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军事

核常兼备,以核为主!核潜艇怎么就成为海军最拖后腿的部队?

2024-06-19军事

【军武次位面】作者:乐乐

「核常兼备,以核为主」,央视军事节目中,海军军官对国内潜艇部队发展的八字总结,将国产核潜艇的未来推上风口浪尖。就目前来说,国内「核常兼备」做得很不错,但「以核为主」差得还挺远,实际上现在是「以常为主」。

▲国产核潜艇的技术水平有目共睹

二战结束后各国海军开始发展核动力潜艇,到目前为止,真正拥有核潜艇制造技术的还是只有五常。印度虽然勉强完成了首艘国产核潜艇建造,但技术状态非常差,实际上还指望从俄罗斯租借的那艘核潜艇。澳大利亚、巴西虽然也都在朝核潜艇进军,不过现阶段还没有真正成果。而中国核潜艇技术在五常中,一般认为大多数时间位于第五,偶尔能超过法国排第四,绝对排不到第三,也就是超不过英国。最直接的证据,就是2021年「长征18号艇」服役时,那高高耸起的「龟背」。作为战略核潜艇早期的标志性结构,「龟背」本质上是潜射弹道导弹高度超过潜艇直径的权宜之计,在「长征18号艇」之前,其他国家服役的带「龟背」核潜艇,还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的苏联海军。

▲俄罗斯「德乐塔IV」战略核潜艇也快要退役了

用几年前大家喜欢用的一种衡量方式,那就是「国产战略核潜艇落后世界40年」,但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夸张。现代核潜艇技术大致能分为三部分:核动力系统、艇体结构和艇载设备。国内这几年潜艇发展虽然比水面舰艇要慢,但艇载设备基本跟上了时代节奏。这一点在海军先进常规动力潜艇上表现很明显,也是S-20P能获得巴基斯坦海军认可,拿到50亿美元订单的关键原因。核潜艇和常规动力潜艇通用程度最高的部分,就是艇载设备,国内虽然很少展示现役核潜艇内部,但这一块问题并不大,甚至可以说是优势区域。

▲国产常规动力潜艇的发展很不错

大直径耐压壳体是核潜艇的关键技术,因为只有艇体直径做得大,整艘艇的吨位才能上来,相应的就可以容纳大尺寸弹道导弹(攻击核潜艇没有这种需求,但吨位增加也是大势所趋)。早年经常有文献,将这一点和化工高压反应釜联系在一起,怎么说呢,以现在先进战略核潜艇普遍2万吨的体格,这个联系还真没有那么大了。国内并非解决不了这个技术问题,而是这一领域本身就需要时间和资源进行反复测试,急功近利只会出现大问题,核动力系统的情况也差不多。

▲美国海军新一代「哥伦比亚」级战略核潜艇排水量2万多吨

说得直白一点,大直径耐压壳体和核动力系统一样,都需要长期不断试验和积累,国内早年功课差得太多,这几年虽然进步很大,但还不足以直接追上美俄水平。事实上,在有限核战略指导和资源匮乏的现实约束下,国内发展核潜艇长期处于「保证存在」的情况。两代战略核潜艇也都是基于攻击核潜艇艇体,进行「龟背」化改造而来。结果就是性能相当不堪,但花费确实不高。相应的技术积累也不理想,最终促成现在的尴尬局面。从这几年海军动作来看,国产核潜艇也是想用「小步快跑」的方式,逐渐尝试搭载新技术,最终量产成熟可用的先进型号,就像早年052B、052C不断摸索,促成052D和055问世一样。

▲国内早年发展的核潜艇技术状态并不好

「长征18号艇」技术状态并不出色,但过渡验证的意味很浓厚,也许从日后来看,就是类似051B甚至052B的存在。国内海军用多年爆发证明,技术领域从来都不存在什么问题,高度发达的造船工业足以将任何海军装备,推到世界顶尖水平。既然海军已经明确「以核为主」的发展理念,那么在海量资源注入后,国产核潜艇与美俄争锋,也就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