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际

中东土豪小国巴林:如今沦为男人后花园,红灯区盛行是何原因?

2024-09-01国际

巴林这个看似富饶的小国,却因为其独特的经济模式和社会现实,成中东的「红灯区」。尽管拥有石油和金融业等资源,却在贫富差距日益加剧的背景下,转向灰色产业以求生存。

它被许多人视为沙特后花园,吸引着中东各地的富豪在此寻求放纵与享乐,这种发展模式使得当地纸醉金迷,繁华与堕落并存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巴林经济发展模式的重重困境。

那么,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巴林的起源

巴林位于波斯湾西南部,也就是阿拉伯半岛与伊朗之间,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它自古以来便是海上贸易的要道,东西方交流的一个重要节点。

公元前2000年左右巴林是一个富庶的岛屿,以珍珠、铜和棕榈树而闻名,被称为「迪尔蒙」,是苏美尔文明的重要贸易伙伴,吸引来自印度次大陆、波斯、阿拉伯和东非的商人。

这一时期的巴林经济主要依靠沿海贸易和采珠业,尤其是珍珠,作为巴林的一大特产曾在19世纪占据全球珍珠市场的重要地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这些贸易网络巴林获取大量的财富,但也吸收不同文化的影响,形成多元文化的特点。

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巴林的战略位置引起英国的高度重视,当时的英国在中东地区不断扩张,为保护其在印度的利益于1820年与巴林的统治者签订【永久和约】。

这一协议表面上是对巴林进行保护,实际上是确立英国对巴林的控制地位,作为英国在波斯湾的重要据点,成为英军舰队的补给站和保护区。

英国在巴林的统治期间建设许多基础设施,并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方式,也带来西方的文化和习俗。

在英国的主导下,巴林逐渐成为殖民中心和军事基地,英国不仅在这里驻扎大批军队,还带来大量的外来移民,其中包括性工作者、商人和各类技工。

工作者和商人很好理解,就是促进当地的商品贸易和经济发展,带来性工作者又是为了什么呢?原因就是满足男人生理上的需求,尤其是一些航海工作者,他们有钱却缺少女人。

英国的殖民统治并不完全受到当地人的欢迎,对巴林的控制引起当地统治者的不满和民众的反抗,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英国也逐渐意识到其在中东地区的控制力正在减弱。

20世纪中期,全球去殖民化浪潮席卷而来,英国在中东的地位日渐衰退。1968年,他们宣布撤出中东地区,巴林的政治未来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1971年巴林正式宣布独立,成为一个主权国家,然而刚刚独立的巴林面临着内部治理的巨大挑战。

比如20世纪初珍珠市场的崩溃,巴林赖以生存的经济体系陷入困境,如何摆脱困境迫在眉睫。

石油时代的繁荣

巴林处于中东,那可是一个盛产石油的地方,而且还扼守着波斯湾,这样的位置谁不眼馋。

为巩固独立地位和国家安全,巴林与美国签订防务协议,美国则在巴林设立海军基地,等于是借助外来力量暂时保住了自己的安全。

与此同时,巴林还逐渐成为一个石油的国家,使其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不用再为珍珠市场的困境而烦恼。

石油的开发带来巨大的财富,巴林迅速从一个以珍珠和贸易为主的经济模式,转型为依赖石油出口的新型经济体。

石油收入的增加提高巴林的国民收入,也使得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迅速扩展,只是巴林国土面积小、石油储量有限,必须要寻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20世纪后半叶,巴林政府逐渐将经济发展重心转向金融和服务业,吸引大量国际银行和金融机构入驻,拥有相对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和自由开放的市场环境,一度成为波斯湾地区的金融中心。

巴林的旅游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国家收入的重要来源,在金融业和旅游业的双重推动下,经济实现了一定的多元化。不过,这种多元化发展模式也带来许多问题。

石油与金融带动巴林的发展,但巴林的石油体量、金融影响力毕竟较小,以至于发展的并不完善,逐渐形成一个阶段的社会问题,就是贫富差距极大,在这种背景下巴林的红灯区逐渐兴起。

红灯区的兴起

巴林红灯区的兴起并非一蹴而就,与巴林的经济有关,与历史和地理也密切相关,一方面源于其相对开放的社会文化,另一方面则是经济和政治因素的共同作用。

巴林在历史上长期从事海上贸易,与世界各地的商人和水手有频繁的接触,这使得其社会风气较为开放,成为一个多元文化交汇的地方。

特别是在英国和美国的殖民和军事存在时期,大量外国性工作者涌入巴林,逐渐形成一个相对活跃的灰色产业链,巴林的社会风气受到很大影响。

与此同时,西方文化对本地居民的影响日渐加深,一些本地女性开始参与这一行业,而且还不以从事性服务为耻,反而将其视为一种合法的谋生方式。

这种社会风气的变化,使得巴林成为中东地区一个「另类」的存在,成为中东地区有名的放纵和享乐之地。

巴林地处波斯湾西南部,位于沙特阿拉伯和卡塔尔之间、靠近伊朗,交通便利经济联系密切,能够迅速吸引周边国家的游客。

在阿拉伯世界的观念里,女性从事这种「性工作」不被允许,但不允许本国女性从事这类业务,不代表不能接受它国女性从事这类业务。

巴林的邻国如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国家,因严格遵循伊斯兰教义,对性产业采取零容忍政策,任何性交易行为都被视为违法,许多邻国的富豪和游客将巴林视为逃避宗教束缚的「后花园」。

沙特、卡塔尔等石油发达国家,他们的国人有的是钱,自然需要去一个地方娱乐一二,巴林因种种原因成为一个好去处,在这里可以随意享受他们的财富,而无需担心宗教法规的限制。

巴林政府一方面承认伊斯兰教在国家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也在实践中采取一种相对开放和灵活的态度,特别是在旅游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上。

对于这种性工作行业,他们还采取一些隐性的默许政策,说白了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以换取经济上的收益和稳定的外汇收入,缓解财政压力。

巴林的主要城市麦纳麦,酒吧、夜总会、赌场等娱乐场所随处可见,红灯区也迅速发展成为旅游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通过收取各种税费和许可证费用获得可观的财政收入。

然而,这种依赖性产业和灰色经济的发展模式也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性产业的发展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人口贩卖、女性剥削、公共卫生问题等,逐渐成为一个灰色经济的代名词。

作为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却靠着这种灰色经济的发展模式,在中东地区的社会声誉大受影响,许多保守势力对巴林持强烈批评态度。

总的来说,灯区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巴林的旅游业和服务业发展,也带来一定的社会问题,但为应对经济困境和偿还巨额债务,巴林政府接受这种红灯区的发展。

这是一个问题,也是一种无奈,最后只能选择「折中」的办法,体现着巴林的挣扎与妥协。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参考资料:谈谈巴林的「红灯区」 – 迪拜人 (dubairen.com)

巴林非法性交易为何屡禁不止?_风闻 (guancha.cn)

这里的妇女不简单 - 中国知网 (cnk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