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军事

黄维特赦后向上级写信,我手下这位连长得照顾,后成为十八级干部

2024-08-20军事

在过去的世纪里,有一名被俘的国军高级将领,他的性格非常独特。他自视甚高,态度倔强,清高自负,被人们戏称为「死硬派」和「榆木脑袋」。尽管他的这种性格在和日军的战斗中得到了上级的认可并多次晋升,但他的固执和不知变通却令人担忧。然而,他后来却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与正义的军队对抗。他依然坚持自己的老旧观念,满脑子都是书本上的知识,没有实际应用的智慧。结果,他最终失败了,自己也成了俘虏。即使被关进管理所,他也没有任何悔意,甚至对那些积极改造的同伴嗤之以鼻,冷嘲热讽。这个人就是黄维,他曾是12兵团的司令长官,人们常称他的部队为「黄维兵团」。他被人们戏称为「最顽固的战犯」,在牢里度过了27年,最终得到了特赦释放。尽管他的性格复杂且顽固,但他的历史地位和经历仍然让人深思。

黄维,乳名悟我,1904年2月出生于江西省贵溪市流口乡盛源村的黄家农家。他自幼聪明好学,以卓越的成绩考入了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尽管家庭原本状况尚可,但因父亲过世,经济状况变得拮据,他因此进入鹅湖师范学习。毕业后,他回到家乡担任小学教师。然而,由于与地方乡绅发生矛盾,他失去了教师资格。后来,他决定离开家乡,考入了黄埔军校的第一期第二队。毕业后,他参加了重要的军事行动,包括东征和北伐,因表现英勇很快晋升为团长和旅长,仅24岁就成为了师长。之后,他被选为重点培养对象并被送往德国进修。然而,由于抗日战争爆发,他的学习被迫提前中断,被召回国参战。

在1937年的九月末,一群极为精锐的日本士兵在川沙海岸成功登陆。他们属于日本最精良的甲类师团,战斗力极强。他们利用先进的火炮和坦克,迅速突破了56师的防线,并占领了罗店。罗店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向南可以直达上海市区的多个重要区域,向西则可沿罗嘉公路直达嘉定。罗店的战略地位决定了谁掌握了它,谁就掌握了淞沪战场的主动权。为了收复罗店,时任师长的黄维亲自率部与敌军进行了激战。

虽然我们占领了罗店,但是因位置十分重要,敌军立刻乘虚而入。在飞机的助阵与大炮的猛轰之下,他们急袭了我们的防线,让罗店再次化为了战火的炼狱。战局胶着,双方展开拉锯战斗。刚刚接任师长的黄维利用他在德国国防军学到的战略指挥技巧,指挥67师与敌军展开生死搏斗。敌军火力凶猛,猛烈地攻击我们的防线。炮弹如暴雨般倾泻而下,落在守军阵地之上,引发阵阵烈焰与浓烟。血肉之躯在这炮火中显得脆弱无比。然而,我们的守军却英勇抵抗,当子弹打光时,他们毫不退缩地冲出战壕,与敌人进行白刃战。甚至有士兵坦克上阵,身上绑满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勇气。这场战斗异常惨烈,罗店再次成为战争的焦点。双方都在为争夺这个关键位置而拼尽全力。

在激烈的交战中,双方都遭受了重大伤亡。日军每向前推进一步都要付出惨痛的代价。国军士兵在密集的枪火中艰难前行,这种战斗的惨烈程度非常罕见。他们的弹药耗尽,甚至没有时间更换,只能挥舞刺刀冲向日军。战场上,炮弹爆炸产生的烟尘弥漫,热浪与冲击波四处扩散。这次战斗被日军形容为「血肉破碎的战场」。在最激烈的时候,黄维的指挥部里只剩下了他和一名电报员,其他的文员、警卫、炊事员都拿起了武器,投身到了前线。

在淞沪会战中的罗店之战,黄维领导的师团奋战了一周,最终只剩下不到一个团的人数。战斗中,他们的三个团长中有一个阵亡,两个重伤不支。营、连、排级的军官几乎全部牺牲。罗店镇在战斗后变成了一片废墟,连一块完整的瓦片都难以找到。有人批评黄维指挥方式过于死板,没有灵活应对日军火力的优势。他下令官兵与日军硬碰硬,导致了不必要的伤亡。因此,大家戏称他为某个带有贬义的绰号,这个绰号伴随了他的一生。

尽管黄维受到一些批评,但他的上司对他十分赏识,并发出嘉奖电文,赞扬他的忠诚和英勇。之后,他被提拔为军长。此时,他带领的部队经过休整后再次投入了武汉会战。当时,日军第九师团的一部分趁第三十集团军还未部署完毕,突破了阵地,沿着瑞德公路侵扰南浔路的马回岭。他的部队部署在南浔路的德安地区,也就是九江至南昌一带,对这支日军进行了拦截和堵截。在马回岭,他们与日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黄维是一位与日军交手多次、以英勇善战著称的将领。他看穿了日军的战术弱点和他们惯用的战斗技巧:攻击某个阵地时,先用飞机轰炸,再用炮火压制我军的反击并摧毁防御工事,然后利用战车掩护步兵冲锋。而日军的步兵则会进行纵深配备,进行接力攻击,持续突进。这种在火力掩护下人海战术在日军指挥官眼中是对付人数多但装备差、训练不足的国军的有效方法,但黄维却对这一战术了如指掌。

黄维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军事将领,多次与日军交锋,他以精湛的战术洞察力发现日军的战略漏洞。他了解日军的战斗习惯,通常他们会选择一个关键点进行突破,首先利用飞机轰炸,然后炮火猛攻,以压制我军的反击火力并摧毁防御工事。在攻击中,他们会用战车掩护步兵冲锋。对于日军的战术,黄维深知其要点。他们的步兵冲锋时,会进行纵深配置,进行接力式攻击,持续突进。在日军指挥官的思维中,这种前方有火海、后有人海的战略,对于面对装备较差、训练不足的国军来说,往往能取得显著效果。他们相信,通过这种战术,可以轻松击败敌人。

针对此状况,他精心策划,决定采取「正面硬抗,左右夹击」的策略,让敌人从三个方向同时受到攻击。他根据山地的地形进行布阵,大小山头都分配了相应的兵力,每个山头都能独立应对来自三个方向的战斗。他们巧妙地利用地形地物,构筑了隐蔽的工事,士兵们可以隐藏在工事内,避免暴露在敌人的视线中。另外,他还将部分兵力分散到各个关键地点进行夹击。结果,日军的攻击虽然凶猛,但因体力不支而伤亡惨重。在马回岭的激战中,各级将士怀抱着高昂的民族志气,视生死如归,坚定了杀敌的信念。他们无畏地面对日军的飞机大炮和毒气攻击,反复在每个山头进行搏杀、防御、攻击和侧击,甚至进行了肉搏战。他们多次重创日军,使得骄傲的日军士气大跌,垂头丧气。这样的战况为万家岭大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为黄维在战场上给予了日本侵略者重创,因此日军对他充满了深深的仇恨,一心想对他进行报复。然而,在战场上无法占到便宜的侵略者,却打起了对他家乡的村民进行报复的主意。据盛源村黄家组的老人回忆,那年端午节,一群日本士兵突然袭击了村庄,并占领了黄家村。他们肆意放火、屠杀,无恶不作。这些可恶的日本士兵见到年轻的村妇就强奸,不分时间和地点。其中,一个名叫姚某的十九岁村妇,正试图逃离村庄时,在狭窄的巷子里被三个日本士兵抓住并轮奸了。这种暴行给村民们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创伤。日军对黄维的仇恨,以及他们对村民的报复行为,都让人深感痛心。

在某个不幸的家庭中,姚某的丈夫只能在楼上目睹妻子的惨痛遭遇,她先被残酷的强暴者强奸,随后又被杀害。他痛苦万分,却只能偷偷啜泣,无法呼救。另一个故事是关于一位年轻篾匠的妻子,她年仅二十五岁。在她的村庄里,她被四个日本士兵轮奸。这些禽兽不如的士兵在轮奸后还杀了她,并将她的尸体扔进了家门口的池塘。那些冷酷无情的日本士兵在村子里肆意妄为,见到路过的村民就随意杀害。黄家村陷入了一片混乱,到处是横七竖八的尸体。整个村庄的人民都陷入了恐慌,他们白天不敢进入村庄,只能在夜晚天黑后小心翼翼地探进村子,查看情况并搬移物品。

在部队里,黄维听闻了日军洗劫盛源村黄家组的消息,他的愤怒溢于言表,牙咬得出血。他在日记中自问:为何日寇在村里烧杀得如此凶狠?他深感内疚,认为这是由于他所在的地方带有敌意所致,对此他深感对不住乡亲们。战后,黄维的身份仅是一名中将军师高参,实际上是在后方担当无实际权力的职位。他最高曾担任军长职务,但对抗大兵团指挥能力并不擅长。然而,由于国军内部的派系斗争,黄维虽无实际指挥能力,却因资历和派系平衡被推上领导大兵团的位置。他需要独自承担重任,这让他倍感压力。

在淮海战役中,黄维率领的12兵团遭遇了严重的困境,被解放军重重包围在双堆集地区。尽管他的部队装备精良,战斗力强大,特别是18军作为国军的王牌部队,但在被围困后,后勤补给线断裂,使得十几万大军陷入了极度困难的生活状态。由于周围村庄稀少,黄维的军队只能露宿野外。在十一二月的寒冷天气中,他们面临的是饥饿和严寒的双重打击。尽管他们的装备再先进,但在这样的困境下,士气逐渐消沉。在关键时刻,师长廖运周在战场上起义,这一举动给了黄维致命的打击。最终,黄维被俘虏。而他的部下中,除了熊绶春被炸死外,18军军长杨伯涛、10军军长覃道善、85军军长吴绍周等人都成了俘虏。另一方面,有「狡如狐」之称的12兵团副司令胡琏却成功逃脱。整个战役中,黄维的军队虽然强大,但在没有后勤支援和适宜的宿营环境的情况下,他们的战斗力大打折扣。最终,在师长廖运周的背叛和解放军的围攻下,黄维和他的部下遭受了惨重的失败。

黄维被捕后,坚决否认自己的罪行,甚至声称「我唯一的过错,就是遭遇了失败」。他拒绝接受改造的态度令人无法理解。他身陷牢狱,却总有人在其饮食上无微不至的照料,不管在三年自然灾难最困难的时期,黄维每天依然能吃到牛奶、鸡蛋和肉。这样的待遇一直持续到他七十年代被特赦。那时候,他的月工资飙升至200元,在当时可谓高收入了。后来,黄维在获得特赦后过上了舒适的生活。直到有一天,一封来自贵州的信件打破了平静。这封信出自一个叫周廷烈的人之手。当他满腹疑惑地看完信后,内心深处竟有了一丝触动。这封信中到底写了什么,令他有了这样的变化呢?信中的内容引人好奇。

周廷烈先生来自贵州平塘县,他在信中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他曾在1936年考入黄埔军校南宁分校,并在1939年毕业后投身抗战。他被分配到国民党军54军的十四师四十二团一营一连担任上尉连长,当时该军的军长是黄维。后来,黄维的部队被编入中国远征军,并派往缅甸作战。在滇缅前线,周廷烈先生有机会被选送到美国接受飞行训练。他参与了欧洲战场的对德空军作战以及太平洋战场的对日空战。在抗战末期,他成为了陈纳德飞虎队的上校领航员。解放后,周廷烈先生选择留在他的故乡贵州,而不是去台湾。他一直珍视着自己的经历,并以此为荣。

由于周廷烈在国民革命军中的服务经历,他的战友和上级离开大陆后,他的抗日英勇事迹无人再提及证明。这导致他由抗日英雄转变为国民党的隐秘人物,遭受了不公待遇。新中国成立后,他的生活并不如意,还经历了多次冲击。他的子女也流离失所,分散在各地。为了避开纷扰,他不得已选择沉默隐匿了27年,甚至假装聋哑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此刻,他在报纸上偶然瞥见老长官黄维获得特赦的消息,心中激荡不已,眼泪几乎要涌出眼眶。他立刻拿出笔,写了一封真挚的信件,详细叙述了自己的境遇,并恳请老军长为他作证身份。没想到黄维长官仍然记得他这个昔日英勇的战士,迅速地写了一封信回复给上级领导。

周廷烈曾是国民党第五十四军的一部分,担任四十二团一营一连的上尉连长。他讲述了在五十四军服役以及被派往美国接受飞行员训练的经历,这些与历史事实相吻合。他在美国接受了严格的飞行训练,并在陈纳德将军的领导下,在十四航空队服役。他参与了对抗日本和德国的战斗,获得了荣誉和勋章。他的战功和成就得到了肯定和验证。我们应该关注像周廷烈这样的传奇幸存者的生活状况,并向他们提供适当的关心和帮助。对于周廷烈这样的历史贡献者,建议我们的政策应给予他应有的安排和照顾,以便他能有一个更好的生活出路。此外,我们应该将他的事迹纳入当地县政协的档案中,以此表明党和政府并没有忘记在敌空战中英勇作战的领航员们的贡献。通过实事求是的方式,解决周廷烈的实际问题。总的来说,周廷烈是一位有着卓越贡献的军人,他的经历和成就值得我们尊重和纪念。我们应该以实际行动来关心和帮助像他这样的历史贡献者,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同时,我们也应该将他们的故事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的英勇事迹和贡献。

根据新情况了解,黄维先生写来的信已被高层人员收悉。经调查确认,周廷烈曾是黄维的战友,在抗日战争中共同参与过战斗,也是反法西斯战争的参与者与幸存者。因此,他被任命为平塘县、贵州参事室的参事,并享有国家干部的待遇。周廷烈对此表示深深感激,他提到,尽管黄维先生看起来很严肃,甚至显得有些刻板,但他对下属的关怀却充满温情。他特别感谢黄维先生对他的支持与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