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务活动家及地缘政治专家布热津斯基在其著作【大棋局】中指出,对于美国的全球霸权而言,中国、俄罗斯和伊朗的联合无疑构成巨大威胁。这三个陆权强国彼此互为支撑,能够形成亚欧大陆的铁三角,进而在欧亚大陆西部、东部和南部同时施加压力,使得美国陷入两难境地,从而可能失去其霸主地位。
布热津斯基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了一种不同的可能性,这也是最出人意料的,即中日之间和解。他指出:
「中日的轴心可能会引发一种地理范围较小,但潜在影响却非常深远的挑战。这个联盟将把两个拥有极大生产能力的民族联合起来,并可能借助某种形式的亚洲主义作为共同反对美国的理论。」
布热津斯基警告称,美国必须采取措施阻止中日之间的合作,否则其在全球的霸权地位将面临严重动摇。这是因为美国对日本的依赖程度过于深厚。
一,中日历史纠纷的真相
有人认为布热津斯基的观点完全是无稽之谈。在许多中国人看来,中日之间的关系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日本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重的血债,其战争罪行几乎不计其数。日本自近代以来,是唯一一个将中国推向亡国灭种绝境的大国。同时,在历史问题上,日本常表现出拒绝悔过和否认责任,经常对南京大屠杀、慰安妇以及强征劳工等罪行置若罔闻。
所以如果中日历史问题得不到解决,中日之间的和解就无法实现。
在我看来,这种说法只是关注了表面现象。最终,中国和日本之所以仍旧受历史问题所困扰,根本原因在于日本自古以来对中国的嫉妒与不屈服,始终试图取代中国在欧亚大陆东端的绝对霸主地位;他们时刻想着征服中原,以成为整个儒家文明的唯一主宰。这种心态至今依然在日本社会广泛存在。
西方人常将中国视为伪装的国家文明。这与西方文明和伊斯兰教文明中动辄拥有几十个国家的情况不同,中华文明往往呈现出一个统一的政权形态。然而,实际上中华文明不仅仅囊括了中国这个政权,还包括四个「小中华」——朝鲜、琉球、越南和日本。
在四大「小中华」中,日本显得尤为独特。朝鲜和越南自古就把中原的皇帝视为宗主,成为中国的附属国。而日本则与此不同,他们孤立于海洋,从未接受过中国的统治。纵观两国交往2000年的历史,日本臣属于中国的情况可谓寥寥无几。
中国人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只能有一位皇帝,那就是中原的皇帝。越南、琉球、暹罗和缅甸等附属国的君主只能称作王,而不能使用帝这个称谓。在国内,越南和朝鲜常常自称为「皇帝」,但在与中国交往时,越南国王和朝鲜国王不得不乖乖地表明臣属关系。然而,日本则有所不同,即使在面对天朝使者的质询时,日本君主依然坚持以皇帝自居。
日本的君主自称是天照大神的后代,自认为血统尊贵,因此称自己为「天皇」。在隋大业三年(607),日本派出贵族小野妹子前往中国,拜见了隋炀帝。他们国书的开头写道:「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
隋炀帝看到这封国书时,不禁失笑,便将其扔了回去。一个小小的倭王,怎么可能与中原的天子平起平坐,这实在是太自负了。由于日本地理位置偏远,中国难以派兵征讨,因此他们得以「关门称帝」。
由于日本的自负,中日之间的官方关系实际上非常冷淡。中国无法容忍日本的傲慢,而日本也不能接受中国那种天朝气派。然而,在民间层面,中日交流则显得比较频繁,儒学和佛学的知识开始大量进入日本。
日本随后吸收了中国的儒家思想,开始萌生「天下一统」的春秋伟大梦想。他们提出了「八纮一宇」的幻想。除了在日本自称天子外,他们还计划派兵登陆大陆,以占领中原地区。其目标不仅是成为「小中华」的皇帝,更希望成为「大中华」的君主。
因此,日本曾三度进军大陆。在中国南北朝时期,日本的势力扩展到朝鲜半岛,在南部沿海建立了多个据点。然而到了唐朝,因受到唐朝与新罗联军的打击,日本遭遇重大失败,不得不撤回本国。
在明朝时期,日本的丰臣秀吉大规模侵略朝鲜,试图将其作为基础,占领整个中国。若成功,天皇将驻于北京,而丰臣秀吉则希望以宁波作为自己的封地。然而,这一狂妄的计划最终以失败告终。
进入近代以来,日本终于实现了长期以来的愿望。1895年,经过甲午战争的胜利,日本掌控了朝鲜半岛和台湾。凭借这两个地区作为跳板,日本对中国展开大规模侵略,并在二战期间占领了中国的大部分区域。随后,日本发起了大东亚战争,席卷整个东南亚。在日军的统治下,整个东部亚洲陷入苦难之中。然而,随着二战中的失败到来,日本被迫放弃所有殖民地,再次回归到日本四岛上。
由此可知,日本自古就不愿意臣服于中国,也不想成为其属国。相对而言,日本从早期起便有取而代之的志向,试图用自身的文明替代中华文明,成为东亚地区的主导者。这种心态至今仍在延续,并成为中日关系不断摩擦的根源。
日本对历史问题的否认与不悔改,反映了其对中国的不服气、嫉妒甚至仇恨。这一现象恰好契合了美国的愿望。
二、美国是中日历史纠纷的最大推手
如果谈到二战期间美国所获得的最大战利品,恐怕无疑是日本。
美国对日本的觊觎由来已久。1853年,佩里将军率领舰队打开了日本封闭的大门,揭开了西方列强侵入日本的序幕,这一事件被称为「黑船事件」。然而,美国并未料到的是,佩里的这一举动反而成为了激发日本觉醒的重要契机。为了振兴国家,日本人奋起直追,开展了「明治维新」,成功摆脱半殖民地的状态,一跃成为世界强国,并且变成美国在太平洋上的主要竞争对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与日本展开激烈战斗,并对其本土实施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轰炸。最终,日本被迫投降,成为美国自元朝以来首次登陆的外国军队,这也是日本历史上第一次遭遇外来征服。
美国很快意识到,日本的地理位置对于其全球霸权而言实在过于理想。
首先,日本的面积适中,约为30多万平方公里。尽管这个面积并不是特别大,但由于国土狭长,绵延超过3200公里,几乎能够覆盖整个中国海域。
其次,日本的人口大约在数千万左右。日本人勤劳踏实、重视纪律,受教育水平极高。作为敌国,日本表现得异常凶猛残暴。然而,一旦败北,他们会对强者表现出绝对的服从。当美军驻扎日本时,原本以为将遭遇激烈的治安战斗,却没想到日本却以热情友好的态度接待他们,这让麦克阿瑟非常震惊。
伸手不打笑面人,美国曾一度考虑削弱日本的工业实力。然而,鉴于日本表现出的机智与合作态度,美国最终决定保留其工业。
最终,日本在工业和科技领域表现出色,恰好能够补充美国的工业。
由此可知,日本的规模、实力及人口均十分庞大,而美国的国力恰好能够进行控制。美国官僚乔治·凯南曾表示,中国和朝鲜对美国而言并不是必需,拥有日本,美国便能掌握亚太地区。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大陆赢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导致日本的地位迅速提升。日本向北与南朝鲜隔海相望,向南则与国民党控制的台湾接壤。通过日本,美国将其影响力扩展至南朝鲜和台湾,这形成了针对中国和苏联的第一道岛链。
1954年,美国与日本签署了【日美共同防御援助协定】。自此,日本从美国的一个失败者转变为最重要的盟友。
在日本,到处都可以看到美军基地,像嘉手纳、横须贺、佐世保和冲绳等地都有美国的战舰、飞机和装甲车。在朝鲜战争期间,美军便是从日本出发介入朝鲜内战;第七舰队干预我军解放台湾岛也是从横须贺起航的。
美国绝对不允许他人插手这个日本的「大宝贝」。毫无疑问,美国最担心的就是中国与日本的合作。
中国和日本同属黄种人,且均为儒家文明的传承者。日本人民在文化和情感方面对中国有着强烈的认同,双方作为东亚民族存在着一种共同的潜在意识。在思维方式上,中国人与日本人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
同时,日本绝非如美国所设想的那样完全顺从,毕竟美国是一个由英国人建立的政权。在民族心理上,日本与美国之间存在许多隔阂。美军在日本的不当行为以及美国对日本政府的强势干预,再加上对琉球群岛的控制,使得很多日本人感到愤慨。
与此同时,20世纪中期日本经济迅速发展,许多日本人认为自己国家的现状不正常:一方面,日本是一个接近全球性的大国,但在安全上却依赖他国保护。这种局面之所以出现,是因为美国或明或暗地对日本施加了限制。
随着中国的崛起,中日两国在官方层面虽然频繁出现摩擦,但在民间交流方面却非常活跃,经济贸易关系也十分紧密。
共同的肤色、相似的肤色、紧密的经济联系以及对美国的不满,形成了中日联手的初步基础。因此,美国十分担忧,日本可能会最终背离华盛顿而向中国靠拢。
因此,与中日和解相比,美国更倾向于看到中日之间的冲突,而其核心工具便是历史问题。二战结束后,盟军对德国纳粹与日本军国主义进行了清算。然而,在处理日本战犯时,美国显得有些敷衍,甚至放宽了标准。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美国没有追究最大的战争罪犯——昭和天皇。尽管靖国神社内供奉了东条英机等甲级战犯,美国却对此视而不见。此外,大量法西斯分子获得了日本政府的保护。在这种情况下,中日间的历史问题又如何能够得到解决呢?
因此,日本在历史问题上显得如此矛盾和固执,难以与美国的纵容分开。中日之间的矛盾,是美国故意加深和撕裂的结果。与此同时,美国对日本亲华人士采取了「斩立决、杀无赦」的态度,全力阻断一切中日和解的可能性。当中国、日本、韩国开始进行东亚自由贸易谈判时,美国也毫不留情地插手,妨碍了这三国间的合作。
可以看出,美国口头上将日本视为盟友,但实际上却不断设下障碍。使日本难以成为「正常国家」的最大阻力并非来自中国和韩国,而是美国。美国不仅是日本最重要的盟友,同时也是其最大的竞争对手。
德国早已完成了军事正常化,而日本在美国的施压下仍然仅保留「自卫队」。尽管日本的海空军装备貌似先进,但实则缺乏进攻能力。因此,日本海军常被调侃为「美国扫雷反潜大队」。
驻日美军表面上是为了「保护」日本,实际上却是在「占领」该国。只要有驻日美军的存在,日本就难以获得独立,总是得在美国的阴影下生存。这一点最明显的体现是在20世纪70年代,当时日本经济几乎接近美国水平。对此,美国国内出现了对日本的「恐惧情绪」,并投入大量资源来遏制其经济发展。最终,通过【广场协定】,美国摧毁了日本经济,使其进入长期停滞和衰退状态。
美国制约中日联合的主要手段是加深两国之间的敌意和削弱日本的自主性。日本对中国采取何种政策,完全取决于美国对其态度。如果中美关系良好,中日关系自然会有所缓和;而一旦中美关系恶化,日本则会立刻加入美国针对中国的行列。
如此,中日之间的和解将变得遥不可及,美国则可以高坐观望,任由中日两大黄种民族相互厮杀。
三、中日联盟将为美利坚霸权的终结敲响警钟
中日在未来是否还有和解与合作的机会?一切都是有可能的。
中国并不希望与日本对立,我们更倾向于美日联盟的减弱,而非增强。
随着中国的持续崛起,中美在亚太地区的力量对比必然会发生变化。同时,美国的衰退以及美元霸权地位的动摇也推动了这一进程。这意味着美国不可能永远在日本保持强大的存在感,而中国则是一个无法被搬走的邻国。
届时,日本面临的选择仅有三条。第一种选择是继续依赖美国逐渐减弱的军事保护和国际支持,与中国保持对立,承受日益增强的中国愤怒。
第二条路径是驱逐美国,通过大规模的重新武装计划,持续抵抗中国。
第三种选择是承认中国在该地区的主导地位。
这三条道路中,唯有第三条是可行的。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实力令人瞩目。在不久的将来,即使美日联合也难以匹敌,更不用说日本单独对抗中国了。
日本若能够接受中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并不再与中国对立,这将是其最佳选择。届时,中日关系才能真正摆脱历史的负担,实现和解,永不再战;那时,中华文明的国家——中、日、朝、韩、越将紧密团结在一起;届时,黄种人的人力资源、智慧和科技也会得到整合,贸易进一步繁荣,使东亚成为全球最强大的经济体。这无疑对已经统治世界数百年的西方势力而言,会是致命打击。
期盼着中日和解的那一天,能够尽快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