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军事

中国一宣布准备载人登月,世界上的阿猫阿狗们都要抢着登月了

2024-03-01军事

前言。

交通便利是我们生活中常挂在嘴边的话题。而在我们讲的交通方便不方便时,更多的是在关注我们的地面交通工具,而今天,我们不聊地面的,我们聊天上天的交通工具。

在人类的科技发展史上,航天技术无疑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领域。

自从人类首次发射人造卫星以来,我想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在航天技术领域尽数做到,因为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每个国家都在朝着不同的目标前进。

而尽管如此,还是会有部分国家在航天技术领域上相对较晚时,会试图迎头赶上。

而就在前不久,一条消息刷屏了朋友圈,那就是关于国际上的航天探索。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在宣布经公开征集评选中国载人月球任务新飞行器的名称确定为【梦舟】,月面着陆器的名称确定为【搬月】。

而在这消息一出之后,接踵而来的是世界各国也纷纷表态,要么亮出自己的登月计划,要么慷慨激昂出一片航天空间。

这一切似乎事先都是精心设计好的,那么为什么就在中国载人登月的消息发布后,世界各国都纷纷表态,要抢夺月球这块宝地呢?

一、中国首次载人登月的倒计时。

要说光明事业,那肯定就少不了咱们的祖国中国了。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号角声,科技发展这艘巨轮也是一路快速前进,驶向着更为广阔的大海。

而在这不断前行的征程中,航天事业无疑是我们国家这艘船的最亮的一颗明珠。

正是凭借这一项尖端技术,中国不断用其来向世界彰显自己的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

可以说自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星发射成功以来,中国的航天事业一发而不可收,一路高歌猛进。

我们国家不仅仅实现了载人航天梦想,更是让国产航天器穿越太空,去看望这个神秘的太空,前不久成功将天宫核心舱发射升空,预示着我国将开启具有国际意义的空间站实验任务。

而就在这一切让人触目惊心之际,中国又一次向世界发出了挑战,那就是关于载人登月的计划。

从2013年开始,中国就开始紧锣密鼓的进行载人登月工程的关键技术攻关工作。

2021年2月18日,中国航天技术为中国航天取得的又一伟大成就,那就是发布了新一代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的名称。

这不仅仅是一次单纯的技术飞跃,更是中国航天事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向世界展示我国在航天领域不断追求卓越、开拓创新的决心与担当。

那么究竟有关中国载人登月的这条消息为什么会引来世界各国的瞩目与激烈争夺呢?

要了解这一切,我们不妨从国际间的载人登月计划说起。

二、世界各国的登月计划。

就在中国确定进行首次载人登月任务的消息传出后,犹如潮水一般的世界各国纷纷表态,要么亮出自己的登月计划,要么慷慨激昂出一片航天空间。

这样的情景不禁让人想起一句话:「井底之蛙有时也需要有所作为。」

而对于这泛滥的登月计划,实际上真的都是踏着人类首次登月的名头走的吗?

且让我们一一道来看。

美国可谓是航天技术中的翘楚,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人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分别是人类登月的第一个和第二个人。

他们成功地在1972年将12名航天员安全返回地球。

但从那以后,美国就再也没有组织人类登月计划,而如今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美国航天局又开始了抢月亮的计划。

这次美国准备在2024年重新走上月球。

除了美国之外,还有一国我们不得不提及,那就是俄罗斯。

而在对中国第一次载人登月的倒计时推广视频中,中国的登月项目不仅仅符号化地向前推进,还直接与它的最大竞争对手美国NASA做出了对比。

在视频中,中国真实地还原了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登陆月球的情景,其中包括当时冯·卡门的人生墨迹「人类的一小步,是男人的一大步」。

事实上,美国并不是唯一一个对月球情有独钟的国家。

今年2月,尼罗2号陨石落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某水域内,虽然早已成为一块残片,但依旧引来了广大市民前来「打卡」。

科学家称,这也是今年我国看到的最大一块陨石。

据悉,这块残片的直径超过一米,腰部还有部分勾勒出来。

专家介绍,这块陨石的母体是「尼罗2号陨石」,而「尼罗2号」是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皮尤十字架碳质普通球粒陨石。

尼罗2号陨石于1911年4月以后在埃及地面上被发现,是世界上发现最早也最大的一块陨石,也被誉为是「陨石之王」。

而它的重要价值之一是它的年代十分有限,距今已有900多万年的历史。

这在天文学领域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时期,因此被很多收藏家们争相追捧。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这块陨石的产地来自月球南极。

而在现实生活中,除了有陨石等物证存在某一地区之外,还存在着其他十分具有科学价值的物证。

例如,关于月球的火山熔岩管,科学家们通过月球表面的扫描,发现了一些可能是火山熔岩管的结构。

这些熔岩管大概有100到250米左右,它们的功能就相当于是地球上的水龙头和排水道。能够保护管道内的东西免受外部的影响,也能够造就人工基地,有效地提供了辐射屏蔽。

而且,根据一项研究还显示,太空中也有生命的迹象,科学家们在月球上发现了一种极微型的动植物的存在。

在中国科学家们对于航天探索开展的如火如荼之时,日本和印度科学家们也着急跑来了。

日本准备2022年首次载人登月,这次日本特意准备了6人份的月饼,不知道这段神秘的登月之旅,最终会是潦草收场还是马到成功。

印度作为拥有很多粉丝的航天大国,2023年作为成功率95%的印度月球探测器。

另外,还有意大利、英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陆续报出了「想去火星」的消息。

那么在如此多的国家都将目光投向了太空,那么在太空时代要想赢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准备好一切。

笔者认为。

从刚开始谈起航天时,我们总是在惋惜航天事业的不如意,总是叹息为什么又失败了。

每一次航天活动的失败都让人心疼,无数天马过往,最后总是一筹莫展,变成了泡影。

但在每一次失败之后,科学家们都会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继续努力前行。

只有不断摸索、不断努力,我们才能够在这个充满未知的航天领域取得更多的成果。

航天技术是一项综合能力非常强的技术活动,它不仅需要有极其丰富的技术储备,还需要有惊人的创新能力。

要想在航天领域取得更多的进展,那么我们就必须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

目前,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航天领域都还有着很多未解之谜,前方还有着很多未知的挑战。

我想,只有我们共同努力,共同探索,才能够更好地开启航天事业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