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影视

观后感/【天气之子】

2024-01-22影视

【电影概括】与父母不和的男主帆高离家出走,于东京邂逅了自带「恢复晴天」能力的女主阳菜,并萌发了一段感情,但当时的东京处于气候失控时代,阴雨绵绵,惟有阳菜——「晴女」才能换回东京的晴天,知情后的阳菜愿意牺牲自己换回晴天,而帆高却宁愿放弃晴天也要救回阳菜。最终阳菜被帆高所救,重回世间。

即使世界满是风雨,我只要你

观看电影后,我想谈谈个人对电影中争议较大的地方的看法。

帆高在东京的晴天与阳菜面前,选择了阳菜,在东京人的好天气与爱情面前,选择了爱情, 这电影主题是否太过于肤浅?他的选择是否是正确的?

而我个人的回答则是:主题挺深刻的,并不像部分观众所说的「三观尽毁」,认为阳菜就应该牺牲自己换回晴天,帆高就不应该用东京的晴天救回她。如果这样想,我觉得这就等于「道德绑架」了阳菜。

换位思考: 如果我们是阳菜,我们是否能做到像阳菜那样,伟大地从容地牺牲自己换回晴天?如果我们是帆高,阳菜是自己所爱之人,我们是否能做到在爱人用生命换回晴天时,无动于衷?

愿意用自己换回晴天的-阳菜

所以,此电影引人思考,值得一看。而至于帆高的选择(宁愿放弃东京的晴天而选择阳菜),我则表示中立看法,不肯定也不否定,但是尊重与理解他的选择。

因为影中帆高奔跑去救阳菜的那一片段,我感觉阳菜成了帆高个人追寻的意义,比起蓝天,我更想要你,我宁愿用东京的晴天来换回你。 人活在世上本无意义,若哪天突然有了想要追寻的意义,也是自己创造的。 拯救阳菜则是帆高创造的值得去追寻的意义,让帆高拥有蓝天则是阳菜创造的值得去追寻的意义。

至于这个世界,那个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他们无关。 因为阳菜是为了帆高所希望的晴天而最终选择用自己换来晴天的,而帆高也为了阳菜而宁愿放弃东京的晴天。他们都选择了个人追寻的意义,在这个追寻的过程中,这个世界,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他们无关。 我感觉这才是人的天性,一个人在自然状态下会做出的选择。 这也是为什么我到现在也无法真正理解鲁迅的那句「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会被许多人所赞誉为类似于为了天下而牺牲小我的那种伟大。鲁迅先生他真的是这么想的吗?我们有没有误解了呀?他会不会只是在表达世界的普遍联系性而已呀?而不是说在爱人的生命与全天下人的晴天之间,甚至是爱人的生命与全天下人的生命之间,会从容地选择后者?

宁愿用晴天换回阳菜的-帆高

我不清楚他是怎么想的,但我会跟帆高的选择一样, 我做不到那么伟大,也不想那么伟大。这就像你问小孩,妈妈和全天下的人,你要哪个一样?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我要妈妈,假如可以没有这种世界的普遍联系的话。 但显然不可能,因为没有了全天下人,妈妈也没法在世上存活。可是,没有了妈妈,全天下的其他人,可以继续存活繁衍。

所以,长大了之后认识到世界的普遍联系这一点,就很难像小时候那样,可以毫不犹豫地选择妈妈。 只会发现它成了一道无法选择的选择题,如果考虑到长远利益,权衡利弊,就真的要选全天下了 ,因为这样比较划算。但是绝对不是因为我伟大,伟大到了可以直接选择天下人。而是 因为没办法选择单个我所爱的人,即使选了也存活不了。但其实内心深处的最真实的选择是前者,就像帆高选择了阳菜一样的。 如果真的抛开一切地想,就会发现心中的邪恶与自私,而且是强烈的激烈的恶,但却实在真实。

晴天与你,我该选什么?

还有,帆高创造的活下去意义与阳菜有关,若没有了阳菜,帆高会不会也不想活了。就像那些抑郁症患者找不到或丧失了活着的意义那样,欲离开人世。

「那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界?为什么要活着?」 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我们才去创造意义即回答问题,意义就是问题的答案。可现在却让帆高放弃这个意义即阳菜,这可能吗?多残忍的选择题。为了追寻这个意义,帆高不惜干尽一切坏事,而且在电影中反复重复这句台词:「 我只想去见阳菜,你们什么都不懂。 」对他来说,(抛开世界的联系性)你们这些世上的其他人跟我有什么关系,我为什么不能选择阳菜呢?阳菜比全天下的蓝天更重要。 是呀,我也这样自私地觉得,但是内心会被社会道德给约束了给谴责了。

「我只想去见阳菜,你们什么都不懂。」

因为我知道这样太自私了,这样不对,但是站在影中的初中生帆高的角度,把自己置于自然状态,直面内心原始的欲望,我发现其实很多人真的会作出和帆高一样的选择,会像小孩子那样回答:「我只要妈妈。」 毕竟那是一个具体的人,我们实实在在亲密接触到的具体的人,而不是「全天下」这样抽象的人类。而且, 我们也很难说多数人的生命就比一个人的生命重要,因为生命是无价的,又怎能以数量定轻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