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际

叶利钦为何选择当俄罗斯总统,而不是苏联总统呢?

2024-10-24国际

在苏联解体的历史进程中,叶利钦无疑是重要的罪魁之一。作为苏联「精神继承者」的俄共,甚至提出要审判叶利钦。但实际上,叶利钦当时其实有机会保留苏联,从而当选苏联总统,我们可以从苏联解体前夕的历史来看。

1990年苏共二十八大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方向急剧跑偏,加盟国离心,政权内各种党派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苏共的权力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丢失,叶利钦等人正是在此时登顶权力枢纽。

1991年3月,苏联曾举行过公投,结果有70%以上的投票人赞成保留联盟大家庭。但同时也有70.8%的投票者赞成在俄罗斯设立总统职业,这等于变相拔高了俄罗斯在苏联体系中的地位,叶利钦的权力再度增加。

随后是1991年8月的八一九事件,苏联元老为挽救局势策划的这场政变,最终在叶利钦的干预下失败。八一九事件后,尽管各加盟国纷纷选择独立,但叶利钦的权势也几乎达到顶峰,完全有实力干预苏联解体的走向。

更何况,只要俄罗斯选择不独立,许多依附性强的加盟国,例如中亚各共和国,就不会真正独立。这样即便不能保持原来的大苏联,保持小苏联还是有可能的,关键就看叶利钦的态度。

那么,叶利钦为何宁愿搞垮苏联,也不愿意当苏联总统呢?现在来看,无非是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从主观角度讲,向往西方体制

众所周知,叶利钦本人有着西方资产阶级倾向,以及民族主义思想。早在进入苏联权力中枢前,就以尖锐批评苏联内部积弊而著称,甚至时任苏联领袖的戈尔巴乔夫,也遭到他多次指责。

苏联的「改革与新思维」推进后,叶利钦搭上快车,迅速进入苏联权力中枢。随后,他于1990年1月成立苏共内部的「民主纲领」,当年7月12日宣布退出苏共。作为苏联中央的高级干部,公然选择退党,负面影响可想而知。

但此时西方的「和平演变」愈演愈烈,苏联各加盟国离心倾向已经相当严重,所以叶利钦还是在1991年6月当选俄罗斯总统。成为总统后,他就更加不遗余力地推行自己的纲领,从内部瓦解苏联堡垒。

例如,他在巡视图拉空降兵部队时曾说:「如果有朝一日,你们俄罗斯的领袖遭受生命威胁,你们是否会奋起保卫他?」得到肯定答复。正是用这种手段,叶利钦拉拢了很多苏军部队中的俄罗斯族官兵。这些兵马,也成为他瓦解八一九政变、巩固权力的支柱。

因此,叶利钦的主观思想,就是维护俄罗斯一国的利益、推行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制度。所以他自然不愿意维持十五国组成的联盟大家庭。

从客观角度讲,威望还是不够

还需要说明,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政权虽然危机重重,但是余威尚在。在中央内部,以亚纳耶夫、亚佐夫为首的高层尚有影响力,在地方,各战区的苏联军队和驻外苏军集群,仍是强悍的武力。

叶利钦虽然利用「和平演变」思潮,拉拢了一部分苏军官兵,但是这还并不等于高枕无忧。武德充沛的驻德苏军集群,就有官兵提出要「杀回莫斯科、驱逐叶利钦」。这些苏联军界的骄兵悍将,是叶利钦难以完全压制的。

即便排除这些因素,纵观各加盟共和国,比叶利钦资历高、有手腕的也大有人在,比如哈萨克共和国领导人纳扎尔纳耶夫,乌兹别克共和国领导人卡里莫夫,等等。叶利钦没有把握支配这些加盟国。

综上所述,叶利钦的威望,尚不足以完全压制上述力量。所以叶利钦在掌控权力的情况下,就只能瓦解苏联军队、甩开各加盟国「包袱」、提拔亲信,从而巩固自己在俄罗斯一国的权力。

总体而言,正如雷日科夫所说:「(叶利钦)为了攫取国家最高权力,而无所不用其极。他用自己的行动鼓动起分离主义,以此作为同中央权力斗争的筹码,最后毫不犹豫地搞垮国家。」

为了自己的权势,宁愿搞垮整个苏联,这段历史背后的原因说出来,实在令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