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军事

新型隐身轰炸机,只能照抄B2飞翼吗?我们的解法,跟美国不一样

2024-03-22军事

自从空军副司令透露了「20家族」最后一位成员的进展,大家都很兴奋,但是关于我国下一代轰炸机的外形,网上的想象图大多数都是美国B-2的翻版。

(网络上的想象图)

在我们的印象里,隐身轰炸机似乎就该是这个样子,扁扁的一片,外形非常光滑简洁,没有传统的机身、机翼和尾翼,看起来就只有一个巨大的机翼在飞,这就是飞翼布局。

那么问题来了,隐身轰炸机只能造成这个样子吗?

大家好我是空天同学,曾经在西工大读过飞行器设计专业,谨慎地说一下我的看法,若有不对还请指正批评。

从飞机设计上来考虑,有三个极为重要的核心参数,那就是 升阻比、翼载荷、功重比(推重比) 。这三个参数的好坏,决定了一架飞机几乎所有的基础性能。而飞翼布局让这三个参数,全都更好了。

一、理论上效率最高的气动外形

飞翼布局有三个明显的优点:

第一是气动效率高, 因为机身跟机翼融为一体,机身也能产生很大的升力,这就让等效翼面积大幅度增加了,(同等重量下的) 翼载荷 就降下去了——这是第一个核心参数。

另外飞翼布局的机翼机身的界限没有了,机翼和机身之间的诱导阻力、干扰阻力也就减小了,升力增加,阻力减小, 升阻比 就增加了(同等展弦比的情况下,可以做到正常布局的1.4倍左右)——这是第二个核心参数。

第二个优点是结构效率高。 机翼机身融合过渡,空间被充分利用,翼载荷的分布也更均匀,结构强度增加,结构重量就减小了,那整个飞机的重量就减小了;同样的发动机, 推重比 就变大了——这是第三个核心参数。

或者说,如果要保持同样的推重比,飞机发动机所需的推力可以更小。那么如果发动机不太给力,在气动方面多下功夫,确实可以改善飞机性能。

比如同样是D-30发动机,俄罗斯伊尔76起飞重量只有190到210吨,而运20可以做到220吨,航程也更远,气动上的优化功不可没。

B-2从侧面看,很短粗肥胖

三个核心参数都变好了,飞翼飞机的航程、机动性、载弹量等等各种性能,理论上就有巨大的优势。

第三个优点,就是隐身效果好。 一般来说飞机雷达散射截面积(RCS)最大的地方是机翼和机身夹角的部分,很容易形成角反射器,但飞翼布局的翼身是融为一体的,天生就减少了这个最大的散射源,所以隐身方面有先天优势。

二、飞翼能隐身,只是个巧合

世界上最早造出来飞翼飞机的,是二战德国的海尔霍顿兄弟俩,他俩造出来Ho-229喷气式飞翼战斗机,非常超前,是当时德国黑科技的代表。

(德国霍顿兄弟)

飞翼飞机试飞的时候,经常会从机场的雷达屏幕上消失,但那时候雷达性能本来就不好,所以就没有重视。

当时的工程师们只知道飞翼布局是气动效率很高,没想过隐身。美国诺斯罗普公司也是认识到了飞翼在气动效率上的优点,自从二战后期就一直在搞飞翼洲际轰炸机,想把航程和载弹量做到最大。

(诺斯罗普公司测试了大量飞翼轰炸机)

大家都知道第一架隐身飞机是美国的F-117,但是实际上,计算飞机雷达反射面积的公式,最早是一位苏联科学家乌菲姆谢夫在1962年提出来的,这套公式计算很繁琐,而当时计算机算力不够,所以没有引起苏联军方重视。

后来,这个苏联公式被「开源」到了美国,洛马臭鼬工厂的工程师丹尼斯·奥瓦霍塞看到了,于是在苏联公式的基础上,琢磨出来了减小飞机雷达截面积的初步方法,这就有了后来美国的「海弗兰计划」(Have Blue)。

(一开始被设计成这个样子)

(后来被加上了两个翅膀,才能保证飞起来)

美国人计算发现,最好的隐身外形是个钻石型,但很明显,这个形状很难飞起来,于是加了两个翅膀,又加了两个V型尾翼,造出了F-117。

当时对连续曲面雷达反射的计算能力不够,所以F-117外形是一个个平面;后来计算机运算速度大幅加快了,才能计算曲面的RCS。

后来美国人把现有的每个气动布局都算了一遍,发现飞翼布局的雷达散射截面积刚好是最小的,诺斯罗普公司高兴得一拍脑袋,巧了吗这不是,我搞了几十年的飞翼轰炸机,没想到居然误打误撞,点出来了隐身这个技能。

(诺斯罗普的飞翼轰炸机,意外进化了隐身)

于是,第一架飞翼隐身轰炸机B-2,就自然由更具飞翼制造经验的诺斯罗普打造出来了。美军最新的B-21轰炸机,也是他们来负责,外形没有太大变化。

三、飞翼优点很多,缺点也很要命

说到这儿,回到刚才的问题,隐身轰炸机难道只能做成飞翼的样子吗?

飞翼虽然有这么多优点,但是有得必有失,飞翼有一个非常大的缺点,就是没了平尾和垂尾,缺少气动安定面,飞行操控性和稳定性比较差,机动性发挥不出来。

虽然现在计算机发展,可以利用电传飞控解决控制的难题,但是气动上的先天缺陷还是存在的,比如B-2的俯仰操纵力矩就很短,一不小心就容易拍在地上。

B-2飞行品质也不算太好,有时候会有振动问题,整个飞机震起来。

(B-2的振荡现象)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像B-2这种飞翼,就算你给它装上4个图160的加力发动机,也飞不了超音速,因为大型飞翼飞机的肚子太厚了,高速情况下的激波阻力会剧烈增加,控制上也更加困难,速度高了就容易失去稳定性,所以很难飞到超音速。

德国霍顿兄弟当年就设想过超音速飞翼,后掠角很大,而且为了保证稳定性,加一个巨大的垂直尾翼,座舱就在尾翼前面融为一体。但是这个想法太超前了,当时根本实现不了。

美国无尾战斗机方案,六代机前身

F-22造出来之后,美国也率先研究了超音速无尾隐身战斗机,给六代机铺路,但是控制和稳定性过于困难,最终放弃。

其实如果广义一点,东风17那种弹头形状,我们叫乘波体,但实际上也是翼身完全融合的,也可以看作是飞翼,只是后掠角很小而已。这样来看,飞翼也是能飞到超音速,甚至高超音速的,只要解决了阻力、稳定性这两个问题就行。

(宽泛点说,乘波体也是飞翼)

近十年国内外对飞翼的研究,不同造型的飞翼,其气动特性也很不一样,但都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第一是减小高速飞行的阻力,提高飞翼布局的临界马赫数;

第二是增加飞翼的控制力矩,提高机动性和操纵性。

飞翼布局的客机、轰炸机,都需要一个大肚子来装人装货装弹药,这一块阻力是没法彻底消除的,只能尽量优化。

比如类似X-47的这种蝴蝶造型,前面后掠角大,机翼后掠角减小,优化了流场,可以获得更快的巡航速度,但是因为多了一条折线,反射源多了一个方向,隐身性会稍微下降一些。

波音、中国商飞,还有西北工业大学的新一代客机验证模型,都采用了飞翼布局,肚子很大很扁,机翼向外逐渐缩小,像一只鳐鱼。

西工大飞翼试飞

NASA风洞试验

这也是优化后的飞翼构型,其实还是有个明显鼓起来的机身的,在巡航速度、结构重量、机舱容量等方面做了优化折中。

理论上,BWB飞翼客机耗油率、载货率都远高于现在的飞机,但是想投入市场实用,还有不少挑战。

(严格来讲不是飞翼了,只是翼身融合程度很高)

四、速度和隐身,不可兼得?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对轰炸机来说,增加速度,可以减少突防的时间,增加生存性,所以如果能在不明显影响航程、隐身的情况下,增加轰炸机的巡航速度,何乐不为呢?

想把速度搞上去不难,增加后掠角、减少跨音速阻力就行了。但如何保持稳定性,就是工程师需要直接面临的挑战。

比如洛马公司1970年代提出了代号「高级钉」的方案,就是一个后掠角更大的飞翼,速度更快,为了保持稳定,增加了一个尾巴,上面有一套固定的尾翼,而且是前掠翼。

洛马「高级钉」

这样就大大改善了飞行操稳特性,但是隐身性下降,这加长了一大截尾巴,整机重量也明显增加了,航程和载弹量肯定会降低。

再比如我们经常见到这张图,是国内外对于「轰20」的想象,就是在后机身加了一对可以折叠的多功能尾翼。

(V尾翼竖起)

(V尾翼放平)

需要高速巡航时,形成V型尾翼,增加稳定性;

如果进入了高风险环境,需要加强隐身,那就把尾翼放平,与机翼重新融合成一个平面。

这种方式听起来不错,兼顾隐身和操控,重量也增加不多,比洛马的方案又更进一步了

不过也有代价,一是增加一套转轴,结构重量加大、可靠性下降;二是任何可变机翼,较大的机械活动结构,都可能会导致额外的雷达反射,处理起来有点麻烦,可能要用到很多柔性隐身蒙皮覆盖,但也不是不能解决。

增加了V尾的飞翼,已经不算飞翼了

说来说去,气动和隐身天生就是矛盾的,几乎一定会打架,飞机设计师就只能权衡利弊,在大量数学和试验的基础上,找到更优化的办法,尽量顾此、又不失彼。

还有一种解法,那就极端一点了,就是前面提到的 「超音速飞翼」 ,甚至 「高超音速飞翼」 。采用超过60度的后掠角,在大气层边缘高速滑行,这时候升力来源已经全是激波了,因此叫「乘波体」。

(全拼速度,也不是不行)

这种飞行器,已经算是空天飞机的雏形了。实际上我国早在几年前,就公布过空天飞机的方案,水平起降,二级入轨。

超过5马赫的极高速度下,飞行器在红外波段已经不可能隐身;但导弹也追不上了,自然不必再顾忌隐身问题了。

五、美国人的答案,从不是唯一解法

飞翼布局,其实跟鸭翼布局一样,在过去大半个世纪都是「被埋没的金子」。

我们现在的飞机大部分是常规布局,美国战斗机也都是常规布局,并不是常规布局比鸭翼更好。

莱特兄弟的第一架飞机就是鸭式布局,二战也造出了鸭翼战斗机。

但是,鸭翼是静不稳定的,控制太困难了。直到1980年代计算机算力猛增,代替人力操控,才驯服了鸭翼。

20、20

飞翼布局也是如此。美国人虽然经验丰富,交出了B-2和B-21两个答案,但这并不是隐身轰炸机外形的唯一解法。实际上,航空航天各个领域,美国人的答案,也从来都不是唯一的答案。

当初歼-20的外形,一公开就震动国外,不仅优化了超音速巡航,又利用强大的多涡系耦合增加升力系数,然后还很好地处理了鸭翼转轴的隐身问题,做到了比F-22更低的前向RCS,很符合未来的空战需求。

相信我国航空科研人员的智慧,「20家族」最后一位成员也一定会别具特色,充满中国智慧。

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