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军事

当年,乌克兰真的把图纸放在瓦良格号里了吗?隐藏多年内幕被揭开

2024-01-27军事

航空母舰是现代海军装备体系里的核心,在现代化战争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中国海军第一艘航母辽宁号的诞生与演变极具戏剧化色彩,现在回想起来依然令人感慨万千,唏嘘不已。

众所周知,辽宁号航母的前身是前苏联「库兹涅佐夫」级航母的二号舰瓦良格号。

与苏联的早期航母相比,「库兹涅佐夫」级航母的设计理念与总体布局更接近于现代航母,综合战斗力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已完成近七成的瓦良格号航母停止建造,并长期停留在它的出生地乌克兰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又称黑海造船厂)。由于当时的乌克兰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根本无力承担继续建造该舰的费用,于是只能四处寻找下家,期待有人能接手这个半成品。

时间来到了九十年代末,乌克兰政府决定拆除瓦良格号上的所有军用设备,按废船价格对其进行公开拍卖。经过一番角逐,一家来自澳门的私营公司以2000万美元将该舰收入囊中,而该公司的创始人,就是长期以来一直披着神秘面纱的徐增平。

相传徐增平出生于一个军人世家,自己也曾经在广州军区服役过。退伍后的徐增平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大潮下海经商,在获得了第一桶金后,于八十年代末迁居香港,成为了一名港商。

1996年,时任海军副司令员的贺鹏飞经人介绍找到徐增平,要求他帮忙购买已弃建多年的瓦良格号。当过海军的徐增平肯定清楚,中国海军长期以来一直有一个航母梦,也曾为此付出过不少努力。

现在海军副司令员找上门来,要求帮忙购买一艘半成品的航母,其目的显然是不言自明的。面对贺鹏飞的要求,徐增平很快便答应了下来。不过,由于乌克兰方面要求瓦良格号的购买主体只能是私人,徐增平为此还专门到澳门注册了一家名为「创律」的旅游娱乐公司。

徐增平对外宣布,瓦良格号买下来后将被改造成一个集舞厅、旅馆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海上游乐设施。

新千年前夕,没有任何动力的瓦良格号在拖船的牵引下,踏上了漫长而艰难的回国之路。2002年3月初,锈迹斑斑的瓦良格号在经历了一番波折后终于抵达中国大连,从后便一直停靠在码头,直到三年后才正式开启改造工程。

对于当时的中国造船工业来说,将一艘接近完工的中大型航母改造成可用之舰,虽说不上是难如登天,但也绝非易事。那么,在没有外部力量帮忙的情况下,中国是怎么做到的呢?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有关瓦良格号图纸的传言了。

关于瓦良格号图纸的来源,一直有着截然不同的两种说法。其一是当年中乌两国的「秘密交易」。也就是说,乌克兰偷偷把图纸藏在了瓦良格号上,于是这些图纸就随船来到了中国。而另一种说法则是徐增平用200万美元的价格买回来的,这一点也得到了他本人的亲口承认。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种可能。

苏联解体后,乌克兰与俄罗斯一样继承了前苏联遗留下来的大量军事装备与相关技术,还曾一度与中国展开多项军事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购买瓦良格号航母之前,中国曾从乌克兰购买过一艘由赫尔松造船厂建造的大型油轮,并将其改造为青海湖号补给舰。在瓦良格号来华之前,该舰曾是中国海军引进过的吨位最大的舰船。

除了上述两艘大型舰船外,中乌双方的军事合作还包括了「欧洲野牛」气垫登陆艇、UGT-25000燃气轮机等。而在中国航母力量的建设方面,乌克兰不仅将苏-33舰载机的第三架原型机T-10提供给了中国,还协助中国建设了崭新的航母舰载机训练中心。

可以说,没有乌克兰方面提供的这些资源,中国海军的航母要形成真正的战斗力,肯定还要走一些弯路,花费更大的代价。

不过,中乌军事合作说到底还是双方都能得利的卖卖。当时中国所花费的2000万美元仅仅只是近乎空壳子状态的瓦良格号舰体而已,并没有包括其它任何附加物。

因此,在尼古拉耶夫造船厂经营不甚景气的情况下,乌方偷偷摸摸地将图纸藏在瓦格里号中作为送给中国的「大礼包」,既不符合客观逻辑,也不符合现实利益。

而且根据辽宁舰总设计师朱英富的回忆,中方刚拿到瓦良格号时,上边除了灰尘和大量垃圾外什么都没有,一些重要的设备还有明显人为破坏的痕迹。而对于乌克兰将图纸藏在瓦良格号舰体内送给中国一事,乌克兰方面也在公开场合坚决予以了否认。

与所谓中乌「秘密交易」相比,徐增平用高价把图纸买下来似乎更能令人信服一些。毕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徐增平一直都以一个「爱国商人」的形象出现。

既然他愿意花费巨资购买瓦良格号,那么再多出点钱,把图纸一起买下来也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儿。

根据徐增平的描述,他跟着乌克兰的工作人员,进入到了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六楼的资料室,取出了大约20吨重的资料,用了8辆卡车才运走。

他甚至还煞有介事地描述道,资料库内每层楼都有监控系统和红外线报警装置。取图纸的时候,保管员和警卫军官各取出一把钥匙插入锁眼,然后旋转密码盘核对密码,同时分别把右手放在两个电脑触摸屏上,不一会儿电脑就发出了「密码正确,掌纹无误,欢迎进入第×资料库」的声音。

现在回过头来看,徐增平所自述的内容不仅十分离奇,而且也存在着不少疑点。根据前大连造船厂副厂长唐士源的说法,尼古拉耶夫造船厂的资料室是在八楼,并不是徐增平所说的六楼,也根本不存在什么指纹识别系统。

事实上,瓦良格号的图纸到中方手里要比徐增平声称的晚的多,而且与徐增平本人也毫无关系。在瓦良格号还没抵达大连时,乌克兰方面就提出过,要把瓦良格号的图纸一同卖给中方。

当时想要这批图纸的除了中国,还有俄罗斯,但中方的出价更高,因此尼古拉耶夫造船厂更愿意把图纸卖给中国。经过一番激烈的谈判,中方最终以4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总共1981份图纸,外加1484组备件。图纸买回来后,中方又动用了一百多名专业翻译,花了两年的时间才将其全部翻译成中文。

有了这批图纸后,瓦良格号的改建工作就变得简单多了。通过对瓦良格号的改造和测绘,我们深入了解了中大型航母的设计、建造和应用理念,并以此为基础,建造了吨位相当的山东号航母,并为吨位更大,技术含量更高的新型平直甲板航母的建造铺平了道路。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以2400万美元购得的瓦良格号以及相关图纸,至少为国产航母的发展节省了10年时间。现在再来说说此次交易中的关键人物徐增平。

当时徐增平所参与的工作,多半都集中在前期的谈判过程中,后来包括购买图纸的事情和他关系并不大了。

在这之后就有很多关于徐增平的负面传言被传开,一些故事甚至还出现在了【中国航母】、【瓦良格迷局】等刊物上。

我们现在很难证实这些传言,但我们也要辩证地看待问题,无论如何,他都是有着积极作用的。

经过八年的改造,瓦良格号航母终于在2012年9月25日正式更名为辽宁号,并交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使用。

如今,十余年过去了,在反舰弹道导弹和高超声速武器相继服役,更大吨位,更强战斗力的航母即将服役之际,辽宁号已经从昔日的「小甜甜」,变成了如今的「牛夫人」。

不过,作为人民海军装备的第一艘具有实战能力的航母,辽宁号依然有着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而对于该舰诞生过程中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某些人物,或许只能让后来人去评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