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军事

淮海战役国军55万余人被歼,为何我军只缴获16万支枪?其他枪呢

2024-09-03军事

在解放战争著名的三大战役中,淮海战役是最为曲折、形式最复杂、政治影响最大的一场战役,根据官方给出的数据,解放军付出了13.4万人的伤亡,远比平津的3.9万、辽沈的6.9万要多。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淮海战役的主战场在徐州一带,此处是南京的门户,蒋介石为了拱卫他的首府把众多中央军精锐都放在了这里。中央军都属于蒋氏的嫡系,比起其它地方部队肯定要拼命一些。

当然,解放军付出的伤亡多,是因为歼敌人数也多,此战之中国军共有55.5万人被消灭及改编,仗一打完,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基本上也宣告结束了。

不过,有一个很奇怪的地方是,战后解放军清扫战场发现缴获了轻重机枪14503挺、长短枪151045支,这加起来也才16万多支,比55.5万的人数要少很多,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 国军的配置 ,他们本来就并非人手都携带枪支,这点其实在很多国家的军队中都一样。毕竟现代作战武器使用分工明确。

比如重机枪,一挺就要配数人,正机枪手、副机枪手、弹药手等,更重的火炮,配备的炮兵就更多了,往往在十多人以上,他们并不会配发枪械。

还有一些缺少军事技能训练的技术兵种同样也不会配发枪械,他们更多的作用是保障部队的后勤, 比如有些战士负责扛炮弹和子弹,如果还带上枪,那肯定会增加负担。比如通讯兵更重要的是保障部队的通讯,带上枪反而不方便转移。

除非是像美军那样高度机械化又极为富裕,任何物资都可以用车辆来运送,任何武器都能大量生产,这样就不用节约人力,都配枪也没关系。

部队规模越大,后勤人员就会越多,这些都是很客观的因素。

为什么说「一支部队伤亡30%就失去战斗力」,其实也是这个原因,凡是部队伤亡达到了30%,基本就意味着实际拥有作战能力的前线人员损失超过了一半,剩余的人实战经历少,很难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淮海战役国军有80万人参战,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都并非实际作战人员,被消灭及改编的55.5万人里,同样也很多都是不带枪的。

既然没枪,他们被俘虏、被消灭,也不可能凭空变出武器来。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 战损 ,纵观整个解放战争,淮海是两军伤亡最大的一场战役,超过了同为三大战役的辽沈、平津。根据官方数据,解放军参战的正规军超过了60万,共伤亡13.4万人。

这是什么概念?算起来就是五个人里就有一个伤亡,还没算那些支前的百姓、参战的民兵,看看这个比例就能想到此战有多惨烈。解放军是胜利一方,国军就更惨,而人员尚且如此,武器被大量损毁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淮海战役三个阶段: 碾庄、双堆集、陈官庄 ,除陈官庄被围困了20多天出现了大量投诚官兵外,其它两个阶段可都是血战、死战。

碾庄战役华野5个纵队加特纵打黄百韬兵团4个军(63军未能渡河即被歼),硬是打了十多日才将其消灭。

碾庄战役结束后,淮海总前委发电报给中央: 「部队必已相当疲惫,刀锋似已略形钝挫」 。这有几分诉苦意味的话,可见敌人的战斗力和抵抗意志,如此一来武器的耗损就会非常大。

打黄维兵团情况也差不多,比如大王庄一战两边主力都拼了老命,数次进行白刃战,最后马夫、炊事员、警卫都上了战场,整个大王庄几乎成了废墟。在这样的情况下,想缴获多少枪支显然不太现实。

哪怕是陈官庄打杜聿明,前期他还是组织了很多次突围,有接触就会有激战。直到后期被围了一段时间后,才开始出现大量逃兵、投诚士兵。

在战争中想要缴获武器,跟敌军投诚的人数有很大的关系,像平津战役最后傅作义率领20多万国军起义,武器的保存情况就较好, 淮海战役则是正好相反,对方既然是死拼,很多人都会在最后时刻不想让武器被我军再利用,而选择销毁。

还有一个原因呢,就是我军并没有为了数字好看而虚报战绩、缴获,相反,解放军在战后的统计上是非常保守的,有些损毁程度比较严重、即便修复好可以再次使用都未算进缴获武器中,这就是出于我军务实的风格。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都明白为什么俘虏人数跟缴获的枪支会相差那么大了吧。

其实不单单是淮海战役,整个解放战争只要是战斗激烈的战役缴获情况都差不多, 像孟良崮战役华野对阵国军王牌整编74师,华野歼敌3.2万,结果也只缴获了1.1万支枪,也是不对等。

所以,「蒋介石是运输大队长,解放军装备全靠他送」这句话前半部分是真,后半部分是假。不可否认,我军的确是通过缴获得到了很多新式装备,但真正让我军打胜仗的是各大解放区建立好的兵工厂,尤其是东北。

从1947年11月,东北就已经建立起了完整的军工产业链。据统计,1948年东北解放区的产能为 手榴弹200万个、子弹2000万发、迫击炮50万发、六零炮弹50万发、山炮40万发 。除了东北野战军使用以外,也支援到了其他战场。

比如淮海战役时,华野士兵就得到了一批东北支援过来的物资,其中有「狗皮帽子」,这东西除了御寒之外,还意外起到了降低敌军士气的作用。

戴着「狗皮帽子」的部队,在国军心里与东北野战军是划上等号的,眼下这东西一出现,他们误以为东野部队已打了过来,军心大乱。

解放战争能获得胜利,除了前线指战员的英勇拼杀外,还有很多默默无闻的英雄在背后付出,他们用各种行动支前,给予了足够的后勤保障,这才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