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军事

第四和第五次伊松佐河战役,意大利首次获胜,奥匈使用毒气弹反击

2024-06-21军事

意大利军队在第三次伊松佐河战役中并未能达成战略目的,但对于意大利总参谋部来说,往好了想总算是堵着了英法盟友的嘴,意大利总参谋部可以说,自己为了牵制奥匈军付出了惨重代价,霞飞目睹了意军在第三次伊松佐河战役中的表现。另一方面来说,意军在第三次战役中也并非没有取得一点进展,从战术角度来说,意军控制了圣米歇尔山南峰阵地,尽管北峰还控制在奥匈军手里,但最起码奥匈军无法依靠圣米歇尔山居高临下炮击意军渡河部队了。今天就让懂评给大家讲讲,第四次和第五次伊松佐河战役的故事。

第四次伊松佐河战役

意大利总参谋部基于在第三次伊松佐河战役中取得的意外进展,决定再发动一次攻势,高级军官们计划全面占领泊德戈拉,奥斯拉维亚,圣米歇尔山,彻底击破奥匈帝国军在伊松佐河的防御部署。意大利总参谋部将主要突击方向定在了圣米歇尔山岛塞布西山一带,其主要目的是控制制高点,居高临下封锁奥匈军队的后勤通道,炮击奥匈军防线。这种主攻制高点的战术是很常见的战术,从古罗马到拿破仑战争,再到巴尔干战争,两次世界大战,甚至是最近的俄乌,可以说是屡见不鲜,但又有效的战术。由此可见,意大利总参谋部至少在战术制定时的脑回路还是挺正常的。

意大利军队在1915年11月开始进行火力侦查,虽然意军火力侦查每次都能突破局部奥匈军阵地,但奥匈军每次都会立刻反击夺回沦陷的阵地,这种状况持续了数天,直到11月10日,意大利军军队接到总参谋部命令,开始执行第四次伊松佐河战役。意军在10日当天动用了1374门火炮对奥匈军阵地发动了猛烈炮击。意空军也展开行动,试图轰炸和侦查奥匈军阵地。但由于当天天气状况不佳,炮击和轰炸并未取得理想效果。仅仅掩护意军 工兵成功破坏了圣米歇尔山附近的奥匈阵地铁丝网,意军借着大雾悄悄靠近奥匈阵地并发起突击,成功攻占了奥匈军阵地。

奥匈军也不甘示弱,奥匈第5集团军司令在发现圣米歇尔山阵地有沦陷风险后,当即下令展开反击。奥匈军的反击几乎持续了一周时间,但由意大利军炮火实在过于猛烈,奥匈军未能夺回阵地。意军借着炮兵压制奥匈军攻势的时间里加固阵地,构筑土木掩体,以抵御奥匈军的进攻。战斗一直持续到11月17日,意大利空军开始对戈里齐亚发动空袭,这里被意大利总参谋部确认为奥匈帝国战略物资周转中心,意军的空袭很快摧毁了这座小城。奥匈帝国军在失去了不急支持后陷入了混乱,因此意大利军得以在姆兹利河上突破了奥匈军的防御。

从11月18日到月末,意大利军军开始在圣弗洛里安——格尔茨公路上展开全面进攻,双方都表现出了顽强的作战意志,奥匈军在阵地沦陷时会呼叫炮击,以消灭进入阵地的意大利军。意大利军在知道奥匈军已经打疯了的情况下,依旧顽强执行突击任务,一处又一处攻占奥匈军阵地,最为激烈的一次战斗在11月28日到29日展开,意大利军队波西米亚第18步兵团和加利西亚第77步兵团阵地发动了进攻,双方展开了激烈战斗,双方炮兵也不断攻击对方的部队,但奥匈军没有后退一步,意军在发现无法顺利突破阵地后放弃了进攻。

第四次伊松佐河战役对奥匈帝国来说是一场军事灾难,由于第5集团军在此前的三次战役中遭受了严重损失,兵力补充有些跟不上,炮兵也一直不占优势,本就很难守住防线了。奥匈帝国总参谋部忽视了这个潜在风险,并没有在第三次伊松佐河战役结束后立刻为第五集团军补充兵力和物资,最终酿成了军队在第四次伊松佐河战役中陷入溃败的恶果。但好在天公作美,11月末寒流来袭,加上意大利军总伤亡高达49500人,因此意大利军停止了攻势,就地转入防御状态,等待补充冬季作战物资和装备。

第五次伊松佐河战役

虽然奥匈帝国在第四次伊松佐河战役尾声阶段被突然变化的天气拯救,但奥匈帝国第5集团军损失也不小,他们在战斗中总共伤亡了32100人。奥匈帝国军总参谋部意识到了问题严重性,因此立刻调派援军,西南方面军接管了伊松佐河方面军的作战任务,第10集团军被转移到伊松佐河协助第5集团军驻防。奥匈帝国军在15年冬季也没闲着,他们不断对意军阵地进行侦查,测绘意军阵地,标记炮击坐标。

当然,意大利军也没闲着,在整个15年的冬季,意大利军进行了补充和重组,伊松佐河前线整编了8个步兵师,意军部署在伊松佐河的总兵力高达286个营,总兵力约10到17万人左右,装备1360门火炮。炮火数量上和第四次伊松佐河战役没有明显变化,但兵力却被削弱了,毕竟意军在第四次伊松佐河战役中投入了370个营的兵力。这对奥匈帝国来说倒是个好消息,因为意军兵力削弱,意味着奥匈军的压力也就降低了不少。

大约在1916年初,意军发现了奥匈军的意图,处于防御目的,意军开始对奥匈军阵地展开小规模进攻,这种小规模攻击顾名思义,就是小股部队发动多频次进攻,使得对手疲于防御,并在进攻的同时找到对手的防线薄弱环节。这种战术不光在过去实用,即使是在俄乌战场上也是常见战术。意军的行动实际上并没有经过总参谋部的授权,而是前线作战司令部自行发动的,这种战术虽然常见,但也有一个弊端,那就是当你处于兵力优势时,可以这样做。但此时意军兵力也就是奥匈军的一倍,加上冬季山区环境影响,意军主动进攻几乎就是在削弱的自己的力量。

以军在持续了4个月的进攻中成功消耗的己方兵力,而奥匈军在防御中并未遭受重大损失,到了1916年5月份,随着天气转暖,奥匈军的后勤状况得到了一定缓解,于是西南方面军司令部决定发动一次反击,夺回1915年冬天丢失的阵地。奥匈军在1916年5月下旬开始调集兵力,并在6月发动反击。最初双方围绕戈里齐亚展开了多次小规模战斗,直到6月末时奥匈军突然使用了化学弹药袭击意军防线,大约有2700名意军被俘,2700名意军因毒气死亡,4000人因中毒失去战斗力。意军无法阻止奥匈军的反击,只能仓皇撤退,奥匈军伤亡1985人,成功夺回了圣米歇尔山附近的阵地。奥匈军动用毒气反击的行为可以说是严重违反了国际公约,理应受到谴责和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