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影视

同样吃了败仗,美国因何喜欢拍越战电影,却并不喜欢拍朝鲜战争

2024-04-14影视

有生之年,欣喜相逢,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感谢您的支持。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驾机撞击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塔,造成近3000人罹难的惨剧,这一重大事件震惊了全美国,引发了民众的愤怒与不安。

就在这个时候,时任总统小布什借机大力宣扬爱国主义思潮,呼吁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共同捍卫国家荣誉。

爱国主义的高涨,很快就影响到了美国的文化产业。作为体现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窗口,好莱坞电影开始响应政府号召,纷纷制作出一系列渲染美国军人英勇形象的商业大片。

2002年,由美国传媒公司发行的电影【我们曾是战士】如火如荼地拍摄上映。该片借越战为背景,讲述了1965年美国陆军第一骑兵师在第一次大规模越战遭遇战中的英勇表现。

尽管战役最终以惨烈失利告终,但影片却有意无意地美化了美军的形象,将他们塑造成了视死如归、不畏生死的英雄。

与此同时,西尔维斯特·斯泰龙主演的【第一滴血】系列也借势重拍续集。该系列第二部于1985年上映,通过讲述一名越战老兵重返越南的故事,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美军战士的不屈英勇,也隐喻了美国战火重生的愿景。

尽管这些影片往往夸大其词、违背事实,但在民族主义的氛围感召下,观众们对它们趋之若鹜,这些片子无疑是成了愤青发泄情绪、麻痹大众的最佳出口。

时间倒流至1975年4月30日,越南战争就此谢幕。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给美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创伤。

在漫长的八年抗争中,美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据不完全统计,阵亡和失踪的美军人数高达5。8万余人,另有30余万人负伤或终身残疾。

除了生命和健康的重大损失,美国在这场战争中还斥资高达1500多亿美元的天文数字。

然而,这一切代价所换来的,却只是一场彻底的失利。1973年,美军最终被迫从越南全面撤军,标志着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的失败收场。

越南战争不仅重创了美国在国际上的霸主地位,更让全世界看清了美国政府推行霸权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真实面目。

对于美国人来说,越战的失利无疑是一记沉重的打击。他们对自己国家自豪感和自信心,在战争的冲击下,开始产生动摇。

国内民众对政府的质疑和不满也由此积累。

越南战争给美国人民带来的创伤之痛,深深刻印在这一两三代人的心灵深处,成为一道无法抚平的伤疤。为了重新审视这段令人刻骨铭心的历史,为了缓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精神创伤,好莱坞电影界掀起了一股关于越战题材的热潮。

1978年,迈克尔·西米诺执导的【猎鹿人】一鸣惊人,不仅获得了当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大奖,更重要的是,它开启了美国反思越战的影视先河。

从此之后,涌现出一大批以越战为主题的佳作,试图从不同角度还原这场战争的全景。

1986年,奥利弗·斯通自编自导的【野战排】更是将镜头对准了战火硝烟笼罩下的普通士兵,展现了他们在残酷环境中挣扎求生的艰辛历程。

1987年,斯坦利·库布里克的【全金属外壳】则更多着眼于战争给年轻人带来的精神创伤。

进入90年代,好莱坞对越战题材的探索更加深入。1995年,【生于7月4日】聚焦反战运动的发展;而1994年的【阿甘正传】,更是将主角先后置身于战场与和平阵营,折射出美国社会对这场战争的深层矛盾。

直至2017年,由肯·伯恩斯执导的纪录片【越南战争】问世,对这段历史进行了全面而客观的描述,引导观众正视战争的残酷,思索和平的可贵。

这些优秀的影视作品无疑都是美国人在战争创伤后,审视历史、吸取教训的重要尝试。

美国的这些反战影片,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越战的主题,给观众带来了全方位的洞见。

以迈克尔·西米诺执导的【猎鹿人】为例,影片通过三位年轻人的视角,展现了战争如何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

剧中,施瓦茨扮演的本是个阳光灿烂的大学生,却在战争的阴影下逐渐变得阴郁、暴力。影片高潮处的"俄罗斯转轮"一幕,更是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污浊展现得淋漓尽致。

相比之下,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的【全金属外壳】则更多地聚焦于战争环境对士兵心理的影响。片中,马修·马德琳扮演的贫民区出身新兵,经历了从热血青年到精神溃疡的戏剧性转变。

1995年的【生于7月4日】则将目光投向了反战运动这一独特的社会现象。影片生动再现了上世纪60年代,大批美国民众为了反对越战而奋起抗争的场景。

他们手持标语、高呼口号,与亲战分子产生了激烈的对抗和冲突。

此外,1994年的【阿甘正传】在讲述了主人公阿甘随军出征越南的经历后,还精心安排了一个他混入和平示威队伍的桥段。

这种安排无疑是想折射出美国社会对越战的矛盾心理——一边是爱国主义的号召,一边又对战争的正当性存疑。

要彻底解开越南战争的前因后果,我们须要回溯到上世纪60年代的东南亚。

早在1954年,越南短暂地从法国殖民主义者手中夺回了国家的独立。但这股民族自由的浪潮很快就遭到了意识形态分歧的阻碍。

1955年,越南被人为分裂为亲美的南越共和国和亲苏的北越民主共和国,双方从此反目成仇。

1960年,北越发动了旨在统一国家的战争。为了遏制北越的扩张,并巩固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美国政府决定直接插手这场内战。

1961年,时任总统约翰·肯尼迪开始向南越增援武力,美军顾问和特种部队陆续进驻。

到了1964年,情况进一步升级。在通过了"汤姆金斯湾决议"后,美国正式向越南派遣大批地面部队,并全面参与战事。

从这一刻起,原本只是一场内战的越南战争就彻底激化为美国与北越之间的直接较量。

一场旷日持久、惨烈残酷的厮杀由此拉开序幕。八年后的1973年,在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况下,美军最终被迫宣布败走,结束了这场泥沼般的战争。

越战不仅让美国在这片土地上尝尽了失败的耻辱,更是对整个亚太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场持续多年的殖民战争,无疑加剧了东西方阵营的对抗,急剧升温了冷战时期的紧张气氛。与此同时,越战的胜利还坚定了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反帝反霸的决心,成为亚太地区力量对比格局发生重大转折的一个重要契机。

从这个层面讲,越战的影响已不仅限于当事国,而是演化成一场牵动全球的较量。美国虽然在战场上吞下了沉重的失利,但它同时也夯实了在东南亚地区的军事部署,为今后在这片区域扩张版图留下了伏笔。

总的来说,越战是冷战年代东西方对抗的一个重要缩影,加剧了全球范围内的战略角力,为亚太未来的格局转变埋下了伏笔。

在克林顿总统执政期间,他曾如此评价越南战争:"1960年代,伴随着人权运动和反越战运动的爆发,美国的神话开始崩塌。

全世界目睹了美国政府的霸权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真面目。从那时起,整整两三代美国人,都开始对自己的国家产生了深深的质疑。

美国已不再是他们心目中理想化的国度。

克林顿的话说明,越战不仅重创了美国在国际上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它撼动了美国人对自己国家根深蒂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这个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导致美国民众对国家的认同出现了动摇,对政府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怀疑和不满。

回溯时间,来到1950年。当时的朝鲜半岛,局势风云诡谲、火药味十足。二战结束后不久,美苏两个阵营就在这片土地上对峙起来。

东边是亲苏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西边则是美国全力扶植的韩国政权。双方的矛盾很快升级为激烈的武装冲突,一场持续三年的朝鲜战争,由此拉开序幕。

和越战一样,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表现同样乏善可陈。虽然他们凭借人员和武器的优势,一度占据上风,甚至一度将朝鲜军队逼到了中朝边境。

但很快,形势就出现逆转。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支援下,朝鲜军队打起了顽强的游击战,最终将美军钉制在三八线一带。

1953年7月,双方签署停火协议,朝鲜战争宣告结束。但从结果来看,这无疑是美国在朝鲜半岛吃了一次大亏。

他们未能实现统一朝鲜的目标,只得勉强接受半岛南北分治的现状,暂时维持战略平衡。

从这个角度讲,朝鲜战争同样是一场失败之战。但它在美国人心目中,却远没有越战来得令人刻骨铭心、伤痕累累。

究其原因,或许是朝鲜战争的影响有限、伤亡相对较轻所致。

为什么美国人如此热衷于拍摄越战题材的电影,却对朝鲜战争避而不谈?原因很简单:越战给美国带来的创伤太过沉重,教训太过惨痛,因此他们才如此执着于通过影视作品不断审视、反思这段历史。

相比之下,朝鲜战争的影响则相对有限。虽然美国在这场战争中也未取得胜利,但至少战争以停火而告终,美国的战略目标基本实现。

而且,朝鲜战争的伤亡人数也远不及越战,对普通民众的影响微乎其微,因此在美国人的集体记忆中,这场战争反而成了一个被遗忘的存在。

正如一位学者所言:"朝鲜战争,那只是美国军队的光荣史篇;但越南战争,却是美国全民心头的痛。"这就解释了为何好莱坞对越战如此着迷,而对朝鲜战争避之唯恐不及的原因。

由于美军在朝鲜战争中的表现乏善可陈,如果要拍摄相关影视作品,除非颠覆事实,否则只会让美国民众的自尊心遭受沉重打击。

因此,尽管有一些影片如【绝不撤退】和【猪排山】等试图歌颂美军的英勇表现,但它们都陷入了老掉牙的宣传模式,难以真正引发观众的共鸣。

著名学者如此评价:"朝鲜战争,那只是美国军队的光荣史篇;而越南战争,却是美国全民敬畏的历史缩影!"由此可见,朝鲜战争在美国人心中的地位注定是相对次要的。

它也难以像越战那样,成为美国人自我反思、吁求和平、追求人性救赎的主题载体。

当年,美军虽在朝鲜战场上一度占据优势,但很快就被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顽强所钳制,节节败退。这种失利的景象,与美国一贯自诩的"不可一世"形象极不符合,自然不会被好莱坞热衷拍摄。

相较之下,即便最终战败,美军在越战中的表现也要光荣得多。他们每每在战役中占据上风,只是最后由于种种原因功亏一篑。

这种悲壮的景象,无疑更加引人注目、更具戏剧张力,也更适合搬上银幕。

事实上,不仅仅是美国人对越战如此着迷,各国对于本国历史上的重大战争,都有着同样的情怀和执念。就像中国人对抗日战争的痴迷,就像俄罗斯人对卫国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的铭记,欧洲人对那场残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更是刻骨铭心。

诚然,每个民族都曾在战火硝烟中丢失过鲜活的生命,都曾在战争的阴影笼罩下饱受苦难和折磨。但正因为有过这段残酷的集体记忆,正因为有过这种刻骨的创伤,他们才更加珍惜和平年代的来临,才更加热衷于通过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反思历史、吸取教训。

拿中国来说,抗日战争造成了数千万同胞伤亡,国土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破坏。正因如此,和平的珍贵才格外令人铭记。

还原那段惨痛历史,警示我们时刻铭记英雄先烈的牺牲。

同样,二战也给欧洲各国带来了毁灭性的创伤。德国人通过拍摄【希罗薄荷糖】等影片,反思纳粹主义的灾难;波兰人则用【钢琴家】唤起战争暴行的记忆。。。所有这一切,都是对和平的渴望和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