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军事

装备技术发展趋势下的空战复杂性思考

2024-03-26军事


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成果不断装备化、实战化,未来具有人工智能特征的武器将广泛运用于战场,推动着空中作战对抗由信息化加速向智能化、网络化、无人化、数据化转变。空战装备技术发展趋势下所带来的战斗力生成模式逐渐向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演变,空中战场在面临环境复杂性、响应实时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呈现出博弈强对抗、信息不完整、高度不确定等特征。在近期几场局部战争中,冲突一方或多方对无人力量的规模大量运用,以及无人装备展现出的战场颠覆性潜力,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空中主战航空装备无人化的趋势。

空战装备和空战样式的 智能化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深度学习、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赋能,航空武器装备在机械化、信息化的基础上呈现出越来越多的智能化特征,战斗力生成模式三化融合的趋势日渐清晰。世界主要航空强国不断加大对人工智能技术在航空装备以及空战能力生成中的投入,通过智能化、网络化的信息技术装备,赋能航空装备,使其在战场态势感知、识别判断跟踪、指挥控制决策以及自主精确行动等空战全流程能力上出现跃升。空中作战的预警时间提前、决策时间缩短、作战行动精准快速,提升了OODA的流程效能,从而使得空战体系性更强,节奏更快。

在战场态势感知方面,深度学习算法、大数据挖掘、专家系统、神经网络系统等感知数据的信息处理技术赋能,可改变机械化、信息化时代简单的数字映射模式,从而获得更全面、更适用的战场态势信息。

在识别判断跟踪方面,针对体系化对抗与空战场电磁环境的异常复杂性,人工智能与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将态势信息快速转化为决策和行动支撑依据,快速自主识别高价值、高威胁目标,并实现多目标、抗干扰自主识别判断和跟踪。

在辅助指挥控制决策方面,专家系统、遗传算法、神经网络技术等使得航空主战装备具有一定的自我学习、推理和决策的能力,智能辅助决策和实时指挥控制能力的提升,同时也可一定程度上降低人的主观情绪、战斗状态、实战经验等因素的影响。

智能辅助决策和实时指挥控制能力提升

在自主协同行动方面,智能化火控系统和精确制导武器系统使得作战平台攻防更加精准,互联互通互操作能力的增强,也使得智能平台基础上编队作战、体系对抗战术更加灵活,作战效能倍增。美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的人工智能近距空中格斗项目、阿尔法自主空战系统以及美空军的天空博格人项目,是空战智能化趋势的主要代表。

虽然智能空战领域的研究取得了诸多进展,但仍有很多技术难题需要攻克。在面对高动态、强实时、不确定、非完美的复杂空战环境时,传统的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已经无法满足作战需求。而新兴的机器学习类方法虽然在能力涌现、自演进、自学习等方面具有优势,但面对实际的工程落地,仍需突破诸如智能空战的不确定性、可解释性、安全性和可迁移性等瓶颈。人工智能在空战场的深刻应用将颠覆传统空战形态,改变空中作战样式,空战将由以往的信息、火力对抗,朝着三化融合和智能对抗方向发展。未来空战将以具备自主能力的智能武器平台为主、以智能化指挥控制系统为依托,呈现出基于自主智能化作战模式,从而带来主战装备、战场环境、作战样式、制胜规律、作战规则等方面的深刻变革,进而带来空战复杂性的进一步演化。

无人化装备的空战运用及表现

随着人工智能、信息通信技术等的不断发展,无人化装备数量和规模在航空装备中的比例迅速增加,无人化装备的作战运用理论和实践样式日趋成熟,无人机已经成为现代空中战场的重要武器平台,正在从侦察监视、网络通信等支援保障角色向察打一体、精确击杀、群智攻击、非对称毁伤等战场主角转变。

美军在「持久自由行动」中通过捕食者无人机发现「基地组织」骨干成员阿提夫车队,并在持续跟踪和识别确认过程中,引导F-15战斗机飞至指定位置待命,最终3架F-15E战斗机和2架捕食者无人机共发射3枚GUB-15激光制导炸弹和2枚海尔法导弹,实现了对阿提夫车队的精确击杀,体现了有人-无人的有效协同和优势互补。

无人机经济消耗小、人员伤亡少、

可探测性低等优势,使得无人机群智攻击、

非对称毁伤等方面潜力巨大

无人机经济消耗小、人员伤亡少、可探测性低等优势,使得无人机在群智攻击、非对称毁伤等方面潜力巨大。据媒体报道,美海军曾使用8架小型无人机组成的蜂群对海上宙斯盾系统进行模拟集群攻击和饱和式突防,结果显示至少会有1架成功突防,如果使用10架,则最少会有3架成功突防。蜂群式群智攻击战术可大幅提升突防作战效能。此外,美军在忠诚僚机的项目验证过程中,有人/无人隐身战机的集群协同对抗预警机引导的有人战机取得了0:8的空战战损比。2019年,胡塞武装使用十数架低成本无人机成功穿透沙特由美国爱国者、萨德系统和德国天空卫士系统等构成的高密度防空体系,袭击了沙特阿美石油的炼油厂和油田,致使沙特石油产量减少近一半,实现了较高的非对称作战打击效果。

无人作战飞机和武器的规模放量使用也是信息化、智能化技术不断应用的结果,无人自主空战、隐身无人穿透、无人集群突防、有人无人协同作战等作战概念、作战理论的提出和战场实践,叠加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对OODA流程的赋能和空战体系的重塑,进一步加剧了未来空战在强对抗、不确定、体系异构等方面的复杂性。

装备技术发展趋势下的 空战复杂性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空战的高度不确定性。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人工智能不断应用于空中主战平台及指挥控制领域并取得飞速发展,导致空战不可避免地朝着智能空战、无人空战演变。但同时也要看到,人工智能技术在实际工程落地方面仍存在可解释性、安全性、可迁移性等方面的技术难题,特别是随着大数据、深度学习技术能力的不断增强,其中间特征组合和推力规则的「黑盒」特征,可能导致其得出的决策结果和行动控制出现不可控、不可信甚至灾难性的输出结果。其基于自身学习结果输出的最优解不一定是正确解,进而带来颠覆性伦理道德问题。这也是人工智能技术军事领域应用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战斗力生成模式三化融合趋势所带来的信息不完整。未来空战由庞大机械化、信息化装备所构成的作战体系支撑,由于深度学习处于弱智能状态,受到数据、经验、规则、知识制约,而智能化、无人化趋势下空战对抗涉及要素多、涵盖广、响应快,在实际训练中,很难将战场所有场景数据和作战要素真实还原到计算机中。计算机进行空战训练时无法得到完整的训练信息,始终处在不完整的战场环境中。另外,战场的复杂性带来决策的复杂性,智能化空战的自主平台进行自我决策时,其决策能否有效地处理分析传感器的数据,并输出较为合理准确、不违反作战规则、科学与艺术统一、可解释性、可复制性的决策指令,也有待进一步解决。

智能化混合战争时代所带来的博弈全方位、强对抗。智能化混合战争中,作战边界趋于模糊,涵盖军事和社会空间全范围,影响更加深远。同时,战场和战线更加模糊,战争双方对认知空间的夺取更加激烈。传统意义的空战是航空兵使用航空武器进行空中对抗,智能化战争时代的空战则以具备自主决策能力的智能化、无人化平台为主进行空中对抗。这种具备自主决策能力的平台一旦突破技术瓶颈,通过不断强化学习,将远远超过人类现有认知,成为空战中难以战胜和充满不确定性的智能体,进而带来空战规则、作战目标、制胜规律、体系构建等方面的复杂性。

结 语

百年变局之下,智能化混合战争已经显露端倪,要敏锐窥探到三化融合战斗力生成模式,以及新军事科技革命所带来的空战发展趋势和复杂性。应随着时代发展、技术进步及时转变观念,以理论创新牵引装备建设发展,以技术突破和落地推动作战概念设计和战术战法创新,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相互驱动,把握空战的复杂性趋势,顺势而为,应势而变,在空中战场夺取更多优势,把握空中战场主动权。

免责声明: 本文转自军事文摘,原作者李飞、李前坤。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本公众号编译/转载仅为分享、传达不同观点,如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我们!

转自 丨军事文摘

作者 丨李飞、李前坤

研究所简介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IITE)成立于1985年11月,是隶属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主要职能是研究我国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跟踪和分析世界科技、经济发展态势,为中央和有关部委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全球技术地图」为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官方微信账号,致力于向公众传递前沿技术资讯和科技创新洞见。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小南庄20号楼A座

电话:010-82635522

微信:iite_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