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影视

【珍珠港】是日本的宿命吗?

2024-01-16影视

【珍珠港】由迈克尔.贝导演,本.阿福莱特(饰演雷夫)、乔什.哈奈特(饰演丹尼)、凯特.贝金赛尔(饰演伊芙琳)等人出演。

这部影片获得了第74届奥斯卡金像奖,还有最佳音效剪辑以及最佳视觉效果、最佳音效、最佳原创歌曲四项提名;获得了第59届金球奖最佳原创音乐、最佳原创歌曲提名,非常成功的一部美国商业大片。

2001年5月在美国夏威夷珍珠港首映,2001年8月,在中国上演,近27万中国观众在某瓣打出8.1评分。

影片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雷夫和丹尼经过训练成为了美国空军的飞行员。俩人既是从小长大的好基友,同时,也是好战友。

雷夫性格坚毅、喜欢冒险,在二人的关系中处于大哥的主导地位;丹尼性格温和、执着,对感情非常忠诚,在二人关系中处于被照顾的小弟角色。

大不列颠空战爆发后,雷夫自己报名到英国参加空战,丹尼虽然不愿他独自去异国他乡作战,但也只能祝福。本来雷夫觉得一切都非常美好,不用带着拖油瓶的小弟,自己绝对可以在大英帝国闪耀群星,结果临在出发之前,他却又产生了新的羁绊。

在出发前的体检中,他一见钟情不可救药爱上了护士伊芙琳,为了能够靠近伊芙琳,他不惜打了两针疫苗,结果当场昏倒在了医院。

而雷夫的举动也震惊了伊芙琳——好家伙,见过能说会道的,见过挥金如土的,但头一次见到为了泡妞不要命的,就你吧!

在短暂的离奇邂逅中,伊芙琳不可救药的爱上了雷夫,就在俩人准备去宾馆补习外语的时候,雷夫果断叫停了,他告诉伊芙琳等我回来。

很快雷夫战死在英国的消息传回了美国,这时候伊芙琳和医院的护士、丹尼和他的战友们全部到了夏威夷珍珠港服役。一群青春期的男男女女被憋在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结果就是荷尔蒙爆棚啊!

丹尼还没有从失去挚友的痛苦中走出来,就稀里糊涂与伊芙琳好上了。这个过渡期才三个月,国外的爱情周期这么短吗?真是让我不能理解,后来重新回顾了一下前情,发现伊芙琳和雷夫的爱情才一天一宿,还啥也没干;剩下的时间都是写信,还基本没收着,鉴于这种情况,我理解了,不是爱情不够坚贞,而是在一起的时间不长久啊!

剧情接下来的走向就比较狗血了。在丹尼和伊芙琳你侬我侬的时候,雷夫突然又回来了。他亲切的对丹尼说,老弟,我回来了,德国人没有打败我,奥特曼是正义无敌的,永远不会输的。

丹尼则很不好意思:哥,对不起,德国人是没打败你,但是我悄悄捅了你一刀,伊芙琳现在是我的了,你要挺住啊!

雷夫大怒:哥在前线练级,你在后方偷家,小老弟你不地道啊!于是俩人打了起来,后来打着打着俩人又和好了,举杯痛饮,然后就是露宿野外、夜不归宿。

很快时间来到了第二天,1941年12月7日凌晨,当俩人醒来后,日本人偷袭了美国夏威夷群岛的珍珠港,雷夫、丹尼和战友们奋起抵抗,俩个基友开着飞机成功升空,并击落了7架日本战机。

紧接着美国罗斯福总统宣布对日宣战,同时,他下令美军要轰炸日本本土。

在珍珠港战役中表现良好的雷夫和丹尼入选了杜立特轰炸行动,他们乘坐航母在距离日本本土400多海里的地方,驾驶只有单程燃油的轰炸机起飞,轰炸完日本本土后,丹尼和雷夫的轰炸机都在中国境内迫降了。

迫降后,丹尼为了救雷夫牺牲在了日本人的枪下,雷夫得到中国军队营救,最后回到美国。

影片最后,战争结束了,由于没有了竞争对手,雷夫带着伊芙琳过上了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

作为一个商业大片,【珍珠港】主要讲述了二战中,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罗斯福总统为了提升美国人的勇气组织了杜立特轰炸分队轰炸日本本土这一段历史时间和事件。

为了增加观感体验,设计了狗血的三角恋情,这段恋情贯穿了整个影片。尽管有爱情这个永恒的人类主题,但是三个小时的影片重点还是放在了描写还原历史史实上,导演在影片中比较详细地描绘了珍珠港偷袭中,美国士兵受到的残酷打击、突出了罗斯福总统的个人魅力以及杜立特轰炸行动的意义。

除了有个别的瑕疵,影片整体上的设计还算科学合理,主题突出,爱情元素嵌入结合的不算突兀,给青春热血、荷尔蒙过剩的年轻人观赏还是够用的。

作为一个商业片影片本身并没有可过多解释的内涵,真正让我们唏嘘的是影片所反映的历史走向。在历史上,对于是否与美国开战?日本其实是可以选择的!

今天,我们简要捋一下日本的近代发展史和二战世界格局,来看一下日本偷袭珍珠港、与美国开战的历史偶然性和必然性。

19世纪中叶开始,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国力迅速提升,1894年,打赢中日甲午战争标志着日本的崛起;1904年日俄战争击败沙俄,标志着日本成为亚洲强国;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大发战争横财;1931年九一八事变抢占东北后,日本攫取了大量的资源;到了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日本已经发展成为了世界一流强国,有了和世界任何强国叫板的勇气。

而时间来到1941年的时候,这个靠杀戮、抢掠起家的新列强也走到了一个必须选择的十字路口,是北上配合德国进攻苏联,还是南下进攻东南亚,抢占英美等国的殖民地。

事实上关于南下和北上的争论在日本很早就有了,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就制定了发展思路,先攻朝鲜(这个进攻路线很早就有了,历史上日本一直对朝鲜觊觎,曾经多次进攻朝鲜半岛),以朝鲜半岛为跳板谋求东北,然后再以东北为跳板进攻中国内陆和西伯利亚地区。

在占领东北特别是卢沟桥事变之前,日本内部思想应该是相对统一的,但是在全面侵华战争之后,日本经济出现问题从而导致了内卷集中爆发,关于到底是北上还是南下的争论甚嚣尘上。

事实上,这个问题在德国进攻苏联之后,也成为了影响世界政治格局的最大变量,成为全世界吃瓜群众的围观焦点,有一段时间全世界都在猜测日本到底是要北上还是要南下?

个人观点,日本最终选择南下策略其实是必然的选择!

一是南下是日本传统观念作用的结果。日本军队内部,陆军和海军始终互相不服,但日本是一个海权国家,所以,日本人根深蒂固的思想是必须拥有强大的海军,通过海军去开疆扩土,因此日本海军相对陆军有着天生的优越感。

事实上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也都是在海军取得对外决定性胜利之后,日本陆军才跟进胜利的,另外,在军队发展建设思路上,日本海军也是一直优于陆军的,日本海军二战时最多拥有20多艘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航母,造了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大和号,海军实力仅次于美国,可以说日本的钢铁都用来造船了。

而同一时期,在世界军事强国都在造重型坦克、玩冲锋枪的时候,日本陆军只敢生产薄皮坦克,还不敢造太多;冲锋枪就不用想了,那玩意太费子弹,生产不起。

选择北上就得主要依靠陆军,选择南下则能充分发挥海军和陆军的全部力量,这种情况下,海权至上的日本人潜意识该如何选择?相信不难猜到。

二是经济状况让日本必须选择南下。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有限,很多物资需要进口,在开始全面侵华战争后,美英等国家因为害怕日本消化了在中国的战争掠夺资源后实力称霸亚洲,对英美的殖民地造成严重威胁,所以,开始限制对日本的资源出口。

特别是偷袭珍珠港之前,美国宣布对日包括石油在内的全部禁运,这相当于卡住了日本的脖子。西伯利亚地区物产是很丰富,但是大部分地区很荒芜,即便日本人北上能顺利占领这些地区,要想开发利用这些地区的资源、包括中国占领区的资源都需要时间,但是自从全面侵华战争之后,日本的经济已经濒临崩溃,根本等不起,而南下进攻东南亚,马上就可以获取急需的石油、铜、橡胶等战略资源。

二战后期,日本为什么成立了东条英机军政府,那是因为日本的经济实际上已经崩了,必须要通过以战养战来维持。

三是军事实力让日本必须选择南下。事实上,1939年,日本人就尝试过北上。在日本陆军曾经有过两个年轻的参谋,他们也是日本少壮派军人的代表,分别是石原莞尔和辻政信。

石原莞尔策划了九一八事变,在日本陆军中有石原之智、板垣之胆之称,石原之智指的就是石原莞尔,板垣之胆指的是板垣征四郎。

与石原莞尔相比,辻政信多少有些默默无闻,但是俩人胆子是一样大的,都以下克上策划了日本陆军的惊天行动,只不过一个成功,一个失败罢了。

1939年,辻政信通过连唬带骗推动了日苏诺门罕会战的爆发,不过他没有建立石原莞尔的功勋,因为在诺门罕战役中,日本关东军被朱可夫揍得满地找牙。

战后日军和苏军的战损比例达到了1:5,朱可夫让关东军见识到了什么是现代化战争的钢铁洪流,此役中一向天王老子都不服的日本人彻底被打的没脾气了。

尽管,现在德国在西线进攻苏联,牵扯了苏联人的大部分兵力和精力,但是1941年,在远东,斯大林仍然陈兵百万,就是害怕日本北上进攻。

那么日本陆军需要动用多少部队才能打赢?按照诺门罕战役的战损至少要五百万人才行,日本当时总共才多少兵力?中国战场怎么办?日本本土谁来守卫?怎样在西伯利亚维持超级漫长的补给线?这些问题是日本陆军无法解决的,所以北上其实也无从谈起。

四是选择南下是日本出于称霸亚洲的战略考虑。1941年,德国进攻苏联后,二战已经到了分水岭阶段,巴巴罗萨行动已经是德国在欧洲的最后一战了。

无论希特勒失败与否世界政治格局都将发生重大变化,在日本看来,现在也许是最佳时机。欧洲战场无论谁胜谁败,都会有一段时间的消化期,德国和苏联的战争无论谁胜谁败,至少都能维持现在与东北的边境线。

而如果趁现在最乱的时候,选择南下,一举清除了英美等列强的势力,日本有可能把太平洋变成内海,从而成为整个亚洲的霸主,然后再以亚洲霸主的身份,在欧洲和世界乱局中左右逢源,攫取最大利益。

山本五十六曾经说过,我们打不过美国,但是希望能通过珍珠港偷袭一举干掉美国的太平洋舰队,给日本争取一段时间的缓冲期。

明知打不过还要打,在山本五十六这些人的内心恐怕都是存在着赌上日本国运,争取一线生机的心理。而现实是美国太平洋舰队越打越强,不仅没有被消灭反而完虐日本海军。

而希特勒也迅速溃败,日本失去了左右逢源的生存环境,最后惨败收场。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理解其实日本人思路还是清晰的,看似是找死其实是有迹可循,难怪他们会被称为「理智的疯子」。

以上是个人对日本南下战略选择的浅析,属一家之言,供参考!

看好看的电影,感悟我们自己的人生,我是太望,下期见!

文中图片全部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