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立陶宛国防部宣布,在与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交界处涅曼河上的一座桥梁上修建了新的防御工事,并且已经加装了大量的反坦克障碍物,例如「龙牙」和「反坦克刺猬」。必要时,这些障碍物可以阻止敌人进入。
立陶宛国防部长劳里纳斯·卡斯奇纳斯明确表示,将在某些桥梁上埋设地雷,增强抵御入侵的能力。这些措施旨在保护立陶宛领土免受潜在入侵,依靠防御工事和军事装备来击退攻击。今年8月,立陶宛已开始在与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接壤的边境地区安装这些障碍物,这表明立陶宛采取了积极主动的战略来应对任何威胁。
立陶宛的这项倡议是与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合作进行的。爱沙尼亚国防部长汉诺·佩夫库尔表示,建造这些防御设施的动机是乌克兰战争,这场战争表明,除了军事力量外,实体屏障也很重要。这些设施是反机动作战的关键,可以从边境地区减缓和阻止敌对行动。
拉脱维亚国防部长安德里斯-斯普鲁兹也强调了这条旨在加强北约东翼的 「波罗的海防线 」的重要性。他在一份社交媒体声明中强调,这些设施旨在限制敌人的行动,提高国防部队的反应能力。这一集体举措的基础是2022年马德里峰会上通过的北约决议,该决议为北约东部边境提供了具体的防御措施。
这些防御工事是在冲突情况下协调波罗的海国家安全的更大框架的一部分。爱沙尼亚国防部回顾说,这些防御要素将根据对环境和防御计划的战略分析进行部署,确保适应敌人的意图。因此,将通过波罗的海国家间的地区协调和互助来加强基础设施。
在2022年马德里北约峰会上,各国领导人批准扩大波罗的海防线,在北约东部边境,特别是波罗的海国家沿线修建大量防御工事。这条「混凝土防线」包括预先部署的防御工事、反坦克屏障以及沿关键点的强化防御结构,旨在阻止任何快速入侵。这条防线整合了旅级规模的战斗群、快速反应增援部队以及陆地、空中和网络领域的多层防御措施,确保北约能对其东翼的威胁做出快速反应。
通过加固桥梁和建立实体防御结构,立陶宛展示了该地区安全政策的转变。在与俄罗斯关系持续紧张的情况下,这种做法的目的是提供即时保护,同时与北约的优先事项保持一致。波罗的海国家现在处于欧洲防御的前沿,这表明了它们防止这一战略地区出现不稳定的决心。
波罗的海国家并不是唯一建立防线的国家。2024年5月,波兰启动了一项名为「东方之盾」的大规模防御计划,加强与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东部边境的安全。该项目包括建设一个覆盖约700公里的防御工事和屏障网络,总支出估计为数十亿美元,其中仅材料费就有25亿美元。该计划包括监控塔、反无人机防御系统、反坦克障碍物和掩体。
在近代军事史上,城墙和防线在阻止敌人推进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1944年秋天,德国的齐格菲防线曾被用来拖住美军的脚步。这条由碉堡、战壕和反坦克障碍物组成的防线虽然很容易遭到大规模轰炸,但对于延缓盟军的进攻脚步非常重要。这些修建这些防御工事的成本非常高昂,并且往往不能完善,但却给防守方提供了战略喘息的机会,可以重新部署并尝试反击。
在俄乌冲突中,防御工事已成为防御战略的核心,首先是俄罗斯,在乌克兰大反攻期间,他们加固了阵地并用来遏制乌克兰的推进。俄军利用战壕、铁丝网、反坦克壕沟和「龙牙」等障碍物,延缓乌军的推进速度,并将乌军的进攻集中在适合反击的控制区。作为回应,乌军建立了复杂的防线,为天气条件好转后俄罗斯再次发动攻势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