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军事

台湾98岁抗战老兵苦寻大陆儿子,79岁儿子飞到台湾,不要一分遗产

2024-10-30军事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2018年10月,家住湖南宁乡的杨朝洪,偶然在微信群里看到了一则寻亲启事。

说来也是奇怪,从前他并不是一个多么在意手机信息的人。

但仿佛是上天注定,他并没有错过这条至关重要的消息,也一眼就看到了文本中的一个名字,王桐华。

他的养父,名字同样也是王桐华。

此时此刻,在台湾有一对年近百岁的老夫妻,因为历史缘故,不得不与亲人分隔两岸,心中极为痛苦。

他们年事已高,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找到生活在宁乡的大儿子,也就是王桐华。

如果能再和儿子见上一面,他们死也瞑目了。

杨朝洪看到的消息,是否真和他的养父有关?品尝过骨肉分离之苦的老人,此生能得偿所愿吗?

时代悲剧,无奈分离

1921年的一天,一阵婴儿的啼哭声打破了湖南宁乡小山村的宁静,王道璜出生了。

生逢乱世,他在成长过程中吃过不少苦头。

侵略者的铁蹄踏向东方,山河破碎,同胞惨遭屠戮,每每想起祖国正在遭受的苦难,他便难以自持。

于是青少年时期,他毅然决然地加入到抗日救亡的部队当中,以一身军装为誓言,舍身忘死,保家卫国。

18岁时,王道璜回到老家,在长辈们的安排之下,和一位名叫刘咏兰的女子结为夫妻。

两人感情甜蜜,互相理解和支持,很快就有了爱情的结晶。

1940年,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那是一个哭声十分响亮的男孩,他们给他取名为王桐华。

王桐华出生时,抗日战争还没有结束,他的父亲身为一名抗战军人,时刻辗转于不同的前线战场。

因此在王桐华童年时代的记忆里,属于父亲的片段并不多。

不过他很懂事,并没有因此而埋怨王道璜,战争年代成长起来的孩子,总不会太过娇气。

两岁那年,王桐华有了个妹妹。

本来就非常乖巧的他,此刻更是自觉承担起了大哥哥的职责,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照顾妹妹。

时局动荡,时间飞速流逝,转眼就到了1948年年底。

国民党部队节节败退,不得不逃往台湾。

部队中的士兵无论是自愿也好,还是被迫也好,都只能跟着集体一起离开大陆。

在离开之前,王道璜始终惦记着自己的妻儿老小,想把妻子和两个孩子一同带走。

可是,他的母亲却说什么也不同意。

对于老人家来说,台湾是一个充满未知和危险的地方。

战火飘摇之中,王道璜很有可能连自己都护不住,又哪里来的能力护住两个幼小的孩子?

她得为家里留下一点血脉,最起码不能让两个孩子跟着父母一起颠沛流离。

所以在她的坚持之下,刘咏兰只能作罢,独自一人去厦门寻找丈夫。

母子分别前,刘咏兰告诉王桐华,等到安定下来,他们一家人一定能有团聚的一天。

但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别,别说是见面和团圆了,就连书信也是无法在海峡中间传递的。

一开始,王桐华还会带着妹妹,盼着爹娘。

等到他渐渐懂事明白了一些道理,才不得不承认,可能这一辈子,他都没有和父母再见一面的机会了。

兄妹俩的生活,不能说一塌糊涂,只能说命途多舛。

奶奶不准父母把他们带走,可奶奶毕竟年事已高,根本照顾不了他们多长时间。

1949年年底老人家去世之后,他们就真成了无根的浮萍。

其他亲戚虽然好心,愿意收养他们,但寄人篱下的滋味,总归不会太好受。

而且那个年代大家都穷,吃不饱饭,穿不暖衣,在叔叔伯伯自顾不暇的情况下,他们又哪里能要求更多的东西呢?

1965年,正值青春的妹妹去世了,王桐华痛彻心扉。

生命中最深的羁绊,就这样被命运连根拔起,他想痛哭,想呐喊,想控诉,却又无可奈何。

与此同时,他更加思念远在海峡另一边的父母,他对父母的感情始终是真实而浓烈的。

思念从来不是一场自作多情的戏码,刻骨铭心的牵挂,是属于王道璜刘咏兰和王桐华之间的双向奔赴。

如果说亲情是一根丝线,那么父母和儿子就牢牢守候在丝线的两端。

王道璜夫妻俩来到台湾之后,再也没有办法回到家乡,更没有办法联系到父母和儿女。

在持续思念的过程中,他们的日子还得照样过。

夫妻俩后来又接连生下了四个孩子,但对他们而言,没有一个孩子能够取代大儿子和大女儿在自己心中的地位。

就这么盼着、等着,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两岸的坚冰逐渐融化,他们才有了与家乡联络的机会。

但王道璜的身份十分特殊,是个退役军人,进出台湾会受到严格的限制,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也不被允许自由返回大陆。

因此,笼罩在他们心头的愁云惨雾丝毫没有减轻半分。

王桐华在长大,在成熟,他们也在一天天老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刘咏兰的记忆力逐渐衰退,脑海中时常出现时间线错乱的画面,说起话来也是词不达意。

王道璜的情况更加严重,各种基础病找上门来,剥夺了他生活的自理能力。

他没有办法再出远门,更不可能回到心心念念的故乡。

老两口年岁渐长,也知道自己剩余的时间不会太多,此刻留在他们心中最大的执念,就是远在大陆的孩子。

于是台湾的几个弟妹求助志愿组织的工作人员,希望能够借助多样渠道扩散两位老人的寻亲信息,想办法联系大哥,了却父母的夙愿。

奔赴台湾,难得团圆

寻亲消息不知道传了多少回,终于传到了杨朝洪所在的微信群里,他看到王桐华的名字,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自己的养父。

王桐华是个好心人,给了他一个家,抚养他长大。

现在如果有机会能帮老人家找回骨肉至亲,那他会拼尽全力。

万幸的是,他并没有会错意,宁乡的王桐华,就是弟弟妹妹们要找的大哥。

老实说,已经到了古稀之年的王桐华从来不敢想,自己都这个岁数了,父母竟然还在人世。

他觉得,这个消息很像在历经半生风雨之后,老天爷给予自己的一块巨大的蛋糕。

他迫不及待的想和两位老人见面,想和弟弟妹妹说说话。

骨肉重聚,亲人团圆,这不仅是王道璜与刘咏兰的执念,也是深埋在王桐华心底的执念。

在志愿者们的帮助下,王桐华先是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和父母见了一面。

他看到,屏幕另一边的父亲眼神早已经浑浊不堪,头上的头发稀稀疏疏,嘴巴略微有点歪斜,情况似乎并不大好。

而母亲似乎受到了某种心灵感应的刺激,从之前浑浑噩噩的状态中变得清醒起来。视频打来的那一瞬间,她好像就知道对面的人是自己怀胎十月生下的亲骨肉。

但视频通话只能聊解思念之苦,他们迫及不待想要见上一面。

于是2018年11月,远在台湾的爱心人士王清萍专程飞了一趟湖南。

之前王道璜的几个孩子求助时,相关信息就是通过他发散出来的。

他无法不为一个抗战老兵的心意而动容,也无法不为骨肉分离几十载的悲情而流泪。

他劝说已经79岁的王桐华,在人生暮年,至少应该勇敢一次,踏上这一段梦寐已久的奔向父母怀抱的旅程。

至于来往的机票费用以及一些其他杂费,他都主动提出赞助,并不求任何回报。

在他的牵线搭桥和鼎力帮助之下,2019年1月,王桐华带着特产出发了。

虽然台湾并不是他的家乡,但因为父母在那里生活了几十年,所以此刻他倒生出了一种与近乡情怯有着共鸣的情感。

越是靠近目的地,他就越是紧张无措,一个年近80的老人,此时此刻就像个孩子一样慌张。

也对,一个失去了父母多年陪伴的人,如何能不在父母面前重新变成孩子呢?

几经辗转,王桐华来到了台湾的护理之家,见到了苍老的母亲,还有坐在轮椅上很难动弹的父亲。

见到两位老人脸上纵横交错的皱纹,看着他们衰老的身躯,王桐华的思绪不由得回到了30多年前。

其实此次相见,并不是他们在分离之后的第一次重逢。

愿望实现,拒绝遗产

早在1980年,两岸之间的通信逐渐恢复之时,王道璜就尝试过给家里写信,而这封信最终也被送到了王桐华的手上。

这个40岁的中年汉子,在见到父母的家书之后,再也难以抑制自己的情感。

信中的字字句句都在明明白白地告诉他,当年的分离是形势所迫,是时代悲剧。

这么多年来,父母从未有一刻忘记过他,他始终是家庭里最重要的一份子。

接下来好几年的时间里,两边就这样断断续续的维持着通信,一直到1989年,见面的契机来临。

当时王道璜夫妻俩还不能自由返回大陆,王桐华也没有办法去台湾,所以他们就想了个折中的方法,到香港的朋友家中团聚。

两处地点,两条路线,两段不同的路程,一家三口奔向同一个终点。

在王桐华的记忆里,父母的角色是缺位的,形象也是模糊的。

但当他们见到彼此的那一刻,来自血脉深处的召唤,还是将他们紧紧联系到了一起。

母亲的神情是那样慈祥,双手是那样温柔。

他像个幼儿一样被母亲揽住肩膀,静静聆听父母的心声,聆听一家人分别之后的那些岁月。

母亲给他买了不少新衣服,父亲给了他1000美元,父母还带着他走了不少地方,一家人有说有笑,再也没有比这更温情的画面。

这是王桐华几乎没有体会过的幸福,阴差阳错,在四十九岁这一年,父母终于为他补齐。

可惜的是,双方终究还是断了联系。

因为王道璜刘咏兰身体状况变差,后来又卖掉房子,住进养老院,通信地址也不一样了,所以王桐华再也没有得到过来自父母的消息。

有时他会想,自己都成了头发苍白的老头子,两位老人是不是已经不在人世?

好在他是幸运的,在他79岁抵达台湾的时候,98岁的老父亲还能用眼神告诉他,我们一直在想你。

他在台湾停留了大约一周的时间,除了陪伴父母之外,妹妹还带着他参观了不少景点。

兄妹俩虽然没有一起长大,此前也没有相处过,但两人待在一起时,亲情就那么自然而然地滋生。

血脉,这是人世间斩不断的根。

王道璜夫妻俩对他有愧,希望能在财产方面弥补他,可是王桐华却放弃了自己的继承权利,并且毫不犹豫。

在他看来,父母并没有对不起自己,多年来的骨肉离散也绝对不是父母所愿。

而他没能在父母身边尽孝,没能承欢膝下,那就没有资格享受父母的遗产。

对他而言,钱永远不是最重要的东西。

如今心愿实现,执念已除,一切都很好,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时代的灰尘,会变成大山,但终究也会消弥在岁月的光华之中。

结语

2022年,王道璜老人离开人世。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回想起大儿子,他至少是没有遗憾的。

一次重逢,抚平了他们心中的伤痕,也让一些珍贵的画面成为了隽永的珍藏。

两岸一家,这一天总会来临。

参考资料

台湾98岁老夫妻愿望:寻找大陆长子 环球网

98岁台湾老兵寻子70年终相聚,79岁儿子婉拒遗产,遗憾「此生未能尽孝」 【婚姻与家庭】

【追思老兵王道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