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影视

【素锦的香港往事】:一个母亲漂泊在香港的20年

2023-12-07影视

我有段时间十分喜欢在小宇宙上听 「故事FM」 ,连听了很多期,每一个故事就好像一个一个电影短片一样,从开始到结束也就半个小时的时间,但是其间人物的酸甜苦辣却能让人回味良久。其中有一个故事叫 【寻找素锦】 ,讲述的书信收藏家刘涛偶得400多封民间书信,发现了尘封在岁月中6、70年的一段动人故事。素锦与素美两姐妹分隔上海和香港两地近20年,由于诸多原因无法见面,姐姐素锦在香港,三个孩子留在上海由妹妹素美和妹夫照顾,本来计划在香港十天半月便能返沪,但命运的玩笑开得比较用力,因缘际会下阻隔一下拉长到近20年。20年可以发生什么事?小则青丝变白发,大则阴阳永相隔。

这个故事在 【读库】 上也有出版过,四万字,刚好2022年有订阅 【读库】 ,从书架上翻出来很快找到一口气读完。最近 【素锦的香港往事】 出版,字数扩充到14万字,新增了更多的家族细节,妹妹素美、丈夫和三个孩子的形象也更加立体,读完之后的震撼程度并没有因为熟悉而较前两次有所减弱,反而是更多的细节笔墨让这种震撼变得更加具体起来。

通过这些被精心保存下来的400多封书信,上世纪6、70年代两个城市的变迁,小人物生活的悲欢离合和命运的起承转合在字字句句之间以十分细腻的方式弥漫出来。这种凡尘故事产生的唏嘘力量一点都不输给任何的伟人故事,不像暴风雨那样猛烈,倒像是深冬上海的绵绵细雨,不管你裹得多么严实,那种入股的凉气总能见缝插针,钻到你的骨子里去。毕竟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凡尘,而不是伟人,所以这个故事中的细节更容易让人感同身受起来。

素锦,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丈夫在上海纳了素锦这个外室,但是50年代带着原配妻儿远去香港,她自己带着三个孩子在上海,没有谋生的本事,生活已经支撑不下去了。1956年的一天,她将孩子匆忙托付给邻居和亲人,孤身一人到香港找三个孩子的父亲讨钱。本想十天半月就能有着落拿到一笔赡养费,奈何男人有三房太太,自己不是正室,也不如香港的新欢受宠,自然不受待见,面都难得见上一面,更何况是伸手要钱呢?丈夫更是练就一手脚底抹油溜之大吉的绝活,动不动就去了美国去了越南,对她不管不顾,她只能发挥「蘑菇」功,开始了在香港苦熬和苦耗的生活。

图片来自原书

素锦初到香港的时候还能在亲戚家住着,接受亲戚的一番招待,去香港和澳门游玩一番,但是什么样的亲戚能让你赖着住两年还能保持知冷知热呢?两个月都是难事,香港的亲戚能够接济素锦两年着实已经很伟大了,说不得人家现实和势利的。所以她不得不搬出去自谋生路,期间丈夫偶尔「施舍」一点钱给她,不至于到饿死的地步。她也尝试自力更生出去找工作,在一家餐厅当过收银员,给别人做一些抄写、针织之类的灵活。「没什么学问、年纪较大」从素锦一开始去香港就是一个限制,以后也更是如此。

图片来自原书

一个人不自食其力之后自会尝尽艰辛,人生百味总会给你机会都领略一番。素锦极尽省吃俭用之能事,总是吃最便宜的东西,填饱肚子不挨饿就可以,衣服也是精心打理和保养,旧了的改改再穿,省下的每一分钱都寄回给上海。

然而,两代人是不会按照一个剧本生活的。三个孩子留在上海妹妹妹夫照顾着,母亲这厢是工作小心谨慎,生活节衣缩食,为人处世唯唯诺诺,牙缝里挤出钱来养活自己养活在上海的三个孩子。但是三个孩子在那厢是什么样子呢?是否能够体会他乡的母亲这份酸楚和苦心呢?用妹妹素美在信中的形容,几个孩子可以概括为爱慕虚荣,不听管教,懒散调皮,而且青少年阶段即如此,性格怕是已经成形,规劝不过来了。

图片来自原书

素锦是一个孤身漂泊在香港的女人,也是一位三个孩子的母亲。正是因为养育孩子的责任让她选择来到香港,选择留在香港,也支撑她苦苦地活在香港。「母亲」这个角色,「母爱」这种力量是这本书的主心骨,也是素锦的主心骨,在此之上才有姐妹之情、夫妻之情、人情等共同刻画出素锦这个活生生的人物。在生存面前,活下去是首要任务,没有办法谈什么是最佳的养育方式。教育这个事情,是一个漫长的复杂的过程,不是说靠给孩子苦口婆心、苦情规劝就可以的。

素锦因为看到打工的香港餐厅的老板娘教育两个儿子「受益良多」,有钱人家的孩子也是按照社会标准去磨炼,知道以前是对孩子过于放纵了,但是这种放纵和溺爱因为歉疚延续到了三个孩子三十岁左右。儿童性格在早期就已经被塑造成形,后续哪怕是生活有再大的变故也难以改变。不是说生活不能塑造人,生活有这个实力和本事,而是生活的压力现在哪里能落得到他们的头上?妈妈在顶着、小姨和小姨夫在顶着,他们被生活教育的日子还在后头呢,这也算是孩子们最后的天真和任性了。

图片来自原书

就像素锦,最开始跟孩子们的父亲在一起的时候也是婆子丫头好几个围着转的,现在在香港的这番境地,怎能不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而感叹,对生活满怀敬畏呢?

素锦是很坚韧的,能屈能伸,但是又绝对不失做人的体面,这一点不得不让人佩服。6、70年代的香港,经历过台风、缺水、银行挤兑、通货膨胀、抢劫横行、楼市暴涨、股市崩盘等诸多动荡,素锦作为生活在这里的底层人士,自是认清和切身体会了现实的残酷。在香港房地产市场繁荣发展的时候,房租基本上吃掉了绝大部分的工资,好在三餐可以在打工的餐厅解决。工作时间长,几乎没有歇脚的时候。在餐厅是冷气十足,回到家里又要忍受逼仄房间里炎热,冷热交替身体吃不消。

在香港这几年,素锦硬生生「愁」出病来「急」出病来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大多数时候也是硬挺过来的,因为没有钱看医生。人的压力积攒到了一定程度,身体就会警报反抗,哪怕是有钢铁意志的人也镇压不下去。素锦不是个不坚强不能吃苦的人,香港教会了她「务实」,现实的残酷也磨炼出她的韧性和知足常乐的态度。

「好好睡觉,明天爬起来又是好汉一条。」

图片来自原书

在香港的最初十年,来自丈夫的施舍和工资能够让她勉强度日,但是但凡有额外的开支就要寻求额外的帮助了,丈夫宠爱三太太,有钱也不会给素锦花,多半时间也不在香港,自然是指望不上的。另外还有个张先生,这个小生意人也不知是单纯的怜香惜玉还是另有所图的想法藏匿得实在太深,「救急不救穷」地也帮了素锦很多次。

张先生曾经是她的一个希望,她曾经想过离开这个没有责任心的丈夫跟这位善良的小生意人在婆罗洲一起生活,但素锦终究是没有成功离开香港,她与张先生的情分最后也是无疾而终,她命中注定的还是这个胖乎乎的丈夫。关于素锦与张先生的感情,书里的这段话写的特别好:

这注定了只能是一份中年人之间无疾而终的感情。她只是世间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子,想要在困境中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借谋爱而谋生。他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男子,对这个女子的确动过心,但动心的程度,还不足以接纳她全部的附加负担。有情意,也有算计。雪中送炭,暧昧温暖,却终将凉凉。草蛇灰线,未曾伏笔千里,只是戛然而止。生活啊,生活总要继续。素锦回到了自己的笼子里。

于是,素锦继续她的苦熬和苦耗。

图片来自原书

素锦在香港的境遇和选择在我们现在人看来会有些难以理解,俗话说得好,天下男人千千万,为什么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呢?但是素锦生活的是上世纪60年代,她小时候父亲早亡,母亲体弱,下面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要照顾,所以生活所迫她不得不去做舞女。当时上海有很多少女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在世人复杂的眼光中,她们用曼妙的腰肢承担了家庭的重担,被当时的民国上海文人刻薄地称为「货腰娘」。她们身不由己,咽泪装欢;她们迎来送往,彩袖殷勤;她们神情妩媚,内心疲惫——其实谁去在意她们的内心呢?但见「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图片来自原书

后来素锦遇到后来终于遇到了比她大十二三岁的商人章文勋,她形容为「也是前世冤孽」。恰巧那时候他刚做成一笔生意,手里还有点钱,头脑一热便答应了负担她一家生活,素锦就这样手忙脚乱地成了他的外室,并很快有了大女儿蓼芬。生了孩子后,更索性认了命。

抓住了救命稻草上岸,作为二房嫁给这个胖乎乎的男人,30多岁时已经成为三个孩子的母亲,她是「半路」才开始苦情起来的,作为那个时代的女性,生活能给她多少选择呢?就像上世纪60年代的人想象不到我们现在的生活一样,当时他们的生活我们也不要带着「理所当然」去设想。毕竟,60年代初,香港都曾经因为干旱而缺水到每四天供水一小时的地步,这是我们未曾亲身经历的人很难想象的。

图片来自原书

素锦对自己的处境看的很清楚。

想到从前的自己、如今的方太太,女人经济不独立所带来的痛苦真是受够了。

但是看得到问题并不意味着有解决方法,她只能继续做一个被生活所困的明白人。

生活从来都不缺狗血的素材,过去如此,现在更是花样翻新。人的选择多了,选择的成本就降低,都会给自己留空间留后路,到最后,也道路换了一个又一个,下了阳关道,上了独木桥,如此反复折腾了几番回头一看,发现离起点竟没走多远,兜兜转转本来就是转角的地方,为什么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地都是在原地附近打转呢?如果老天爷能给人们发一个全景式地图就好了,起点在哪里不重要,至少让力不白费、罪不白受,不至于在几十年之后回顾往昔的时候愤恨不已,想找个人掐死来解解气。

图片来自原书

书信的最后,素锦的故事结局算是温情的,三太太看清现实后把她丈夫蹬了,丈夫慢慢也认清素锦才是那个始终能陪伴他身边的人。她跟丈夫终于在香港买了房子,晚年不用再搬家了。三个子女在上海也都工作结婚,开始接受生活对他们的挑战,素锦在这20年间跟亲人之间的误解和矛盾也都基本一一化解,这是不圆满之后的圆满,我们看到素锦这20年的飘摇,最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个停泊的港湾,也算是长舒了一口气。

生活毕竟没有侮辱了她的坚韧和乐观。

三顺

2023年12月6日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