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军事

无柄手榴弹全面普及,为什么解放军不再使用木柄手榴弹?

2024-02-05军事

如今解放军部队基本已经不再使用此前海量装备的木柄手榴弹,也就是63式和67式手榴弹。

即便是新兵投掷训练,也已经在使用新式的无柄手榴弹,虽然型号目前并不清楚,但可以知道的是大概有两种,外观一种是卵型,一种是圆柱形。且圆柱形的手榴弹与美军使用的「可扩展进攻型手榴弹(SOHG)」极为相似,必要时可以串联起来当爆破筒。

我军使用木柄手榴弹的历史有长达半个多世纪之久,已经成为一种情怀,而且其优点也非常突出:

比如结构简单、工艺要求低,非常适合在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大规模制造;在山地作战时,其不易从山坡滚落,适合用来进攻;另外其外形特点也方便投掷,在较少训练的情况下,能够投出相对较远的距离和较好的精度。

那为什么解放军不再使用木柄手榴弹了呢?

解放军最开始青睐木柄手榴弹,主要还是以前条件太差,手榴弹来源主要是缴获的国民党军仿制的德式木柄手榴弹。

加上当时无柄手榴弹制作复杂,成品率低,因此便只能大规模制造简易的木柄手榴弹,但此时并未有统一的型号和制作规范,基本要求是能炸就行。

新中国成立以后,解放军也非常重视手榴弹的研制,以当时的作战经验和条件来说,手榴弹是的重要性不亚于冲锋枪,是近战夜战的利器。

当时引进了苏联的42型进攻手雷和F1型防御手雷,并成功仿制,型号为防一式和公420。值得一提的是,这两款手榴弹都是无柄的,也就是说当时解放军就已经在决定用无柄取代有柄。

不过,由于无柄制造工艺要求较高,以当时的工业条件,产量跟不上需求,所以只能又回到了木柄手榴弹身上,后来也就有了自主研制的63式和67式木柄手榴弹。

这两款手榴弹在中苏交恶时期大量制造,据说产量上亿枚,这也是很多人记忆中的经典木柄手榴弹。

到了70年代以后,我军有自主研制了73式和77式两型,其特点是将圆柱体弹体变成了卵型,内部填有钢珠,弹体上刻预制刻槽,大幅提升了杀伤力。

这两款手榴弹依然保留了木柄,但弹体采用了卵型,相当于是结合了二者的一些优点。

但到了80年代以后,解放军开始正式装备了无柄手榴弹,最著名的一个型号系列是82式。当时主要是解放军侦察兵在大量使用,还有一些老兵自己改了引信挂在胸口作为「光荣弹」。

不难看出,其实解放军一直是比较青睐无柄手榴弹的,使用木柄手榴弹主要是条件限制,一旦条件允许,就会进入更新换代的程序。

虽然直到新世纪10年代,解放军仍在大量使用木柄手榴弹,但主要还是作为清库存和新兵实弹训练。

没办法,冷战时期造太多了。

其实从现在所有主要军事大国的选择来看,属于木柄手榴弹的时代基本彻底过去了,无柄手榴弹才是主流的选择。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木柄手榴弹已经不再符合现代战争的需求。

首先,无柄手榴弹体积更小,单兵携带数量可以大量增加,且不需要占用太多空间,留出来的空间则可以携带其它装备。

其次,木柄手榴弹因为是两段式结构,其结合处的密封问题一直存在,即便一开始没问题,但要长期保存的话对储存环境要求较高,变相增加了成本。在战争时期和冷战背景下的高强度训练中,弹药消耗快,这些问题不容易发现,但进入和平年代后,问题就会逐渐暴露。

而无柄手榴弹则没有太多这方面的问题,因其密封性好,无论是在严冬,还是炎热,哪怕是潮湿等恶劣环境下都能长期储存。

第三,从威力上讲,木柄手榴弹因为结构问题会存在破片散布不均的情况,但是无柄手榴弹基本能解决这个问题,这在城市战、堑壕战等相对狭小密布的空间中,杀伤性会进一步体现。

第四,虽然木柄手榴弹理论上能投掷得更远更精准一些,但是这也必须是尖兵,大部分士兵投木柄手榴弹和无柄手榴弹的距离和精度没有太大区别。而且在枪榴弹、轻型迫击炮已经普及的情况下,也就没有必要再用手榴弹来攻击远目标。

第五,木柄手榴弹还有个缺点,就是体积较大,在丛林作战时容易被树枝挂到,在城市作战中,也容易撞到门框、窗框。而无柄手榴弹反而较少地遇到这些问题。

因此,木柄手榴弹综合而言是不如无柄手榴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