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军事

79对越作战反思:解放军28天伤亡29000人,6个问题,都很致命

2024-04-26军事

1979年的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从2月17日持续到3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全部撤出越南境内,在28天的战斗中,解放军歼敌57000余人,俘虏2200多人,重创越军。

同时,我方也有超过8000名战士牺牲,21000多名战士受伤。1979年这一仗中,给我方的教训有哪些呢?

一、客场作战,对敌情况不了解

对越自卫反击战主要是在越南境内的地面展开的,使用到的大都也是地面作战部队。战斗初期,越军凭借地理优势和战士对地形的熟悉,力避我军锋芒。

越南境内大部分都是热带气候区,不仅植被茂密,山崖溶洞还非常多,这为越军提供了很好的避战场所。当时很多越军很多都躲藏在山洞内,使得多路出击的解放军找不到发动大规模战斗的机会。

当时解放军和越军就像是在玩老鹰捉小鸡,解放军气势汹汹寻找越军,经常使用杀鸡用牛刀的战法。一直到战斗后期,越军主力部队才开始和解放军正面交手。所以整场战斗下来,我方抓获的越南俘虏大多是越南特工队和老百姓,和现代战争的战果相差甚远。

我军对于越南情况的了解仅限于表面,很多战士并不知道越南的实际战斗情况,直到踏上越南的土地才有了一个初步的认知,但当时战斗已经打响,为时已晚。

表现最明显的一个情况就是天气,我军开拔时间为2月,但当时越南气温已经升高,再加上阴雨天气多,空气闷热,很多战士经常赤裸上身与敌作战,武器装备的性能也多多少少受到了影响。

解放前线各作战部队当时很多战士对越军的战术、部队配置情况并不了解。只是单纯的听指挥作战,但前线情况千变万化,由于通信原因,前线指挥所也无法及时获取前线最新情况。这就使得前线的一些部队在遇到突发情况时无法很好的作出反应。

另外,越军在对美、对法作战期间积累的丰富的战斗经验,在进攻上表现出步坦协作大兵团作战、连续多方向进攻、特工部队配合作战的特点。1979年,越军的野战炮兵部队已经拥有了19个炮兵旅和14个高炮旅,师属炮兵团和高炮营超过了40个,共装备76毫米以上口径各种火炮近3000门,他们的实力也不容小觑。

越军的基本作战单位是步兵师,常组成坦克、装甲车与大批步兵结合的突击集群,战斗力强悍。在步坦协同作战下,越军采取集中优势兵力、连续从多个方向进攻的战术,时常像「狗皮膏药」一般对我阵地发动猛烈反扑。

对越自卫作战初期,我军对越军的这一作战习惯并不了解,各作战部队吃了不少亏。

越军在作战过程中还动用了大批特工队和人民军。特工队、人民军和公安屯、民兵组织具有灵活机动、便于伪装的特点,在战斗过程中对我军产生了很大的迷惑作用。这些部队不像正规越军部队那样战斗力强悍,战斗意志也更加薄弱,所以战斗结束后我军俘虏的大都是特工和人民兵,正规越军俘虏很少。

1979年2月,在中央军委的指挥下,解放军各部队按照计划向越南边境地区开进。当时越军在高平省等越北战略要地,修建了无数碉堡、重火力点和反坦克陷阱战壕,这些防御阵地,给解放军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二、坦克部队全线开进,地形不利

这一情况在战斗开始之前我方就已提前了解,为了突破越军牢固的防御阵地,同时也是为了减少伤员,解放军出动了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坦克集群。解放军装甲兵部队共出动7个坦克团和1个坦克营,坦克和装甲车数量550余辆,其中大部分坦克都是我国自主研发的62式轻型坦克。虽坦克在越南战场也取得了骄人战绩,但并没有将战斗效果发挥到最大,作战中存在不少问题。

越南北部多山,丛林密布,从战术上来看,这样的地形对于坦克作战是极为不利的。当年法国和美国的坦克部队在越南战场上也没有发挥出很大的战斗力。越南多山路,路面较窄,而62式坦克宽度有2.8米左右,一旦领头的坦克掉入反坦克陷阱中,后续的坦克部队根本无法从侧边突击。在这种狭窄地形中,坦克部队很难发动有力反击,自然会有很大损失。

高平战役中,一支负责突击穿插的坦克装甲部队,在只有130多公里的路段上,因越军的反坦克陷阱、特殊地形限制,以及越军的疯狂阻击,东线坦克部队出现了200多辆战损受损、170多辆陷入反坦克陷阱的不利局面。在整场反击战中,真正完全战损无法修复的坦克一共48辆,其中62式轻型坦克有37辆。

再加上当时我军自主研发的62式轻型主战坦克整车重量只有21吨,基本上挡不住越军手持反坦克武器,在战场上很容易被敌人攻击。

越军在和美军、法军交战结束后缴获了大量的美式、法式火箭筒和榴弹发射器为自己所用,给我军造成了很大伤亡。1979年2月18日,越军1个连用火箭筒和机枪,使得我军战损6辆坦克。

我军因部队刚刚配备坦克不久,虽在战前经过了训练,但在步坦协同战术能力方面仍有不足,因此才会出现「把士兵绑在坦克上」、让坦克单独作战的情况。

1979年2月17日,一坦克营配合步兵师进攻越军,因步坦协同能力不足,坦克营孤军深入11公里后步兵迟迟跟不上,坦克营只好撤退。途中遭遇越军,由于缺少步兵部队掩护,损失16辆坦克。

同时,因多线出击、坦克部队分布散乱、战机紧急等多方面原因,我军对坦克的战场救护力量也不足。坦克部队当时还没有专门的卫生兵编制,履带装甲救护车这样的专业配置更是没有,导致我军坦克和坦克车,出现了很多本可以避免的损失。

隐藏着大小山洞里神出鬼没的越军,对我军装甲部队作战造成的困难还只是「开胃小菜」,真正的问题是越南北部的地形。因为山地多地形崎岖,坦克部队的行进并不顺畅。

在攻打东溪的时候,我军计划以装甲部队从外围直冲中心阵地。但等部队冲进东溪后才发现,整个东溪战场全都是陡峭的山峰悬壁,根本找不出一块空地让坦克快速通过,像这样的情况不仅延误了行军速度,还为我军增加了被伏击的风险。

当时越军在东溪境内仅有的一条公路上设置了大量陷阱,头车陷车后,后续部队全部被堵在了路上,一旦此时越军从周边向我军突袭,必然会成为「活靶子」。

万般无奈之下,前线指挥队长只得命令另一台坦克将头车撞翻,为部队腾出一条前进的通道,还没遭遇越南人,我军就莫名其妙的损失了一台坦克。

像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因为越南境内丛林覆盖面积大且开发程度较低,可供坦克通过的道路很少,装甲纵队经常需要从公路上进行穿插。越军凭借这一点经常对我军进行伏击,坦克上的很多随车步兵非常不占优势。

为了减少伤亡,装甲部队只得快速通过火力覆盖区,当时很多步兵为了不在坦克机动的时候被甩下车,就用背包带将自己绑在坦克上,这一做法恰恰使得在被伏击的时候无法快速离车,徒增了无数伤亡。

仅在东溪一战中,我军装甲部队62式坦克的战损率就达到了52%,东溪四天打完后,参战的装甲部队损耗接近九成。所幸在后来的战斗中,我军一边战斗一边总结经验,这才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三、多方影响,后勤保障不充分

我军在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中,后勤保障方面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由于盲目申请补充弹药,司后统计报告弹药消耗不准确,前线部队阵地弹药管理较差等多方面原因,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

由于通信联络不通,后勤无法了解阵地消耗,又担心弹药供给不上而影响战斗,仅凭预估前送弹药。同时,前线作战部队也担心弹药供给不上,在弹药无消耗或者少量消耗后就要求补充,后勤部队经常连夜前送。

此外,后勤补充数量是根据前线统计数据确定的,而司令部和后勤处获得的关于战中消耗弹药的数量常常出现很大差别,这也为后勤保障制造了不小的困难。

再加上在战斗过程中越南地区时雨时晴,浓雾潮湿,有的部队没有按照要求进洞存放弹药,堆积在阵地上、公路边,使得部分弹药受损或被敌军炮火击中。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第一阶段,解放军共派出49个炮兵团参战,还有4个高射炮师、一个独立炮兵营,编有各种高射炮上千门。相比于解放军参与作战的93个步兵团,炮兵团占到了一半,可以说为了这场战斗的绝对性胜利,中央军委是下了决心的。

这49个炮兵团包括11个大军区直属炮兵团、9个军属炮兵团和29个师属炮兵团。当时我军师属炮兵团的规模一般为两个榴弹炮营(分别装备12门54式122毫米榴弹炮),一个火箭炮营(装备18门火箭炮),一个加农炮营(装备18门56式85毫米口径加农炮),共4个炮兵营,这也是当时我军步兵师最强大的反装甲火力配置。

49个炮兵团共编有176个炮兵营,包括152榴弹炮营24个,122榴弹炮营58个,122或130加农炮营21个,85加农炮营44个,107或130火箭炮营29个,还有1个自行火箭炮营。配备大、中口径压制火炮共计1698门,火箭炮540门。

如此数量庞大的重火力部队每天消耗的弹药数量也是非常惊人的。再加上当时越北地区公路较少,适合汽车团运输的道路只有那么几条,越军偶尔还在沿途进行袭击,所以后勤保障工作也是很难到位的。尤其是在进攻谅山、高平这种重要阵地的时候,前线部队甚至还需要提前几天储备弹药。

除了弹药,服装、干粮、药品等单兵作战必备后勤补给的供给也不是特别充分,这些都是在战斗过程中减员的影响因素。虽然在对越自卫反击作战过程中解放军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但我方仍尽最大努力克服困难,最终仅用28天的时间就打到了越南首都外围,取得重大战果。每一位战士都是英雄!

四、新兵上场,缺乏经验

1979年的时候我军部队中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战士因伤病、退役等各种原因,有真实作战经验的战士在部队中所占比例并不大。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大都是在经历过演习作战的「新兵」。

另外,越军在对美、对法作战期间积累的丰富的战斗经验,在进攻上表现出步坦协作大兵团作战、连续多方向进攻、特工部队配合作战的特点。1979年,越军的野战炮兵部队已经拥有了19个炮兵旅和14个高炮旅,师属炮兵团和高炮营超过了40个,共装备76毫米以上口径各种火炮近3000门,他们的实力也不容小觑。

越军的基本作战单位是步兵师,常组成坦克、装甲车与大批步兵结合的突击集群,战斗力强悍。在步坦协同作战下,越军采取集中优势兵力、连续从多个方向进攻的战术,时常像「狗皮膏药」一般对我阵地发动猛烈反扑。对越自卫作战初期,我军对越军的这一作战习惯并不了解,各作战部队吃了不少亏。

越军在作战过程中还动用了大批特工队和人民军。特工队、人民军和公安屯、民兵组织具有灵活机动、便于伪装的特点,在战斗过程中对我军产生了很大的迷惑作用。这些部队不像正规越军部队那样战斗力强悍,战斗意志也更加薄弱,所以战斗结束后我军俘虏的大都是特工和人民兵,正规越军俘虏很少。

我军当时因部队刚刚配备坦克不久,虽在战前经过了训练,但在步坦协同战术能力方面仍有不足,因此才会出现「把士兵绑在坦克上」、让坦克单独作战的情况。1979年2月17日,一坦克营配合步兵师进攻越军,因步坦协同能力不足,坦克营孤军深入11公里后步兵迟迟跟不上,坦克营只好撤退。途中遭遇越军,由于缺少步兵部队掩护,直接损失16辆坦克。

和中国军队相比起来,越南士兵的战斗经验更加丰富。同时,因为长期在本土作战,越军对本土情况非常熟悉。这就好比「地头蛇」和「强龙」的对抗,当时越军在高平省等越北战略要地,修建了无数碉堡、重火力点和反坦克陷阱战壕,这些防御阵地,给解放军造成了很大的威胁,这也是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我方伤亡较多的一个原因。

五、轻视作战

大量战士毫无实战经验,不具备战时思维,对于战争的理解始终停留在演习层面。在战斗中我方共出动7个坦克团和1个坦克营,坦克和装甲车数量高达500辆,如此配置的武器装备使得很多在前线作战的士兵盲目轻敌。

在第一阶段的战斗中,战前对敌情况侦察不够仔细,战中使用战略战术、对突发情况的应对,战后对战场打扫和重建阵地防御战线等情况屡有发生。

另外,对战场情况的预设也不够充分,没有充分预料到越军可能会作出的反应,使得作战计划制定不够灵活。高平战役中,因为未完全探清敌情,我方就出击作战,使得一支坦克装甲部队在只有130多公里的路段上「堵车」,后因越军的反坦克陷阱、特殊地形限制,以及越军的疯狂阻击,战损坦克200多辆、170多辆陷入反坦克陷阱。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军前线部队未能迅速做出有效反应,给了越军可乘之机,随同步兵很多都有受伤。

六、战区管理不规范

在三个阶段的战斗中,第一阶段为进攻,第二阶段为防御,第三阶段为撤退。关于撤退,我方的战略部署是各部队交替后撤,以相互掩护的方式保护我军「后背」。但是在执行命令的过程中,个别部队没有按照指定时间要求,提前撤离战斗位置,这一做法使得我军少数部队被敌军包围。

同时,在后撤的过程中,我军战备物资丢损也较多。回国后,各部队在清点物资的时候还发现一些重武器失踪。这些问题都显示出在战斗过程中我方部队管理不规范的问题。

虽然出现了一些纰漏,但是总体战斗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同时,经此一战,对长期未接触过真实战争的战士来说也是一次很好的历练。此后,我军加快现代化军队建设,不断提高军事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