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影视

沟通与公平的时代 —— 【第二十条】、【红毯先生】观影有感

2024-02-15影视

一、公平

张艺谋近年来难得的水准以上作品。倒不是电影本身多优秀,甚至在我看来剧本必要处还是省事了,其中的多个人物、多条线索表现不足;但胜在节奏比较流畅,废笔少,比较生动地构建了一个「现实世界」。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服务于主题,最让我敬佩与动容的主题——追求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法的出发点,也是普天下老百姓最朴素的愿望。也许我们会认为达成它太难,甚至遥不可及,但绝不能放弃追求,因为正是为了追求这一点,人类社会才能进步发展。妥协永远存在,但这并不代表正义与公平一文不值!法律需要冷静客观,但人不能没有温度没有同情,因为法律是准则,是工具,它不能是唯一的目的。

老谋子混合检察案件与家庭琐事的安排属于商业电影的上乘,服务了不同的观众群体,凸显法的正义的同时还表现世态人情。让冷酷的刑事案件包裹了一层温情,加了笑料,也加了人物刻画的弧光。

我想结尾的圆满告破确实有些「机械降神」,但你绝不能说这是虚假的,这恰恰是现实给的底气,因为在我们的现实世界中,就有如此的案件得到了正义,刑法第二十条的正当防卫也不再是摆设,法律所优先保障的也不再只是秩序。

韩明的慷慨陈词穿透了法的本质与正义的重量,是这部电影的精髓。现实固然充满不正义和无奈,但我们绝不能失去希望和勇气,会有人前仆后继,会有人点燃黑夜。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学过的鲁迅先生的文章:「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年岁渐长,读的书多了,看的事多了,我也渐渐理解了这句话。鲁迅先生是无奈的,他所处的社会是黑暗的,是没什么希望的。可鲁迅先生没有放弃,中华民族没有放弃,于是人民战胜了压迫与剥削,我们要的从来都是那四个字——公平正义!

现实纵然可以改变我们,让我们看到自己的渺小,但我们的理想与追求远胜过现实。韩明可以在生活中谨小慎微,教条圆滑,但不代表他找不回初心与本色。

已然功成名就的张艺谋在如此年纪还有展示社会困境、探索现实人性的追求,确实配得上「国师」一号。张艺谋应该回到他最擅长的现实主义题材中去,而不是继续被资本的商业大片左右。【第二十条】正好和【秋菊打官司】呼应上,电影就是这么充满魅力,兼具故事性和专业性,这才是张艺谋该干的。

法律应当让犯罪的成本加高,而绝不能让行善的代价变大。

三个案件中公交司机案代表过去,校园霸凌案代表未来,而村霸欺凌案则代表现在,也覆盖了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案件穿插得当,有条不紊。法律影响着整体的社会风气和道德水平,同时社会中千丝万缕的利害关系也阻碍着法的前进。

法律和社会的进步永远不是一两个人的事,而是所有个人、家庭乃至社会的共同责任,这也是电影中韩明所代表的多重身份。法律带有滞后性,这更需要我们有决心有勇气去做到这一点,毕竟法律服务的是我们自己——人民群众 。

比起某些无脑的合家欢,彰显公平正义的电影更让人心情舒畅。比起一味地委曲求全,充满勇气的怒吼甚至牺牲才更配得上英雄二字。

二、沟通

应该说【红毯先生】也是一出闹剧,但它是不同于「疯狂」系列的闹剧,这种闹剧却更让人心酸与悲哀。宁浩在电影里影射了许多东西,但私以为这都只是辅料,命门还是直指这个时代。

人与人之间确实难以沟通,你所认为的正确在他人眼中可能并不正确,反之亦然。我们终要在一次又一次的分裂与重合中体会到这一点。世界和人生都是混沌的,我们不过都是在追求脆弱的平衡,这里没有正确答案,或者说正如何勇在【钟鼓楼】中唱的那样:「是谁出的题这么的难,到处全都是正确答案」。

结尾的刘伟驰晃晃悠悠地站在平衡车上,既是他尝试理解社会的象征,也是现实中无数热爱电影、热爱生活的人的隐喻。宁浩本可以选择再拍一部「疯狂」电影,绝对更吸引眼球,可他偏偏要拍不那么讨好的「优雅喜剧」,因为这是量身打造献给他伯乐刘德华先生的电影,也是宁浩献给这个表面聒噪,内里萎缩的时代的作品。

他讽刺了娱乐圈乱象,讽刺了本末倒置的资本新生代演员,讽刺了胡作非为的资本家,讽刺了西方电影节带有政治傲慢的评委,讽刺了当代容易被煽动缺乏思考的网民,最终讽刺了这个荒诞的时代……

大量的留白提升了艺术性,给了观众解读的空间,或者说它本就要求你去解读它,包括解读自己如何看待电影。老实说,宁浩这部电影的节奏并不上乘,剧情也一言难尽,但其对电影的理解和思考确实一流,最关键的是对人与人 距离 的表达。

宁浩和刘德华在电影中解构了自己,解构了自己所代表的意象,他们既解构了影片中的名导,也解构了天王巨星。

名导和天王巨星都是上层人,占有着大量的社会资源,他们看似光鲜亮丽,实则都如同「巨婴」,被困在了无法解决的困境中,他们的自由是用更大的不自由换来的,坚持的理念不假,做的却不一定真。他们有着人最高级的思想动力,也有着人最底层的情绪与欲望,最关键的是,作为时代顶部的人,他们最先感受到了时代赋予的责任,可他们选择了拒绝,或者说逃避。

他们都在拒绝沟通,并且他们也知道大部分沟通是无效的,于是傲慢和误解层层叠叠,渐渐形成了让人叹息的铁壁。小到人与人,大到国与国,傲慢是拒绝沟通的原动力。你既然认为自己是对的,那么他人便是错的,于是沟通就不必要,慢慢的,你们之间的隔绝更甚,也就更无法沟通。

逃避也是拒绝沟通的助力,不沟通也就不必面对许多东西,至少明面上不必沟通,可以隐藏掩盖自己的真面目,成为聚光灯下的「完人」。可说得愈少,情绪和话语就愈要在心中堆积,它们终会以另一种方式发泄,这就是逃避和傲慢的死循环。

影片中刘伟驰喜欢把自己关在小空间中,这是一种逃避,也是一种自我说服。那头猪亦是他情绪的外化,或者干脆就是他的代表,他虽然是聚光灯的焦点,却貌似一直格格不入。

刘伟驰看似是天王巨星,高高在上,他确实不在乎身边人的想法和情绪,可身边的人乃至网络上的群体也从来不在乎他的情绪和想法。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为了实现自己拿奖的理想,功利也热忱,可他还是无法放弃自己的傲慢与利己,他可以骗自己,却不允许别人骗自己。他不愿意沟通,甚至不愿意和自己沟通。

沟通虽然有时没那么高效,但人与人之间不该没有沟通,沟通不一定需要语言,沟通可以有很多种方式,重要的是信息与情感的交流。我们不该以情绪去代替沟通。情绪无法成为人生的主宰与终端,生活的架构在于理解与坚定,你可以独善其身,却无法远离世界,因为你与世界并不对立,你一直都在里面。

在这个意义与价值被不断消解且空位的时代里,荒诞与混沌成为了现实,我们能做的只是—— 各安其命,各求多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