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际

中国反制开始!首个「叫苦」的国家出现!爱尔兰怒斥欧盟:赔钱

2024-08-29国际

中国反制开始!首个「叫苦」的国家出现!爱尔兰怒斥欧盟:赔钱

欧盟对中国的立场始终保持模糊不清。

若美国与中国建立良好关系,欧盟也会积极迎合。

只要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略有紧张,欧盟便会立刻出面对中国进行干预。

整体来看,欧盟既担忧中国的崛起,又害惧失去这一庞大的市场。

不久前,美国对中国出口的高价商品如钢材和汽车加征关税,并对中国实施制裁,欧盟随即做出反应,开始针对中国汽车制造商采取措施。

8月20日,欧盟委员会启动了针对中国汽车出口的「反补贴调查」,其目的是为了提升对中国进口汽车的关税,从而增加中国制造汽车的出口成本。

欧盟对中国汽车制造商采取措施,根本不找借口,直接引用了美国提出的「中国汽车生产能力过剩」的说法。

这意味着中国制造的汽车供过于求,届时中国产的汽车价格必然会下降,将这些不保值的车辆出口到欧洲市场,会对欧洲汽车行业造成生存压力。

现实情况并非如此,毕竟特斯拉在全球销量中名列前茅,而欧盟对其进入和占领欧洲市场则显得漠不关心。

欧盟所采取的策略就是针对性措施。

反制裁行动启动

一直以来,其他国家总是先采取行动,提出各种理由来对中国进行经济制裁。

中国何时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呢?

在双方有贸易往来的情况下,欧盟未必能赢得最终的胜利。

8月21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宣称将对从欧盟进口的乳酪及相关产品进行反补贴调查。

中国的意图显而易见。

欧盟对中国所拥有的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感到嫉妒,因此促使中国发展出许多重工业,以超越欧美发达国家。因此,欧盟开始限制对中国出口的一些畅销商品。

另一方面,中国可以利用欧洲原材料的丰富性,以及中国消费者对这些产品并非必需的态度,来对其进行制裁。

进口新鲜乳酪受到反补贴调查,涉及的国家多达八个,其中爱尔兰位居首位,因为中国一直是爱尔兰乳制品最大的出口市场。

据了解,欧盟是中国乳制品进口的第二大市场,在2023年,该贸易额度达到了17亿欧元。

可以认为,中国是欧盟乳制品出口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市场。

欧盟首次对中国汽车制造商实施制裁,这一决定间接对成员国的商业活动产生了影响。

尤其是爱尔兰,立刻感到焦急,迫不及待地要求欧盟对农民提供补偿。

在此之前,爱尔兰牧场的奶农们完全无法预见他们的美好生活会受到干扰。

爱尔兰每年向中国出口价值4.2亿欧元的乳制品,实际上在中国市场获得了丰厚的收益,这使得爱尔兰的农场得以蓬勃发展。

因反补贴调查前景不明,许多商品已制作完毕却无法销往中国,只能萎缩在角落里无所作为。与此相比,中国本土市场早已有众多企业,能够支撑起巨大需求。

如果这场贸易风波持续得足够长时间,欧洲多国在中国市场的份额终将被本土企业或其他国家的公司所取代!

爱尔兰乳制品供应商协会的会长表示:「若欧盟要介入并解决贸易冲突,破坏爱尔兰与中国之间的乳制品交易,那么欧盟必须对农场进行赔偿!」

爱尔兰的立场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其他同样受到影响的国家。

根据欧盟成员的出口情况,德国也是乳制品,包括奶酪等的主要生产国,其许多乳制品会直接或间接进入中国市场。

尽管德国的农场经济比例不及爱尔兰,但中国提高标准的举措也会对德国农业产生影响。

或者说是法国,作为中国的奶油供应国,法中之间的贸易互动非常活跃。这次,中国的反补贴调查也将法国纳入了调查范围。

尽管目前反对欧盟政策的国家不多,但如果发生持久战,中国完全可以实现自给自足,并且拓展其他国家的市场,或者将市场份额留给友好的国家。

欧盟自讨苦吃。

由此可见,欧盟的一项决策对成员国之间的团结产生了直接影响。

不得不承认,在欧盟的整体框架内,存在一些缺乏团结的成员国,这使得中国能够发起反补贴调查,从而导致欧盟成员国内部出现混乱。

不过,这次中国与欧盟之间的对抗并没有让任何一方获得胜利。

尽管对于中国的汽车制造商而言,失去欧盟这个重要市场意味着一年的损失需要数年时间才能恢复过来。

然而,欧盟各国同样失去了这个庞大的中国市场。加之欧洲国家所倡导的自由理念,如果基层民众的生计得不到保障,势必会引发类似于最近在英法出现的一些潮流。到那时,将面临内外困扰,不知究竟是对我国制裁,还是自我制裁!

市场体系

暂且不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冲突。

从这些经济摩擦的影响来看,可以看出,和气生财,而冲突则带来失败,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

在许多场合,欧盟能够认识到全球是一个经济的贡献者,而中国则是这个世界上的巨型市场。在没有紧迫需求之前,根本不需与中国产生经济摩擦。

然而,经济基础主导着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又会反过来对经济基础产生影响。

唯有在真正实现多极化的世界中,国家之间的交往才有可能是出于真诚而非算计。

总结

美国希望成为全球的统治者,力图将世界各国的资源控制在自身之下,因此不遗余力地压制那些可能威胁其地位的国家,如前苏联、日本以及现在的中国。

中国若要应对制裁,最有效的方法绝不是像其他国家那样提高关税、封闭国门,而是增强综合实力和在国际舞台上的发言权。

总体而言,中国的内需水平不足,否则不会多次受到其他国家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