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军事

1941年,黄崖洞兵工厂保卫战,八路军打出历史最佳「战损比」

2024-01-23军事

八路军虽然是抗日战场上十分活跃的力量,但因为自身武器装备的限制,使得抗战的实力得不到发挥。

为了解决武器装备配备不足的问题,八路军自力更生,创建了众多的兵工厂,而黄崖洞兵工厂是当之无愧的总厂。

1941年,日军嗅着气味找到了黄崖洞兵工厂的位置,为了保护黄崖洞兵工厂,中日双方爆发了激烈的战斗。

但是,武器占优的日本人,却被处于劣势的八路军打得灰头土脸,更是创造了抗战以来最佳战损比。

不仅击退了日军的侵略,更是让国内外了解了八路军的真正战斗能力。

黄崖洞兵工厂位于太行山脉,太行山脉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险要的地势环境,为抗日作战提供了先天优势。

八路军抗日以来,武器装备短缺是制约打击日寇的重要短板之一。

为此,1938年10月,六中全会就明确指出,各部队在发展抗日力量的同时,不能忽略兵工厂的建设,要实现武器弹药的自给自足。

同年11月,又把建立兵工厂,当成抗日重要任务之一。

为了做好表率工作,1939年6月,八路军总部率先成立了军工部,作用就是为全军建设兵工厂提供指导。

同时,要建立一座为全军服务的总厂,军工部将目标瞄准了太行山。

1939年7月,在经过实地考察之后,兵工厂便被安排在了太行山脉内部的一个山洞里,也就是黄崖洞。

黄崖洞地处太行山深处,通往洞穴的道路只有几条,每一条都非常险峻。

为了将保卫工作做到极致,八路军参谋长左权带人一个山头、一条道路地摸索防御之道。

以特务团为防守主兵力,将三个营分别部署在黄崖洞的三个方向。

在西北部和东部的主要山口,部署两个营的兵力阻击敌人的进攻,在西南方向则控制着太行山的山谷,以策应其他两处的防御,并随时提供支援。

大的防御方针确定之后,在具体防区划分上,左权也进行了具体指导,要求守卫部队设置明暗机枪点,埋设反步兵地雷,同时做好防空准备。

而且,进出黄崖洞的几条道路设置检查岗,对进出人员进行登记与检查。

1940年1月,黄崖洞防御体系基本建造完成,9000米的战壕,以及190多个明暗火力点,使得黄崖洞的防御做到了无可挑剔。

在这种防御之下,黄崖洞迅速建造完成,生产力也得到了迅速地提升。

按照黄崖洞的生产能力来计算,他每年至少能为12个步兵团提供全部武器装备。

这在中国抗战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日军并不会放任这么一个重要的大杀器存在。

1941年11月,日军在多方情报侦查之下,摸清了黄崖洞的具体位置,准备实施攻击,摧毁我军总厂。

日军以第36师团一部为主,加上混成第四旅团的兵力,准备向黄崖洞开展进攻。

11月6日,趁着夜色,日军3000作战部队分出一批作为试探性攻击,在被打退之后,重新组织力量于11月8日再次实施作战。

这次日军不光出动了步兵,而且配属了重炮,用11门火炮对我军阵地展开了半天的轰击。

除此以外,日军还动用了飞机对山头上的我军实施持续性的轰炸,但这些进攻手段早已在我军设防之初就考虑到位了,所以未造成任何伤亡。

反而日军在火炮、飞机轰炸之后,开始向山头攀爬,多数日军被地雷炸死、炸伤,11月11日,日军不得不停止攻击转而继续开展炮击。

12日,日军为顺利蹚过雷区,驱赶百余头山羊向雷区前进,但山羊的体重较轻,无法触发地雷,反而紧跟其后的日军被炸得人仰马翻。

旋即,日军改变攻击方向,调整到桃花寨附近进行攻击。

守卫在此处的二营,同样没有给日军好果子吃,机枪、手榴弹倾泻而下,日军又丢下了百余具尸体,才慌忙撤退。

11月15日,日军再次增兵,实施了两面夹击的方案,而且首次使用火焰喷射器。

可是,日军的攻击取得的效果微乎其微,我军战士早有准备。

16日至18日,三天的战斗日军取得了些许进展,部分日军冲上了我军阵地,与我方人员展开了白刃战。

八路军战士利用手中一切能用的装备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没有武器的搬着石头砸向日军,没有石头便抱着日军跳下悬崖。

战斗一直持续到18日中午,以日军的撤退为结束。

这次战斗,我军只有1500人参战,而日军参战兵力在5000人以上。

经过11天的战斗,我军不仅取得了黄崖洞兵工厂保卫战的胜利,而且战损比极其辉煌。

日军被消灭700多人,而我军只有140余人伤亡。

1比5的战损比,被全国引以为傲,相信以现如今解放军的实力,在碰到日军时,辉煌将被延续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