的老人。

他究竟是才华耗尽,还是另有隐情?

或许,从一开始,他就活在了一种「拧巴」的状态里,艺术追求与服务意识的拉扯,贯穿了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也预示了他今日的结局。

他,为谁拍电影?

80年代,中国电影迎来「第五代导演」的浪潮,张艺谋的名字, 也随着【红高粱】的热映,走进了大众视野。

这部电影,为他赢得了西方的认可,也为他贴上了「打造中国印象」的标签。

然而,这种「印象」,却并非来自真实的历史和文化,而是西方人臆想中的「东方奇观」。

张艺谋深谙其道,他用浓烈的色彩、奇特的民俗、以及充满感官刺激的画面,构建出一个神秘、原始、却又充满异域风情的中国。

【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一部部充斥着「畸恋」主题的电影,更是将这种「西方想象」推向了极致。

【大红灯笼高高挂】

他似乎在刻意迎合着某种「猎奇」的心理,将中国文化中最隐秘、最禁忌的一面,赤裸裸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有人说,这是他的「聪明」之处,他懂得如何利用西方的「刻板印象」,来为自己赢得名利。

也有人说,这是他的「悲哀」之处,他为了获得认可,不惜将自己的文化,扭曲成别人想要的样子。

【菊豆】剧照

但无论如何,张艺谋,成为了那个时代最炙手可热的导演之一。

他站在了浪尖上,享受着鲜花和掌声,却也渐渐迷失了方向。

【活着】的挣扎

一部【活着】,让张艺谋的名字,再次与「灵魂」二字联系在一起。

这部改编自余华同名小说的电影,讲述了在时代洪流中,一个小人物的命运沉浮。

【活着】剧照

不同于以往的「视觉盛宴」,【活着】更像是一次对历史、对人性的深刻反思。

它没有华丽的画面,没有奇情的故事,有的只是平凡生活中的苦难与坚韧。

这部电影,为张艺谋赢得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甚至被誉为是他「最触及灵魂的作品」。

然而,它却在国内遭遇了禁映的命运。原因很简单,它太真实,太残酷,也太过沉重,与当时的主流价值观格格不入。

【活着】的遭遇,或许是张艺谋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他开始意识到,在「艺术追求」和「现实困境」之间,他必须做出选择。

一边是「阳春白雪」的艺术理想,一边是「下里巴人」的市场需求,他要如何平衡?

当电影变成生意,他还剩下什么?

【活着】事件之后,张艺谋似乎找到了答案:既然无法改变规则,那就顺应规则。

于是,他开始尝试更加商业化的电影类型,顺应环境的洪流。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是他对「畸恋」主题的又一次尝试,但这一次,他加入了更多商业元素,试图在艺术和市场之间找到平衡。

然而,这部电影最终票房平平,口碑也远不如前作。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后来一部【我的父亲母亲】,让张艺谋再次回归「主旋律」题材。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农村教师的爱情故事,充满了温情和感动,也符合官方的宣传口径。

随后的【一个都不能少】、【幸福时光】,都延续了这种「主旋律」风格,并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

【一个都不能少】

张艺谋似乎找到了「成功」的公式:用「主旋律」包装商业片,既能获得官方认可,又能赢得市场票房。

接着一部【英雄】,将张艺谋的「商业化转型」推向了顶峰。

这部斥巨资打造的武侠大片,拥有豪华的演员阵容、精美的画面制作、以及宏大的历史背景。

然而,这部电影却因为「美化秦始皇」、「歪曲历史」等问题,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有人批评它「缺乏历史观」,有人指责它「歌功颂德」。

但无论如何,【英雄】的票房大获成功,也让张艺谋坐稳了「国师」的宝座。他成为了中国最具商业价值的导演之一,也成为了官方大型活动的「御用导演」。

然而,伴随着「成功」而来的,却是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批评。有人说,他早已失去了「艺术家的灵魂」,变成了一个「唯利是图的商人」。

也有人说,他为了迎合权力,不惜扭曲历史、颠倒黑白。

面对这些质疑,张艺谋从未正面回应过。他只是默默地拍着他的电影,做着他的「国师」。

参考资料:钱江晚报——【张艺谋访谈录】出版:这个时代让我拿【英雄】起了个头

或许,他已经习惯了这种「身不由己」的生活。

在服务意识和艺术追求之间,他早已放弃了挣扎,选择了一种妥协的方式,来继续他的「导演生涯」。

他,还有选择吗?

2008年,北京奥运会,这场举世瞩目的盛典,将张艺谋推上了他职业生涯的巅峰,万众瞩目的高点。

「印象系列」的成功,已经证明了张艺谋在大型活动策划上的能力,而奥运会开幕式,则给了他一个更大的舞台,去展现他的「宏大叙事」。

然而,这一次,他面对的「甲方」,不再是某个电影公司,也不是某个政府部门,而是整个国家,乃至全世界。

他要如何才能满足所有人的期待?他要如何才能在「国家意志」和「艺术表达」之间找到平衡点?

纪录片【张艺谋的2008】记录了开幕式背后的创作过程,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张艺谋。

参考资料:澎湃新闻——北京奥运会的中式浪漫,来看张艺谋怎么说

他事无巨细,亲力亲为,为了一个几秒钟的镜头,可以反复修改,精益求精。

他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来自领导的指示,来自专家的意见,来自公众的期待,让他常常陷入焦虑和自我怀疑。

他不再执着于个人的艺术表达,而是将自己完全融入到「服务者」的角色中,尽力去满足「甲方」的需求。

最终,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赢得了全世界的赞誉。

然而,对于张艺谋来说,这更像是一场「惨胜」。

他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却也牺牲了自己的艺术追求;他获得了至高的荣誉,却也背负了沉重的负担。

奥运会之后,张艺谋依然活跃在电影圈,但他似乎已经失去了创作的激情。

他拍商业片,也拍文艺片,但都反响平平,再难现昔日辉煌。

【金陵十三钗】、【归来】、【长城】等等电影相继出世,但是票房却不尽人意。

有人说,他已经江郎才尽,灵感枯竭;也有人说,他已经心灰意冷,不再追求艺术的纯粹。

但或许,他只是累了,倦了,他想要停下来,喘口气,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自己的选择。

写在最后

回顾张艺谋的职业生涯,我们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轨迹,他一直在「服务意识」和「艺术追求」之间徘徊、妥协、挣扎。

他并非没有才华,也并非没有追求,只是在现实的压力下,他选择了「妥协」,选择了「服务」,选择了「成功」。

然而,这种「成功」,却让他离自己的内心越来越远,也让他失去了曾经的锐气和锋芒。

如今,他已经年过七旬,依然活跃在电影的第一线。

他还在拍电影,还在尝试新的题材,新的技术,但他还能找回曾经的自己吗?

或许,答案就在他自己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