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军事

苦难与辉煌一一一抗战中囯军队重武器的逆袭之路

2024-03-15军事

抗战时期,你要问中国军人最怕日军的是什么?答案有三个:一是飞机,二是坦克,三是大炮。这三种武器都让我们的先辈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如果都用轻武器作战,中国军人和日本军人没有多大的差距。日本人之所以能在极短的时间里,占领大半个中国,就是因为他们在重武器方面有着绝对的优势。 1938年5月,兰封会战时,进入河南腹地的日军第14师团,下辖四个步兵大队,配有野战重炮第二旅团,独立野战重炮第8联队,独立机关枪第五大队,独立装甲车第一中队,迫击炮第5大队,还有两个高射炮中队,总兵力超过三万人,就是这个第14师团,他们的重炮力量就超过了当时中国200万军队重炮力量的总和。

而兰封会战时中国军队58师配备的火炮竟还是大清朝时李鸿章从德国进口的六门克虏伯75毫米野炮,在淞沪会战中,日军进攻吴淞口两个多月都没有攻下,原因就是吴淞口炮台配备了克虏伯大炮。当时的中国只有两个地方能生产压制火炮,一个是日本人占领下的东北(那里是为日本人生产的),另一个就是阎锡山的山西,但是和鬼子相比,质量和产量都不在一个档次。装备的低劣,使国军和日军的战斗力根本不在一个层级。我们的战士经常是用他们的血肉之躯抵抗敌人的坦克大炮。 中国军队的主官们,对重武器也是非常的重视,轻易决不会丢掉这些宝贝。1938年,日军突破马当要塞后向西攻击时,汤恩伯13军110师656团从徐州会战战场上撤退下来,驻扎在瑞昌到武昌的公路旁的山上,他们发现了一座弹药库,里面有许多迫击炮弹,而他们也正好背了十二门迫击炮到江西。于是他们在公路上设伏,利用迫击炮伏击日军,当天晚上,当日军车队来临时,他们用12门迫击炮一夜间打出了5000发炮弹,重创了日军,而中国军队却无一伤亡。

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征战失败后,入缅部队中战斗力最强的第五军军长杜聿明败走野人山,其下辖96师和军炮兵团在一路,师长余韶在野人山中的一个小县孟缓,于1942年五月十三日致电杜聿明希望自己选择回国路线,杜聿明要求余韶将所有车辆就地烧毁,但大炮是部队的命根子,命令余韶必须将大炮抬回国内。

因炮身太重,野人山中道路难走,四个人抬不动,要加人抬又不好行走,至二十四日时,已抬病一百多人,因抬炮死亡三十多人。至七月七日,抬炮士兵已死百余人,病二三百人,余韶只好下令将大炮埋于扁嘎,准备以后来取。因抬大炮而死、病那么多人,最终大炮也没能抬回中国,说来也令人唏嘘不已。

1933年长城抗战中,中国军队投入二十万人,日军投入五万人(另有三万伪军),在五个月的战斗中,我国军队伤亡20余万人,而日军加上在热河作战才死伤二千六百人。在关内战死的仅163人,伤838人,最后,民国政府被迫接受了日军条件,签订了【塘沽协定】。中央军17军军长徐庭瑶率部参加了古北口抗战,在与日军交战中,亲眼看到日军的装甲部队给中国军人造成了巨大的伤亡,自己的部下一个个都被鬼子的坦克射杀。而我国军人拿日军坦克根本没有办法,即使打断了鬼子坦克的履带,坦克里的鬼子仍然在开枪,我们的战士为了炸掉鬼子的一辆坦克,有时就会被鬼子打死几十上百人。战后,他立即上书蒋介石,建议成立中国人的坦克部队。

蒋介石同意了他的建议,1935年,中国从英国购进两栖坦克32辆,成立了战车教导营。随后,中国又购进德国「克虏伯」战车16辆、意大利 CV-33超轻型坦克20辆,1937年5月,以战车教导营为基础,创建中国的「陆军装甲兵团」。杜聿明成为了装甲兵团团长,说是装甲兵团,实际上就是一个装甲团。

这个陆军装甲兵团是当时中国第一支也是唯一的一支坦克部队,成立不久,他们就走上了战场。中国坦克兵第一次抗击日寇是在1937年的「八一三」淞沪会战中。当时,装甲兵团两个战车连配属给攻打杨树浦的87师。战车连的两位连长也是黄埔学生,他们在观察战场的敌情后,迟迟没有下命令。张治中急了,请你们到上海,不想打仗,如何能行?必须攻击,否则不要来见我。

两位连长无奈,明知鸡蛋碰石头,还是硬着头皮启动了战车。当时中国刚引进坦克不久,对于战法从来没有和陆军演练过,坦克攻击,后面没有步兵协助,成了光杆司令,极易对付。很快,两连坦克全部报销,两位连长也壮烈牺牲。

淞沪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猛攻日军在上海的据点,战车部队多次参战。最初,因为战车采取分散行动,每辆协助步兵攻打一个路口的方法,缺乏彼此的掩护,遭到较大损失。攻击汇山码头时中国军队将三辆战车编成品字队形,突击效果很好,但是,由于日军重武器占有绝对优势,虽然中国军队攻入汇山码头,还是无法立足,三辆战车两伤一毁。激战后被毁的那辆战车是维克斯6吨战车,这辆战车坚持到了最后。日军集中炮火对其轰击才将它击毁,这辆维克斯6吨战车后来被日军修复后运回东京展览。

1937年8月21日,杨树浦方向冲向日军阵地的中国战车

日本著名的战地记者浜野嘉夫曾经拍摄了一张中国战车冲向日军阵地的照片,可以看到奋勇冲向日军阵地的中国维克斯6吨半战车。这种战车属于杜聿明装甲兵团第一中队,他们在淞沪会战中随88师在杨树浦方向作战。在日军的反坦克枪和重火力面前,这辆战车的命运可想而知。刚成立的装甲兵团,没有和步兵演练过,没有有效的步炮协同,这辆战车冲向敌阵虽然悲壮,但也反映出当时中国装甲兵团的现状:军队在抗战初期装甲车辆太少,战车总数不足百辆,在战场上显得杯水车薪,且没有步兵装甲兵协同的经验,战车部队因此损失惨重。

南京保卫战时,当时中国军队冒死反击,中国军队向城外三里山方向日军实施攻击。由于日军未料到中国装甲部队参战,一辆战车深入日军腹地,与步兵失去联系,正遇日本【朝日新闻】采访团的座车,立即发动攻击。采访团的汽车被击毁,三名记者负伤,著名战地记者浜野嘉夫被当场击毙。日军反击,但用法制37毫米炮无法击穿该车装甲。最后,由于日军战车部队参战,中国战车上只有机枪,抵挡不住,终因寡不敌众被包围,油尽后被俘。德国I式坦克是当时中国最好的战车。在南京保卫中,幸存的I型战车因为撤退的轮渡在码头翻沉而全部损失,被日军打捞俘获多辆。该部队对日军的作战堪称英勇,使用德国战车的中国装甲部队曾经攻入日军一个师团的师团部。遗憾的是,中国装甲兵没有认识到这是一个师团指挥所,否则日军损失将更加惨重。杜聿明回忆:「此战后,我的德制英制战车都完了。」

步炮协防,是在付出了惨重代价之后才学会的。到了1938年,装甲兵团扩编为第200师,杜聿明任师长。台儿庄战役时,装甲兵「共计击毁击伤敌装甲车、坦克三十多辆」,缴获「中小型坦克八辆」「一五点八重炮二门及履带式牵引车四辆」。但经过几次战斗,国民党军队坦克损失殆尽。战争扩大后,苏联向我国提供了88辆T---26坦克,国民政府向欧美各国又购进了一批武器装备,这当中有九吨半的战车80辆,德国造彭斯柴油卡车百余辆,美造福特卡车400余辆,美造哈雷二轮、三轮摩托车40余辆。200师由此下辖两个战车团、两个摩托化步兵团和一个战车防御炮团,以及特务营、通信营、搜索营等,总计2万余人,中国的装甲兵团得以重建。

1939年11月15日,日军两个师团和一个陆战旅团在广西北部湾登陆,随后占领了钦州和防城,11月24日占领南宁。

12月4日,当日军部队抵达战略要地昆仑关时,遭到了中国军队的强势反击。中国军队动用了步兵、山炮,以及从第200机械化师抽调的15辆坦克对日军展开了攻击,几天之后收复了昆仑关周边要地,从侧翼运动的第200机械化师的坦克,也把昆仑关内的日本守军全部包围。这次行动消灭了日本第5师团从台湾抽调的第21旅团,参加此役的日军第21旅团长中村正雄及三个大队长被击毙,5000多名士兵死亡,迫使日军在新年前撤出广西南部。

昆仑关一役,打出了中国坦克部队的威名,但杜聿明的200师也伤亡5600多人。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成为中美共同的敌人,美国根据协议,为中国军队提供美式装备。实施美械装备的部队计为:第二军、第五军、第六军、第八军、第十三军、第十八军、第五十三军、第五十四军、第七十一军、第七十三军、第七十四军、第九十四军。以上共十二个军。

每军成立一个榴弹炮营,每营配备一○·五公分的榴弹炮十二门;每师成立一个山炮营,每营配备七·工公分的山十二门;每个步兵团成立一个战车防御炮连,配备战车防御炮四门;每个步兵营成立一个迫击炮排,配备「八一」迫击炮两门;每个步兵营成立一个火箭排,配备「伯楚克」式的火箭筒两具;每个步兵营的重机枪连配备重机枪六挺;每个步兵连配有轻机枪九挺,「汤姆森」式手提机枪十八枝,「六〇」迫击炮六门(每排两门)及火焰放射器一个。 每个军部和每个师部都配备设备完善的野战医院一所。自军师至每个营连都配有完整的通讯设备,包括有线电话和无线电报话两用机等。其他还有工兵器材和运输工具等等。可以看出,这和国民党军队原来的装备比较起来,是要完备得多,尤其火力方面更是大大加强了。 第一次远征军入缅战争失利后,撤入印度的新编第一军最初只辖新编第二十二师、新编第三十八师,每师步兵三团、炮兵一营(后来增加一营)、工兵一营、通讯兵一营、辎重兵一营、卫生队一部和一个特务连(作战开始,新编第三十八师配属一个战车营)。每团步兵三营,迫击炮、平射炮各一连,一个通讯连,一个卫生队,一个特务排,全团约三千人。每营三个步兵连、一个机枪连。每连三排,每排三个步兵班,一个轻迫击炮班。总指挥部的直属部队计有:炮兵三个团,每团重炮三十六门。汽车兵团有载重汽车四百辆,工兵两个团,化学兵两个团(后改为重迫击炮团),每团有重迫击炮四十八门,骡马辎重兵一个团,一个特务营,一个通讯兵营,一个战车训练处。他们配备的战车主要有两种:谢尔曼M---4A4中型战车,斯图亚特M--3轻型战车。

配备了美械装备的中国军人,战斗力大为提升,这时的中国军队,在装备方面相比日本一点也不逊色,战的也获得了极大的提升。并在以后反攻缅甸和滇西保卫战中取得了辉煌战果,基本上是压着日军打,战场上也攻守易势,不可一世的日军迎来了可怕的中国对手。在1944年的反攻缅甸胡康河谷之战中,中国远征军的战车第一营和廖耀湘的新二十二师战车连参加战斗,攻入了大洛的日军第18师团师团部,18师团长田中新一仓皇逃跑。并在孟拱河谷建立了防御体系,日军投入了95式战车和97式轻型战车,但谢尔曼坦克火力超过了任何日本坦克,虽然日本人将其坦克放在两道厚土工事墙之间横向移动打击中国战车,并用山炮抵近射击,但是山炮在第一次射击后往往来不及继续开炮就被摧毁,而他们的坦克隐身的土墙也被炸塌,工事反而成为了坦克的坟墓。 这时的日军也学习当年的国军,身上缠满手榴弹,冲向中国坦克,妄图炸毁中国坦克的发动机。但这些都是徒劳。日军一万二千多人的参战部队,只剩下了一千七百多人。田中新一也是在日军第五十三师团的增援下才逃了出去。

1944年10月,远征军剑指八莫,八莫是远征军回国的大门,在八莫的门户贵概,日本战车部队发生激战,日本日本战车大多是95式和94式战车,这些战车被称为「袖珍坦克,」在谢尔曼和斯图亚特面前,根本就不堪一击。少数突围者逃进八莫协助防守。远征军经过一个月围攻,全歼八莫守军,逃进城里的日军战车,全部被俘获。至此,在缅甸战场,日军战车部队再也不敢与远征军作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