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军事

同样是徐州突围,李宗仁成功了,杜聿明为什么失败了?

2024-03-29军事

1938年春,李宗仁将军在徐州设立第五战区长官部。中国军队在以徐州为中心的津浦、陇海铁路枢纽地区,对日军展开大规模防御作战,阻敌南下,以遏制日寇嚣张气陷,史称徐州会战。

徐州会战时的中国军队

经过滕县之战、临沂大战等,国军在台儿庄取得大捷,举国振奋。闻此大捷,蒋介石又派来大批军队,想趁此良机,歼灭更多日军。此时,徐州及周边地区,国军已达60万之众。

李宗仁将军在台儿庄

日军看到此时是聚歼国军的良机,组织了多个师团,兵力约30万人。日军先后掐断陇海、津浦铁路线,紧缩包围圈。军委会和李宗仁都看出了日军的险恶用心,部署各军撤退。

徐州地处苏鲁豫皖交汇之地,易攻难守。这一带多是平原地区,利敌机械化部队运动。若是这几十万大军被敌围住,恐怕是插翅难逃!到那时真是喊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能是遭敌围歼。

不要说李宗仁,连蒋介石面对地图上,指向徐州的一个个箭头(日军),都惊出了冷汗。事不宜迟,李宗仁将军安排急忙各部撤退。撤退可谓有条理,有章法。他指挥的军队,有中央嫡系部队,更多的是地方系部队。他都能一视同仁,不分亲疏。他严令负责掩护的部队,无撤退命令,虽战至一兵一卒也不许后撤。

另外,他服从军委会命令,又能「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一切都审时度势,依战场形势而定。李宗仁指挥大军南撤,此时,日军已攻占宿县,截断了津浦铁路。汤恩伯部为国军主力,还有一支重炮部队,他请示攻占宿县城后再走。

李宗仁想的是大军尽快跳出日军包围圈,保存抗战力量。令其避开宿县城,迅速带队向西南退却。由于李宗仁计划周密,徐州突围战损失很小。连日军战史都承认,战果之微,出乎意料之外。日军集中了多个师团,白忙活一场。

再来看看淮海战役中的徐州突围战,国军史料称呼是徐(州)蚌(埠)会战。淮海战役第一阶段,黄伯韬兵团在徐州东的碾庄被歼灭。接着,南下津浦线上的宿县城被解放军攻占,杜聿明只能率部向徐州西南撤退,和李宗仁在抗战时期的徐州突围路线基本一致。

但是,国民党军的撤退是一团糟。除了军队,还有国民党地方政府官员、徐州周围地区逃亡地主、各地还乡团,甚至还有很多公教人员,大中学校学生,一部分受蒙骗裹胁来的市民。

突围前,令各军携带7天食粮。一路上,军民相混,人员庞杂。坐车的、步行的,混乱不堪。路上遗弃的毁坏车辆、扔掉的行李辎重,不绝于途。行至河南永城陈官庄,杜事聿明见各部混乱,想整顿一下再走。

接着,他电报请示蒋总统(时为中华民国总统)和南京国防部撤守问题。杜聿明提了上中下三策,蒋并没有明确答复。杜的下属将领中,有的主张留下来打,有的坚持要求快走,诸将意见不一,杜聿明也难以定夺。很快,解放军包围上来,设置了重重包围圈。

中共中央军委为了策应平津战役,指示淮海战役总前委,对杜聿明集团围而不打。这又给国民党军造成错觉,认为解放军啃不下这个硬核桃。

平津战徐役一结束,解放军开始围歼这股蒋军。此时,杜聿明集团想跑也跑不掉了。时值天寒地冻,被围蒋军缺少吃的和烧的。飞机空投的物资是杯水车薪。解放军又展开阵前喊话,宣传优待政策。并为饥饿的蒋军准备了馒头和肉包子,劝其来降。总攻前,投降的蒋军已达一万四千多人。最终该集团被歼灭,生俘杜聿明等高级将领。

杜聿明在陈官庄被俘

两相对比,可以看出。一方面,一九四八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气数已尽,军心民心尽失。另一方面,杜聿明率部突围后,不能临机处置,处处受蒋介石及国防部掣肘,不敢专断,丧失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