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军事

河南老汉收留日本伤兵,当兄弟供养47年,回国后他是如何报答的?

2024-10-18军事

1993年6月,日本大阪机场内已是人头攒动,数十名记者扛着摄像机,紧张地等待着一对老人。

这对老人一个是来自中国河南农民孙保杰,另一个则是1945年战败后没能回国的的日本伤兵——石田东四郎。

孙保杰搀扶石田东四郎走出机场大厅时,现场人群爆发出一阵热烈掌声。

在这对老人背后,隐藏着一个长达47年,跨越国家和仇恨的感人故事。

被遗弃的「日本兵」

1945年,日本天皇面对全世界宣布,无条件向中国投降。

此后留在中国境内的日本人和日本兵,都要迅速撤离回国。

然而那时轮渡有限, 日本方竟直接「选择性抛弃」了许多他们自己人, 其中最多的便是那些 无权无势无劳动力的妇女儿童,和在战争中受了伤,已没有利用价值的日本伤兵

石田东四郎便是因此被「抛弃」的日本兵,他因战争伤了腿,行动不便,于是被他的「长官」毫不犹豫踹下了船。

1946年,石田东四郎已经在流浪中,来到了河南南阳市南召县的某个偏僻村镇了,他流浪的这些日子,吃不饱穿不暖,且不敢说话。

石田东四郎比谁都清楚日本人在中国犯下的累累罪行,他怕被人发现自己是个日本人,会遭到「报复」。

他在南召县东躲西藏,每天就靠着去捡垃圾、偷烂菜叶子过活……

此时村里有个名为孙邦俊 的老农,他已年过五十,如今正挑着一担山货,准备往镇上换些钱

孙邦俊每天清晨都要走上几十里的山路,去镇上卖山货,生活虽然不易,但战火停息后,老百姓日子已经开始有了盼头。

这天孙邦俊如往常一样,早早地在镇上找了个空地摆摊。他刚将货物摆好,就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喧哗声。

顺着声音看去,只见一群人正围在一个小摊前,人群中一阵骚乱。

孙邦俊也是个爱看热闹的,于是放下手中的活,挤进人群凑过去看,结果看到一个衣衫褴褛、浑身脏污的男子,正被几名壮汉揪住衣领狠狠推搡。

孙邦俊也是个热心肠,以为这是要饭的偷吃被发现了,一时间有些心软, 连忙上去劝架,还和老板说连年战乱,大家都不容易,给他一口吃的吧,自己来付钱。

谁知小贩一脸无奈的摆摆手,和孙邦俊解释道: 「要真是个普通要饭的,吃两个包子算啥?但是这人,这人他是个日本兵!我的东西,就算喂狗也不给日本人吃!」

说罢,还不解气的又踹了那个「日本兵」一脚,对方又痛又怕,呜咽着蜷缩成一团。

围观的人群顿时炸开了锅……

「日本兵?怎么还会有日本兵留在这里?」

「你们看他衣服!虽然破破烂烂的,但好像就是日本的军装!」

人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有的甚至也开始朝地上的日本兵吐口水。

孙邦俊听到后,本来也是一脸愤怒,试问有哪个中国人不憎恨日本人?还是来侵略我们的日本兵?

但是他看到地上的男子,在大家推搡辱骂中,始终瑟瑟发抖,满脸惊恐,眼神中透着迷茫,似乎一点也弄不清楚状况的模样。

到底是本分老实的中国农民,孙邦俊心中突然生出了一些不忍,几番挣扎过后,善良还是盖过了恨意,他深深叹口气,然后劝说众人: 「再这样打下去,这人可要没命了!」

说罢,他又从怀里掏出几枚铜钱递给那小贩,「这包子钱我替他付了,咱们不管咋样,不能真的杀了人对不?」

小贩也不是什么坏人,他何尝不懂这个理儿?叹口气说:「老先生是个好人,但是这个钱我不能收。」

说罢又朝日本兵啐了一口唾沫:「别让我再见到你!」

众人见状,虽然不情愿,但也渐渐散开了。

孙邦俊蹲下身子,看了看这个被打得鼻青脸肿的日本兵,试探性地问道: 「你叫什么名字?你没跟着你们的人回去?」

可眼前的男子只是怔怔地看着他,没有说话,嘴唇微微颤抖。

孙邦俊叹了口气,将自己带来的干粮——两个窝窝头递到他手里。男子一见到食物,仿佛饿了很久,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看着他那副可怜的模样,孙邦俊的心中莫名生出一股怜悯。

等到太阳西沉,天色渐暗,孙邦俊收拾好摊子准备回家。

但他却发现那个日本兵依然蹲坐在原地,有些紧张地盯着自己。孙邦俊走过去,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到底想干什么?」

男子没说话,眼中满是迷茫,孙邦俊见状,摸了摸他的头,发现他烧的很厉害。

这么高的烧,加上身上又有伤,把他留在这里,这人肯定活不成啊!

孙邦俊无奈极了,要是不知道也就算了,如今知道了,好歹是条人命,咋能丢下不管?

其实作为经历过战火的百姓,孙邦俊深知日本军队曾对这片土地犯下的罪行,他也曾失去过亲人,对日本人的仇恨深埋心底。

可现在看着眼前这个毫无反抗之力、神志不清的日本兵,他内心却开始动摇了……

「唉,算了,反正多一个人也不多。」 孙邦俊心里嘀咕着,终究是狠不下心,蹲在身子将日本兵背了上来。

回到家中,孙邦俊的妻子正忙着生火做饭,看到丈夫带回一个陌生男人,脸上满是惊讶和疑惑。

他将白天的事情告诉妻子以后,妻子立刻惊呼起来, 「日本人?还是个日本兵?!你怎么还把他往家里带!你让村里人咋看我们啊?!」

孙邦俊叹了口气,一边给妻子揉肩一边劝说到: 「我知道,可他也是条命啊……再说他现在也没什么威胁,脑子都不清楚了。那就是个小猫小狗,也不能放着随他生死嘛。」

「我呸!小日本还不如猫猫狗狗!」妻子嘴上不饶人,但看着可怜巴巴的日本兵,还是叹口气,不多说什么了。

从此以后,这个神志不清的日本伤兵,就这么在孙邦俊的家中暂时安顿了下来了。

这个日本伤兵,其实就是前文提到的石田东四郎。

全家人的重担

石田东四郎在河南小村的生活并不适应,虽然他侥幸捡回一条命,但大脑受创后的痴傻症状却一直没有改善,而且村里人对他并不友好,若不是看在老孙的面子上,早就把他打骂出村了。

尽管如此,孙邦俊一家还是尽力照顾他,希望他能早日恢复。

几个月过去了,石田东四郎的身体状况稍有好转,可很快又出现了偏瘫。 孙邦俊看到石田半边身子无法动弹,连夜背起石田,冒着寒风一路赶往镇上的医院。

医院里,医生皱着眉头检查完石田的病情后,叹了一口气 ,「病人脑部受伤导致偏瘫,治疗难度很大,需要长期的药物和护理。这种情况,治愈的可能性不大。」

孙邦俊站在医生面前,神色凝重。他低声问道:「医生,大概要花多少钱?」

医生摇了摇头, 「这要看后续的治疗情况,但至少需要几百块。」

在那个年代,几百块钱不是个小数目,对孙邦俊这个本就贫困的家庭来说,更是天文数字。

可是看着躺在病床上昏迷不醒的石田,他还是做出了决定。孙邦俊紧紧握住医生的手, 「无论如何,请您尽力救治。」

为了给石田治病,孙邦俊变卖了家中几乎所有值钱的东西,甚至还四处借债。

为了早日治愈石田,他咬紧牙关,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只为了筹集医药费。

村民们本来对石田很不爽,但看到孙邦俊如此辛苦,也渐渐放下了成见,还会时不时地伸出援手。

在村民们的帮助下,孙邦俊一家艰难地支撑着石田的治疗,日子过得格外艰难。为了不让家人挨饿,孙邦俊的妻子甚至常常饿着肚子,把仅有的口粮留给石田和孩子们。

石田虽然痴傻,但他也感受到了这一家的善意,发自内心将他们当成家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石田的病情逐渐好转,孙邦俊心中的石头也终于稍稍放下。不过他的智力却没有恢复,依然是个「傻子」。

傻一点无所谓,起码命保住了嘛,孙邦俊乐呵呵的想。

孙邦俊的儿子孙保杰在这段时间里,也渐渐长大成人。

孙保杰是个聪明孩子,成绩一直都不错, 1961年收到了南召师范学院的录取通知书。结果开学仅一周,孙保杰突然被学校退了回来。

原来,学校知道了他家中收留日本人,所以他政审没通过,无法继续学业。孙保杰拿着退学通知,心中满是愤懑。

回家之前,孙保杰还打定主意一定要去找这个日本人讨个说法,可刚到家,石田叔就乐呵呵的过来迎接他,还一个劲往他手里塞饴糖,像小时候那样。

孙保杰心里的怒火瞬间就熄灭了,他心情复杂,最后认命的苦笑了两声。

1964年,年迈的孙邦俊因病去世 ,他临终前拉着孙保杰的手,断断续续地嘱咐道: 「保杰,你要记住,无论如何……一定要把石田送回他的家啊……」

孙保杰跪在父亲床前,含泪答应了。

在随后的岁月里,孙保杰不断努力,向各级政府部门求助,希望能够找到石田的亲人。然而每一次的求助换来的都是失望,石田的亲人如同消失在空气中一般,杳无音讯。

孙保杰没有放弃,他接过父亲的担子继续照顾石田,把他当作自己的家人。

跨国相逢

1992年,孙保杰已经年过半百,虽然生活依旧艰难,但从未放弃为石田东四郎寻找亲人。

一次次的求助信发出去,却如石沉大海。石田的记忆依旧模糊,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记不起来。 孙保杰望着石田那日渐佝偻的背影,心中不免生出一丝无奈。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转机出现了。

1992年末,一个日本访华团到达南阳市,准备进行文化交流活动。 孙保杰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燃起了新的希望。他立刻赶往访华团驻地,向他们讲述了石田的故事,并请求他们帮助寻找石田的亲人。

负责人听完孙保杰的讲述大受感动,决定尽力帮助他们。

几天后,石田东四郎被带到访华团的见面会上。

当他颤巍巍地走进会议室时,一个日本人突然站了起来,惊讶地喊道:「这不是东四郎吗?!」

那个喊话的人叫津田康道,是石田东四郎的老战友。

听到津田的喊声,石田东四郎转头看向他,津田急步上前,紧紧握住石田的手,激动地说道: 「东四郎,你怎么还活着?我们一直以为你已经牺牲了!」

石田的眼睛开始湿润,却难以完整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津田轻声安慰他:「别担心,东四郎,我们终于找到你了。」

在访华团的帮助下,津田康道联系了石田东四郎的家人。

原来,石田的弟弟石田小十郎一直以为哥哥已经在战争中牺牲,得知石田仍然活着,且被中国的孙保杰一家悉心照顾了四十多年,小十郎的心情无比激动。

1993年初春,石田东四郎在孙保杰的陪同下,踏上了返回日本的旅途。

飞机降落在大阪机场时,石田东四郎的家人早已等候多时。刚走出机舱,弟弟石田小十郎便冲上前来,紧紧抱住了他。

「哥哥!我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石田小十郎的声音里满是泪水。石田东四郎虽然无法流畅地回应,但他的眼角也悄然滑落了一滴泪。

看着久别重逢的兄弟俩,孙保杰默默站在一旁,感慨万千。

津田康道走过来,感激地对孙保杰说: 「孙先生,您对东四郎的恩情,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为了表达对孙保杰一家的感激,石田小十郎当即提出要给孙保杰一笔丰厚的报酬。

然而孙保杰微微摇了摇头: 「我父亲救他不是为了钱,他把石田当成家人照顾,我也一样。」

最后,石田东四郎的家人决定捐出一笔巨款,用于帮助孙保杰所在的村庄建设基础设施,后来这笔钱被用来修建了一座中日友好植物园。

随着石田东四郎的离开,孙保杰一家人回到了平静的生活。

但这段长达四十七年的善举传遍了中日两国,也成为了和平友谊的象征。

1997年,孙保杰安详离世。 那座中日友好植物园,继续在春风中见证着属于中国人民的善良。

参考资料:

中国知网【感动日本:河南农民收养一侵华日军伤兵47年】孟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