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军事

工兵连长回忆:老山搜越南特工,一无所获,顺道摘野生木耳做菜

2024-04-21军事

在厚重的迷雾中,11军32师工兵营机械连的士兵们缓缓行进在曼棍地区崎岖的山路上。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触动潜藏在浓密橡胶林中的敌军特工。连长陈黔明紧盯着前方,他的眼神坚定而警觉,每一次的搜山行动都是一场与看不见的敌人的较量。

随着队伍深入,天空渐渐阴沉下来,一场大雨似乎即将来临,给这次行动增添了几分紧迫感。士兵们穿梭在被炮火摧毁的树木间,土地松软,脚下的每一步都留下深深的印记。突然,一名侦察兵停下了脚步,他指向一片炮弹炸裂的橡胶树下,那里竟然生长着大片大片的木耳。这一发现顿时打破了任务的单调和紧张,士兵们的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

引言:从马关到老山的征途

1984年7月31日清晨,11军32师工兵营机械连的营地内,士兵们在连长陈黔明的指挥下忙碌地进行着出发前的最后准备。太阳刚刚露出地平线,营地已经一片繁忙景象。士兵们检查装备,确认物资,每个人都清楚,前方的路途将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

发动机的轰鸣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几辆装载着重要物资的卡车排成一列,发电机的重量使得这些车辆看起来格外沉重。发电机是此次行动的关键,它们将为前线的师指挥部提供稳定的电力支持,确保通信和指挥系统的正常运作。因此,车队的行进速度必须根据携带的这些重型设备进行调整。

陈黔明在确认所有人员已就位后,向驾驶员下达了出发命令。车队缓缓地从营地出发,向着老山前线进发。由于负重的关系,车队的速度并不快,每当经过崎岖的山路时,卡车都必须格外小心行驶,以防货物移位或翻车。

途中,陈黔明多次下车,亲自检查路况,与前方侦查人员交流,确保行进路线的安全。每当车队经过一个可能成为炮火目标的开阔地带时,他都会特别警觉,仔细观察四周的动静,确保车队不会在此停留过久。

到达「三转弯」地区前,陈黔明召集了车队中的几位副手,仔细研究了地图,讨论通过该地区的最佳策略。这个地区因多次遭受越军炮火而成为一个危险的热点,因此选择正确的时机和速度通过至关重要。

穿越「三转弯」:一次关键的过渡

车队在「三转弯」地区暂停的决定,意味着他们必须在一个开阔且不易防守的地方度过几个小时。士兵们迅速从卡车上卸下部分装备,建立起暂时的防御位置。连队的通讯员则设立了临时通讯站,确保与师指挥部的联系不中断,随时传递最新的战场信息及命令。

陈黔明安排士兵们轮流休息和站岗,特别是在高地上,设置了多个观察点,以便从不同角度监视周围可能的敌军动向。尽管天气炎热,士兵们身着全副武装,手持武器,保持高度警觉,他们的目光紧紧盯着周围的山谷和林地。

在此期间,陈黔明和几名副手利用这段时间仔细检查了车队的每一辆车,特别是那些装载着重要发电机和其他战略物资的卡车。他们确认所有设备都安全固定,确保即便是在突发的炮击或紧急移动中也不会发生损坏。同时,几名技术士兵对发电机进行了快速检查和必要的维护,以保证一旦抵达目的地能立即投入使用。

随着时间的流逝,太阳逐渐西移,气温有所下降,士兵们的紧张情绪稍有缓解。陈黔明接到了前方侦查队的报告,确认敌军的炮火活动已经减少,认为是通过「三转弯」的最佳时机。他立刻命令士兵迅速撤离暂时防御位置,返回到各自的卡车上准备出发。

车队重新整顿队形后,以一种缓慢但坚定的速度开始穿过「三转弯」。过程中,每个士兵都保持着极高的警觉,随时准备应对可能的突发状况。陈黔明亲自走在车队前列,密切关注着周围的环境和卡车的行进状态。

经过大约一个小时紧张而谨慎的行进,车队终于安全通过了「三转弯」。这一地区的路段弯曲且狭窄,两侧山壁险峻,是敌军炮击的理想目标。然而,在傍晚的掩护下,加上连队严密的准备和执行,他们成功避开了敌军的重点攻击。

当车队终于抵达曼棍时,天色已经完全暗下来。曼棍地区位于一片较为平坦的山谷中,四周被高山环抱,位置较为隐蔽,适合设立师指挥部。

曼棍驻地:坚守与供电

在曼棍的崖壁旁的溶洞中,陈黔明的连队迅速展开了行动,准备搭建起他们的临时驻地。溶洞提供了天然的掩护,降低了被敌军侦察和攻击的风险。士兵们在崖壁下忙碌地搬运设备,将发电机安置在一个相对平坦的区域,确保其稳定运行。

首先,技术团队对两台发电机进行了全面检查,确认所有的电线连接正确无误,燃料供应充足。这两台发电机一台12千瓦,一台20千瓦,是整个师指挥部运作的电力核心。一旦全部设定完毕,它们便开始轮流运作,以保证设备不会因长时间工作而过热,同时也可以在一台发电机维护时,另一台接替其工作,实现24小时不间断供电。

在发电机的设置周围,士兵们搭建了临时的防护措施,使用沙袋和迷彩网来遮挡设备,减少被敌方火力定位的可能性。此外,连队还设置了多个观察哨位,在溶洞的入口和崖壁上方,士兵们轮流执勤,监视可能的敌军活动。

夜幕降临,发电机轰鸣声在山谷中回响。尽管外部环境险恶,连队的工作人员始终保持警惕,确保所有设备运行正常。技术人员定时检查发电机的运行状态,确保油门、温度和压力等指标处于安全范围内。

随着夜色加深,曼棍地区偶尔能听到远处的炮声。每当此时,连队士兵便会更加紧密地监控各项设施,确认通讯线路畅通无阻。发电机的光和声成为了这片黑暗中的闪烁灯塔,为指挥部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能量支持。

在持续的炮击威胁中,发电机组的维护工作显得尤为关键。技术人员不得不穿梭在密集的炮火和严峻的天气条件下,进行设备的快速修复和调整。有时候,他们需要在炮火暂停的间隙迅速完成维护工作,以确保电力供应不中断。

此外,为了确保供电的可靠性,连队还设立了一个小型的燃料储备点,在溶洞内部储存了足够的燃料,以应对长时间的作战需要。士兵们每天都要从附近的补给点搬运燃料桶,这是一个艰苦但必要的任务,确保了发电机的持续运转。

这种高效且连续的供电支持,确保了师指挥部能够在整个作战期间,持续进行战术部署和指挥调度。无论是深夜的战术会议,还是紧急的战况汇报,指挥部的操作都未受到任何电力短缺的影响。

反特工作战:提高警惕与搜山行动

由于越军特工频繁潜入我方阵地,师指挥部对此类威胁高度警觉,尤其在曼棍地区,地形复杂多变,给敌特提供了隐蔽的机会。为此,师指挥部制定了一套详尽的搜索计划,要求所有单位定期执行搜山行动,以清除任何可能的敌方特工和破坏活动。

陈黔明的连队负责的区域包括一片密集的橡胶林,该区域以其复杂的地形和茂密的灌木丛而知名,是敌特潜伏的理想场所。每当行动开始,连队都会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配备必要的通讯设备和武器,按照预定路线进行彻底的搜查。

行动通常在清晨或黄昏进行,以利用低光条件对敌方进行突袭和搜查。士兵们装备了夜视设备,缓慢地穿过橡胶林,对每一处可能的藏身之地进行检查。除了地面搜索,特别的注意也被放在了检查树上和地下的可能藏身点,如被掏空的树干和自然形成的洞穴。

在执行搜索任务时,连队还部署了尖兵在队伍前方和两翼进行侦察,确保搜索队不会受到突然的伏击。尖兵使用无线电与主力队保持联系,一旦发现任何可疑迹象,便会立即报告,整个队伍随时准备转入战斗状态。

在搜山行动中,连队也偶尔会在橡胶树或灌木丛中发现敌方遗留的物品,如食物包装、烟蒂或简易的营地痕迹,这些都会被仔细检查并记录,作为分析敌方活动模式的重要线索。

战时生活片段:意外的收获

在连续数周紧张的搜山行动后,陈黔明的连队在执行任务期间偶遇了一些不期而至的惊喜。一天,当队伍正密集搜索一个被敌炮火破坏的区域时,士兵们在一片被炮火炸倒的橡胶树林中发现了大量自然生长的木耳。这些木耳在厚厚的橡胶树皮和翻松的土地上茁壮成长,形成了一个意外的食物来源。

士兵们在完成搜查任务的同时,开始小心地采集这些木耳。他们使用随身携带的小刀和空余的布袋,轻轻地将木耳从树干和灌木上剥离下来,注意不损伤这些脆弱的真菌。由于木耳富含营养且味道鲜美,这一发现让原本单调的军用口粮增添了一些新鲜感。

回到营地后,士兵们将收集到的木耳交给了炊事班。炊事班的厨师们决定利用这些新鲜的木耳为全连队烹饪一顿特别的晚餐。他们用清水仔细清洗每一片木耳,去除杂质和泥土,然后将它们切成适口的大小。厨师们在大锅中加入了肉片和香料,随后将洗净的木耳放入锅中,一起炖煮。

随着锅中食物的香气渐渐弥漫开来,连队的士兵们聚集在休息区,期待着这顿特别的晚餐。晚饭时分,每个人都领到了一碗热气腾腾、木耳丰富的汤。这顿简单而美味的晚餐不仅丰富了士兵们的饮食,也带来了久违的欢乐。

在随后的几周里,士兵们在执行搜索任务时便多了一份期待,他们会在搜索区域仔细留意是否有类似的自然资源可以利用。这种偶然的发现让士兵们在执行紧张任务的同时,也能体验到自然的馈赠,丰富了他们在前线的生活体验。

尽管环境依然充满了危险和不确定性,但这些小小的轻松时刻成为了士兵们在艰苦环境中的心灵慰藉。在战火和硝烟的背后,大自然的这份小小恩赐,无疑为连队的士兵们带来了一丝生活的乐趣和希望。每当夜幕降临,士兵们围坐在营地的火堆旁,分享着从森林中采来的木耳,相互之间的交谈也变得更加轻松和愉快。

吕奎元.老兵忆对越反击战[J].农家之友,2014,0(7):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