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军事

回顾:河北一老农被儿媳赶出门,走投无路时,国家直接送上30万元

2024-08-22军事

2020年,在河北的农村,有位老农被儿媳赶出家门,只能住在破旧的机井房里,靠捡破烂为生。

就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国家直接送上了30万,原来这位老农的身份可不简单,他曾经参与过国家最高机密的「816」工程建设,还在对印自卫反击战中英勇杀敌,立下赫赫战功。

那他为何会被亲生儿子扫地出门?

今天我们一起看看孙顺明老人的故事。

错位的名字,消失的英雄

数九寒天,北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在河北某个村子口,一间破破烂烂的机井房,眼瞅着就要被吹散架了。

大家猜里面住着谁?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头,他叫孙顺明,那时的他正缩在一床发霉的被子里瑟瑟发抖,嘴唇冻得跟茄子似的。

他那双枯瘦的手,正紧紧攥着三十万块钱,浑浊的老泪止不住地往下流,嘴里念叨着:「国家还没忘了我,国家还没忘了我……」

原来这老头可不是一般人,他以前可是个兵,还是个立过大功的战斗英雄,但是咋还有英雄流落到住机井房的地步?

原来当年,孙顺明为了吃饱饭,报名参了军。那时候他还年轻,大字不识一个,稀里糊涂就在参军档案上签了字,结果就因为书记员的一时疏忽,他的名字被写错了一个字,连家在哪儿都没写对。就因为这一个小小的错误,让国家找了他几十年都没找到。

退伍回到家乡后,孙顺明从没跟人提起过自己以前的事儿,老老实实在村里种地,娶妻生子,过着普普通通的日子。

如果不是这次国家发放抚恤金,估计谁也不知道他曾经是个英雄。

更想不到他之前经历的那些艰苦的岁月。

地下长城,无名英雄

1958年,正是新中国建设得热火朝天的时候,20岁出头的孙顺明,也告别了家乡,坐上了南下的火车,被派往福建参与一项秘密工程。

一下火车,他们就被拉到一个山脚下,开始了日复一日的「挖山洞」生活。

「叮叮当当」的敲击声,混合着尘土和汗水,成了他那几年最深刻的记忆。问起是啥工程,领导只是严肃地说:「保密。」问起挖的洞是干啥用的,也只是含糊地回答:「以后你就知道了。」

孙顺明和战友们也不多想,反正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每天就是埋头苦干。这山里的活儿,可比种地累多了,有时候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

但是大家也不叫苦叫累。

就这样他们挖出了一条又一条深不见底的隧道,就像迷宫一样,不知道通向哪里。这些隧道,有的宽敞得能并排行驶好几辆卡车,有的却只能弯着腰勉强通过。

直到几年后,孙顺明退伍回到家乡,他都不知道自己当年参与的,究竟是什么工程。

直到多年以后,「816核工程」的部分信息解密,人们才真正明白,当年那些默默无闻的建设者们,究竟为国家做出了多么巨大的贡献。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青春,铸就了守护共和国核安全的「地下长城」。

这条长城,深藏在地下,绵延数十公里,是我国核武器的重要储存和运输通道,也是国家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而孙顺明,正是这群无名英雄中的一员。

雪域高原,血染军旗

山洞打完之后,孙顺明又被调到了祖国的另一端,喜马拉雅山。

一下火车,刺骨的寒风就给了他一个「下马威」。高耸入云的雪峰,一眼望不到边,比起之前待过的南方大山,这儿的环境,可以用「恶劣」来形容。

刚到没几天,孙顺明就闹了笑话。他穿着南方部队发的薄棉袄,在雪地里站岗,冻得直哆嗦,还是老班长看他可怜,把自己的羊皮袄脱下来给他穿,这才没冻出毛病。

在这儿,孙顺明他们每天的任务就是巡逻,防止对面的印度军队越界。

那时候,印度人三天两头来挑衅,仗着自己人多,就想占咱们便宜。

有时候,双方还会在边境线上对峙,互相喊话,谁也不服谁。

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终于打响。孙顺明所在的部队接到了反击的命令,他们就像猛虎下山一样,扑向了敌人。

子弹横飞,炮弹炸得地动山摇,班长带着战士们,左冲右突,硬是把敌人打得屁滚尿流。

虽然已经过去了多年,但回忆起当年的战斗场景,孙顺明老人依然激动不已。

在一次战斗中,孙顺明的腿被子弹击中了,子弹卡在骨头里,疼得他直冒冷汗。为了不拖累战友,他硬是自己用手把子弹抠了出来,简单包扎了一下,又继续投入到战斗中。

这场战争,孙顺明和战友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和领土完整。战争结束后,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但是战争也给他留下了永远的伤痛,他的那条腿,落下了残疾,一到阴天下雨就钻心地疼。

家门不幸,英雄迟暮

退伍回村那天,村里人都不知道他做过什么,他没跟任何人提起过自己的功劳,也没想着用那些功勋去换点啥好处。

成了家以后,他还是一如往常地过日子,村里人谁家有困难,他都二话不说,能帮就帮。谁家盖房子缺钱,谁家孩子要上学,他二话不说就送去粮食。他自己却过得节省,一件打满补丁的衣服,一穿就是好几年。

后来妻子因病去世,留下他和两个儿子。他一个人拉扯着两个孩子长大,供他们上学,给他们娶媳妇,盖新房。他就像一头老黄牛,为了这个家,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

本以为等儿子们成家立业了,自己就能享享清福了。可谁知两个儿媳妇,都是嫌贫爱富,尖酸刻薄的主。

她们嫌弃孙顺明老了,干不了活,还整天咳嗽,是个「药罐子」,只会拖累他们。

于是你一言我一语,就开始在儿子们面前吹枕边风。这两个儿子,也是不争气,耳根子软,被媳妇们一挑唆,就忘了老父亲的养育之恩,对他也越来越冷淡。

终于有一天,他们以「家里住不下」为由,把孙顺明赶出了家门。

老人就这样被自己的亲生儿子扫地出门,无处可去,只能住进了村口那间破败不堪的机井房。

从此他一个人孤苦伶仃地生活,靠着捡拾废品维持生计。

买不回的亲情

但是其实当地政府的人找了孙顺明好几年,总算是找到了。可当他们走进那间破机井房,看到老人住的地方,一个个都惊呆了。

谁也不敢相信,这就是一位为国家出生入死的战斗英雄的家。

四面漏风的土墙上,糊着几张报纸,勉强遮挡一下寒风。屋顶的茅草,稀稀拉拉的,也不知道啥时候就会塌下来。屋里除了那张不知道用了多少年的木板床,就剩下一堆破烂家什。

老人穿着打满补丁的衣服,头发花白,看着就让人心酸。

拿着政府补贴的钱,他老泪纵横,根本不敢相信,这么多年,国家还记挂着他。

消息传开后,那两个不孝子,带着媳妇,像是闻到腥味的猫,一窝蜂地涌了出来。他们围着老人嘘寒问暖,又是端茶倒水,又是捶背揉肩。

可这拙劣的表演,在老人眼里,是多么的可笑啊。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打的什么主意,这钱,我一分都不会留给你们。」老人斩钉截铁地说,语气里没有半点犹豫。

他太了解这帮人了,眼里只有钱,哪还有什么亲情可言?与其把钱留给他们挥霍,不如用它来做些更有意义的事。

于是他做出了一个令人敬佩的决定:把二十万捐给了村里,盖学校,剩下的十万留给自己养老。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只有他们好了,国家才能强盛。」

老人朴实的话语,却掷地有声,感人至深。

迟来的荣誉,英雄的丰碑

孙顺明的事迹,很快就传遍了十里八乡。

村民们这才知道,原来这个老人竟然身份如此不简单。

这件事,也惊动了当地政府。领导们亲自上门慰问,对他为国家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并当场决定,为他安排新住所让他安享晚年。

没过多久,孙顺明就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家。房子是政府出资翻修的,家具家电都是全新的。

孙顺明逢人就说:「还是共产党好,还是人民政府好啊!」

曾经默默无闻的战斗英雄,终于在迟暮之年,迎来了属于他的荣光。

孙顺明的故事,说起来让人心里真不是滋味。一个为国家出生入死的战斗英雄,最后却沦落地被自己的亲儿子和儿媳妇赶出家门。

好在国家最终还是找到了他,还给他补发了抚恤金,安排了新住所,也算是给他一个好的晚年。

孙顺明的故事,也让我想起了那些默默无闻,为国家奉献了一辈子的老英雄们。他们有的已经离开了我们,有的还健在,但不论如何,他们的精神都始终是我们该学习的。

咱们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不能忘记他们,更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