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影视

【金粉世家】冷清秋还没出嫁就已经得罪了妯娌,难怪过不好

2024-04-07影视

冷清秋出嫁后,在金家过得如履薄冰,与三个妯娌的关系都不太好。

虽然说双方都有责任,但是有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原因,那就是冷清秋还没有嫁到金家,就已经得罪了妯娌,这也是她融不进金家的一个原因。

1

大家知道,在冷清秋之前,金燕西和白秀珠的关系已经人尽皆知,金家三个嫂嫂逮着机会就打趣白秀珠,更是以金家七少奶奶称呼她,可见在大家的心里已经认定了白秀珠。

结果,冷清秋就像一匹黑马一样,异军突起,来势凶猛。

她的名字一出现,就是结婚,这让几个嫂嫂有点措手不及,感觉愕然,再面对白秀珠的时候,就有点不自然,好像自己骗了白秀珠一样,也对以前动不动就打趣白秀珠,有点后悔。

她们觉得有点对不起白秀珠,为白秀珠感到可惜,自然而然,就有点不喜欢这个没有见过面的冷清秋。

特别是三嫂王玉芬,更是为表妹白秀珠打抱不平,认为冷清秋用了手腕,是一个心思极重的人,挖了白秀珠的墙角。

她奈何不了关键人物金燕西,也改变不了这一既定的事实,但是却不妨碍她从此讨厌冷清秋。

道之见过冷清秋以后,一力拥护金燕西和冷清秋结婚,为此玉芬和道之在金太太面前还拌了一场嘴,但是玉芬作为嫂子,自然不能在婆婆面前与小姑子一句一句的吵,气的脸色红红,鼻子尖红到耳根,鼻孔直呼呼的出气,手上拣了一张报纸,一块一块的撕,撕的粉碎,可见玉芬气到什么程度,有多愤怒。

玉芬作为儿媳妇儿,不能把气撒在婆婆身上,更不能撒在小姑子小叔子身上,那她的气都攒在了冷清秋身上,所以她在婆婆和小姑子面前说起冷清秋,竟然用「姓冷的」来称呼,而不是常用的冷小姐或者是密斯冷,可见她有多讨厌冷清秋。

2

冷清秋这个人还没在金家人面前出现,就开始了谈婚论嫁。

金燕西和冷清秋着急,他们是自有原因,但是别人却不知道。

四姐道之在金燕西的请求下,见冷清秋后特别喜欢,自然同意一力包办他们的婚姻。

大嫂吴佩芳对他们这种急三火四的要结婚有点不理解,当听到小姑子道之说什么也不用办,开个茶话会就行,就笑着说,「那岂不是笑话?我们许多亲戚朋友不明白,说是我们借了这个缘故省钱,面子上怎么抹得开?」

吴佩芳说这话其实没有什么不对,说的很客观,这样的豪门家庭怎么可能随便开个茶话会,就把四少爷的婚事给办了。

可是道之听了很不高兴,觉得她好不容易说服了父母同意这场婚事,认为吴佩芳这样说是来倒台的,而且她是一个急性子,说话又很冲,一回头就怼吴佩芳:「那有什么要紧,说我们省钱,又不说我们是浪费。」

吴佩芳好好的说话,却碰了道之一个大钉子,但是她又不能和小姑子生气,总要让三分,可是憋了气怎么办?总是要发泄的。

吴佩芳这一场气是因为冷清秋而起,自然的,对冷清秋就更没好印象了。

3

道之受父母的委托,给冷清秋和金燕西采买婚礼之物,她买了一串1200块钱的珍珠项链和一个600块钱的钻石戒指,因为三个嫂嫂结婚的时候都有这两个。

金太太虽然觉得这样办也是对的,四个儿媳不偏不倚。但是心里却有点不舒服,原因是三个大儿媳妇都是富贵人家的小姐,聘礼中有项链和钻石这些东西是很相称的,但是这个小儿媳妇是一个平民家庭出来的,似乎觉得不必铺张。金太太作为婆婆就有这种心思,何况三个大儿媳妇儿呢?

道之的话刚落地,玉芬就对佩芳说:「大嫂,我们的戒指可没有这样大,母亲不是说过,我那个只值500块吗?」

然后三个妯娌和道之因为这个戒指讨论了起来,三个妯娌的观点是,这些宝石因为最近外国货来的比较多,买的人又少,便宜了很多,起码比以前便宜了,原来卖600块的,现在只多卖500块。

其实真实的原因是三个大儿媳妇的心思与婆婆一样,本来就觉得这个弟媳妇儿出身于平民家庭,不应该和她们一样买这么贵重的东西,可是现在买的竟然比她们的还贵重,心里不平衡了。

这种心思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别是说出来就没有意思了,道之竟然大大咧咧的说,「反正贵也不过一两百块,就是比你们的大也有限,这期间也无所谓不平。」

这话就是赤裸裸的说三个嫂子心里不平衡,这让三个嫂子如何咽得下这口气,所以大嫂吴佩方冷笑道,「这是笑话,我们不过闲谈,有什么平不平的?」

本来是欢欢喜喜的给新人置办结婚礼物,现在因为彩礼的问题,几个嫂子和小姑子说话闹得这么僵,心里都憋着一股气。

古代的聘礼和嫁妆其实很讲究的,古代的女子出嫁,如果是长媳,娘家陪送多少是根据婆家送来的聘礼而定,例如婆家送来60台聘礼,娘家也会陪送60台嫁妆,如果不是长媳,那娘家的陪送嫁妆,就得看婆家的嫂嫂当时有多少嫁妆了,只能比嫂子少,不能比嫂子多,要不然就有压过嫂子之嫌,嫁过去就会生许多闲气。

民国的时候虽然是讲人人平等,婚姻自由,到底金家是旧家庭出来的,金燕西的爷爷还是清朝的封疆大吏,其他三个儿媳妇也是官宦家庭出身,不可能真的是一模一样,再喊着人人平等,心里也有阶级之分,对这个弟媳妇的聘礼比她们的贵重,当然心里不舒服。

其实不说那时候,现在如果哪一家有几个儿子,小儿媳妇的聘礼超过几个大儿媳妇,几个大儿媳妇也会心里不平衡,何况是民国时期?

4

原著上说,二嫂慧厂对于家庭这些小问题向来不是很介意,「不是很介意」,也不代表真的完全不介意。

大嫂吴佩芳口里不说,心里也觉得燕西娶了一个平常人家的姑娘,没什么嫁妆,所有东西都要婆家准备,这样比着自己就有过之而无不及了。吴佩芳是大嫂,性子又有点忠厚,平常和燕西关系不错,所以不吭声,但是不代表心里不介意。

王玉芬就更不用说了,本来就替表妹打抱不平,现在又出了彩礼一事,更是心里憋了一股子气。

看到了吧,冷清秋还没有嫁过来,就把三个嫂嫂全部得罪了,大嫂和二嫂还好一点,只是不喜欢她,那么她嫁进来之后,想和大嫂二嫂和和气气的、和睦相处,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三嫂王玉芬就更不用说了,她嫁过来之后处处冷眼看她,想找她的茬,例如冷清秋不像三个嫂子一样,在自己院子里吃饭,而是和婆婆一块吃饭,这就让王玉芬找到了诋毁她的理由,然后和大嫂咬耳朵,说冷清秋会哄人,专门讨母亲的喜欢,吴佩芳很同意玉芬的话,也说冷清秋会笼络人。

玉芬除了在大嫂二嫂面前说冷清秋,逮着机会也在金太太面前给她上眼药,例如玉芬从张妈口中知道,金燕西去厨房弄饭,转过头,立即就报告为金太太。

对于金太太来说,无论什么原因,儿子主动到厨房给儿媳妇拿饭,都让她心里不高兴,要知道儿子从小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自己都舍不得指使儿子,现在儿媳妇儿却这样的使用儿子,她能高兴才怪。

别看这都是一点点的小事,积少成多,那就是个大疙瘩,哪一日爆发了,就一发不可收拾。

对于冷清秋来说,也是冤枉,她什么都不知道,就已经得罪了三个妯娌,嫁过来之后却要承受得罪三个妯娌的后果,本身她自己也有很多原因,再有三个妯娌的不喜欢,在中间传些闲话,她能过好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