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军事

「后卫」——苏-34战斗轰炸机的传奇之旅

2024-08-29军事

苏-34战斗轰炸机(俄文:Су-34,英文:Su-34,北约代号:Fullback,中文:后卫,绰号:鸭嘴兽,通称:苏霍伊苏-34),是苏联/俄罗斯一型高机动性、全天候、超音速、双发双座战斗轰炸机。 苏-34 战斗轰炸机继承了苏-27战斗机家族优异的气动外形设计,最大特征是其扁平的头部,原因是其采用了并列双座的设计,使得其头部加大,同时为了减小体积而将头部设计成扁平,并采用了许多先进的装备,如新型火控计算机、液晶显示器、新型数据链、后视雷达等。

在冷战的大背景下,苏联空军对新型战斗轰炸机有着迫切的需求。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和作战理念的变化,苏联空军需要一种能够适应新的战争环境、具备更强作战能力的战斗轰炸机。 苏 - 34 项目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80 年代。当时,苏联空军的主力战斗轰炸机苏 - 24 在性能上逐渐显露出不足,难以满足日益复杂的作战需求。 为了取代苏 - 24,苏联决定启动新型战斗轰炸机的研发项目。

在决策过程中,苏霍伊设计局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们基于苏 - 27 战斗机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一系列的设计方案,并 经过反复论证和评估,最终确定了苏 - 34 的基本设计理念和技术路线。然而,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苏联的解体给项目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资金短缺、技术研发受阻等问题接踵而至。 但即便如此,苏霍伊设计局依然坚持推进苏 - 34 项目,通过不断的改进和优化,使其逐渐走向成熟。

在早期研制阶段,苏 - 34 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从苏 - 27IB 项目开始,设计团队就面临着诸多技术难题。飞机的座舱布局调整、武器系统集成以及航电设备的适配等方面都存在巨大挑战。 同时,由于苏联解体导致的资金紧张和技术人才流失,也严重影响了研制进度。原型机试飞阶段同样困难重重,飞机的性能不稳定,多次出现故障。 例如,发动机推力不足、飞行控制系统的协调性问题等。此外,试飞所需的配套设施不完善,也给试飞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苏 - 34 历经艰辛,终于迎来了量产阶段。然而,量产初期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生产工艺不够成熟、零部件供应不稳定等。但随着生产的推进,这些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在量产过程中,苏 - 34 不断进行技术改进。发动机方面,推力不断提升,燃油效率也有所提高。 航电系统持续升级,雷达的探测精度和距离显著增加。武器系统也得到扩充,能够搭载更多种类的精确制导武器。

苏-34 的座舱设计还提高了机组的舒适度,新的前机身容纳了并列双座座舱,飞行员在左侧,武器系统操作员(WSO)在右侧。乘员可以从弹射座椅中走到过道上伸展一下身体,在长航时任务中甚至还能休息。 K-36DM弹射座椅具有零/零弹射能力,抛掉座舱盖后左右座椅按时间差弹射。 乘员通过前起落架上的登机梯,穿过后壁板上的舱门进入驾驶舱。

与苏-27UB和苏-30的串列双座相比,能大幅改善机组人员的工作环境。 在并列座舱中,飞行员和武器系统操作员在高负荷工作中无需交谈就能更好地互相理解,因为他们能通过身体语言充分沟通,反应时间也更快。 此外,座舱的双重操纵控制也有利于机组的轮换休息。

苏 - 34 战斗轰炸机在飞行性能方面表现出色。 其最大速度可达 1.8 马赫,具备超音速飞行能力。在航程方面,苏 - 34 无外挂油箱且不进行空中加油时的航程为 4000 千米,使用外挂油箱则可达到 7000 千米,如果进行三次空中加油,最大航程可达 1.4 万千米。实用升限为 15000 米。 在机动性方面,苏 - 34 采用了独特的设计,如三翼面布局和鸭翼配置,使其在低空和高速飞行时都能保持较好的机动性。飞行稳定性也较为出色,能够在复杂的气象条件和战场环境中稳定飞行。

武器系统同样丰富多样且威力强大。它可以挂载多种空空导弹,如 R-27 远程空空导弹、R-77 中程空空导弹和 R-73 近程空空导弹,具备较强的空中自卫和攻击能力。在空地导弹方面,Kh-15P、Kh-31P 反辐射导弹和 Kh-59M(AS-13「大螺栓」)/Kh-59M2(AS-18「芦笛」)电视制导导弹 、巡航导弹等为其提供了精确打击地面目标的能力。

此外,苏 - 34 还能挂载诸如 FAB-250 系列制导炸弹、RBK-250/500 型子母弹、KAB-500/1500 激光制导炸弹等多种炸弹,最大载弹量可达 8 吨,通常携带 5 吨。同时, 它的机舱内还可装载 70 个无线电声呐浮标,甚至根据需要还可以挂载核弹。此时需要挂载一个数据链吊舱进行末段遥控。

苏-34具有强大的反舰能力,可一次挂载6枚3马赫的Kh-31A/-31AD(AS-17「氪」)反舰导弹。执行压制敌防空系统(SEAD)的任务时,可一次挂载6枚Kh-31P/-31PM/-31PD高速反辐射导弹,或Kh-58U(AS-11「基尔特」)/-58UShK反辐射导弹。苏-34也可以挂载俄罗斯全系列非制导炸弹和火箭,并保留了苏-27的标准GSH-301型30mm机炮。机炮内置于前机身右侧边条中,最大射速每分钟1500发,备弹150发。苏-34的12个武器挂架最多可挂载8吨弹药,在超载时可以挂9吨,不过此时要减少燃油。

武器挂载示意图

苏 - 34 配备了先进的航电系统。其核心是一部 B004 (V004) 多功能无源相控阵雷达,该系统由圣彼得堡的列尼涅兹控股公司制造, 天线直径 850 至 1250 毫米,探测距离可达 200 至 250 千米,雷达为远程探测和跟踪地面和海面目标进行了优化,获得的目标坐标能随后装订在精确制导弹药中。 该雷达针对小雷达横截面(RCS)地面目标的探测距离为150-200公里 。除了气象和导航功能外,还提供了丰富的空面和空空模式, 能够边扫描边跟踪,在空地模式下可同时攻击两个地面目标,空空模式下可同时攻击 4 个空中目标。

苏 - 34 机头雷达

此外,它 还安装了先进的数字式多余度电传操作系统,具有主动控制功能,能减少飞机的颠簸,提高瞄准精度,减轻飞行员疲劳程度。 同时,光电火控系统、Geofizika 前视红外吊舱、TsNIRTI 电子对抗系统、UMOZ 电子光学感应器、L265 「希比内 - M」 电子战吊舱等航电设备的加持,进一步提升了苏 - 34 的作战效能和生存能力。

苏 - 34 在对地攻击方面表现卓越。凭借其强大的武器挂载能力,在作战方式上,可利用其出色的低空飞行性能,以超低空突防的方式接近目标,出其不意地对敌方地面目标发动攻击。 苏 - 34 正常载弹量可达 8 吨,最大负载下甚至能达到 10 吨,堪称一座空中移动的 「武器库」,能够对敌方纵深军用机场、指挥中心、通信节点等高价值固定目标实施有效打击,展现出强大的对地攻击威力。

苏 - 34 虽然主要定位为战斗轰炸机,但也具备一定的空战自卫能力。然而, 由于其机身较重、机动性相对较弱,在空战中与专门的空优战机相比存在一定劣势。但在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时,其翼尖挂载的 「希内比 M」 电子干扰吊舱等电子战设备,能够有效干扰敌方雷达和导弹,为自身提供一定的防护。 此外,苏 - 34 配备的后视雷达能够监视后方来袭的敌机,使其在一定程度上提前做出应对,增强了在空战中的生存能力。

在俄乌战场,苏 - 34 战斗轰炸机的表现较为复杂,既有出色之处,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2022年4月26日,乌克兰独立新闻社发布了一段乌克兰武装部队操作山毛榉导弹系统击落俄军苏-34战机的视频。山毛榉导弹系统的操作员在雷达屏幕上捕获到苏-34战机的信号后,发射了两枚导弹。被击中的俄军战机在空中失去控制,垂直坠毁在地面。

2023年9月4日,苏-34多功能超音速战斗轰炸机向乌克兰目标发射了「匕首」空射高超音速导弹。这是首次有消息称苏-34战斗轰炸机能挂载「匕首」高超音速反舰导弹。2023年12月22日,乌克兰军方当天表示,乌军在一次「精心策划的行动」中击落了俄罗斯空天军的3架苏-34战斗轰炸机。2024年2月17日,乌克兰空军司令部通报称,当天早上,乌克兰防空系统击落俄军2架苏-34战机和1架苏-35战机。

当地时间2024年2月29日,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瑟尔斯基在社交媒体上表示,2月29日夜间,乌军先后在阿夫杰耶夫卡和马里乌波尔方向摧毁了俄军3架苏-34战斗轰炸机。2024年6月10日,俄罗斯国防部新闻处发布消息称,俄苏-34战斗轰炸机机组人员使用FAB-500航空炸弹对东部军区责任区内的一个乌军据点和有生力量实施打击。

2024年7月27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消息,一架苏-34歼击机在伏尔加格勒州执行预定训练飞行时坠毁。机组人员弹射逃生,无生命危险。飞机坠落在无人区域。 初步查明,飞机坠毁的原因是技术故障。2024年7月29日,俄罗斯国防部表示,多架苏-34战斗轰炸机的机组人员对俄军西部集团军责任区的一个乌军临时据点实施打击。这次打击是由配备通用滑翔与修正模块的非制导FAB-500炸弹进行的。

在未来的军事战略中,苏 - 34 有望继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现代战争对精确打击和多任务能力的需求不断增加,苏 - 34 凭借其强大的武器挂载和对地攻击能力,将在战场火力支援和纵深打击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其可能的发展方向包括进一步提升信息化作战能力,与其他作战平台实现更高效的协同作战。此外,可能会在隐身技术、智能化武器系统等领域进行改进,以适应未来复杂的战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