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际

马岛:英国和阿根廷的百年之争,到底谁更在理?

2024-04-21国际

福克兰群岛(马岛)对英国的重要性,在1982年马岛战争之前,犹如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远不如英超联赛的一颗球那么引人注目。直到战争爆发,人们才惊觉这片遥远的土地与英国的紧密联系。

英国对这片殖民地不屑一顾,但对阿根廷人来说,马岛却是他们心中难以抚平的伤痛。马岛主权归属悬而未决,英阿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尽管阿根廷近在咫尺,对马岛似乎触手可及,然而大英帝国依然稳坐钓鱼台,将马岛紧紧握在手中,展现出其不可动摇的控制力。

阿根廷前总统加尔铁里将英国人逐出岛屿,并声称马岛为阿根廷不可分割的领土,这一行动终于引起了英国对马岛主权争端的重视。

英阿争夺马岛的历史已有数百年,期间摩擦不断,战火纷飞。2013年,英国为维持统治在马岛发起公投,希望居民自主决定归属,但双方的争议仍未平息。

在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争端中,英国与阿根廷各执一词,互不相让。那么,究竟谁更有道理呢?让我们深入剖析这场世纪之争,寻找答案。

【01落幕的大英与偷袭的阿根廷】

二战尘埃落定后,阿根廷犹如一位执着的追求者,时刻觊觎着马岛这位佳人。今日挥旗宣誓主权,明日又携铲掘土,以示拥有。而英国,则像位宽容的长者,对此总是选择性地视而不见。

马尔维纳斯群岛,南大西洋的孤独守望者,与阿根廷海岸线仅五百公里之遥,却与故土相隔数万公里。

马岛啊,这片荒芜之地,既没有矿产的富饶,也缺乏工业的脉搏。一万多平方公里的广阔土地上,人口却仅有寥寥数千,仿佛被世界遗忘的角落。

阿根廷期盼着那位能够引领国民夺回马岛的英勇领袖,他将成为国民心中的民族之光。而在80年代初,美国像一位狡黠的园丁,巧妙地调整货币政策,在拉美大陆上收割着一片又一片的「韭菜」。

加尔铁里曾以「美国人民的儿子」自居,向里根献媚,期望赢得美国的青睐。然而,美国对他始终保持着距离,关键时刻毫不留情。

1981年,阿根廷遭遇了经济危机,通货膨胀率高达600%,经济指标全面下滑,GDP减少了11%,制造业更是受挫,产值大幅下跌22%,失业人群遍布全国,形势严峻。

阿根廷的民众在绝望中纷纷走上街头,愤怒地指责加尔铁里的无能。反对党的领袖们也在暗中策划,准备对加尔铁里发起逼宫行动。

如果是一位普通的领导者,面对困境或许会选择推卸责任、一走了之。但加尔铁里与众不同,他拿出了最后的筹码——马岛,决心放手一搏。

加尔铁里深知,夺取马岛不仅能转移国内的经济矛盾,汇聚民心,更能让他成为阿根廷的传奇英雄。既然已没有退路,那就放手一搏,成就自己的辉煌吧!

1982年5月,阿根廷悄悄地派出了一队「五金商人」,他们辗转抵达了马岛东部的南乔治亚岛。在那儿,他们悄无声息地扎营,随后高高升起阿根廷国旗,宣告主权。

马岛上,英国的军事存在微弱而坚韧。那里,仅有一艘历经风霜的破冰船和一支不足一个连队的英勇士兵,他们犹如孤独的守望者,坚定地捍卫着大英帝国的荣耀与尊严。

破冰船搭载着士兵们,向着南乔治亚岛投去匆匆一瞥。阿根廷海军的喜事湾号运输船意外现身,仿佛是命运之手的巧妙安排,英国军队只得无奈离去。

加尔铁里眼中,英国的懦弱如同日落余晖,认为马岛仿佛成了他掌中的玩物,只需轻轻一握,便能收回囊中。

二战后,英国仿佛失去了往日的荣光,疲态尽显。除了紧紧追随美国参与冷战,它在国际舞台上几乎失去了话语权,仿佛一只失落的雄狮,无力再展露昔日的威风。

20世纪80年代,英国逐渐走向衰败,不仅失去了大部分海外殖民地,连曾经骄傲的皇家海军也显得不堪一击。

昔日的英国,曾以强大的海军著称于世。然而,历史的巨轮转动,英国迎来了军事的收缩期。就连那艘曾驰骋于冰冷海域的破冰船,也未能幸免,最终退役于时代的浪潮之中。

加尔铁里,承受着国内的巨大压力,急于求成。作为美国的「干儿子」,他迫切渴望得到「美国爸爸」的认可。然而,在缺乏美国援助的情况下,阿根廷要摆脱经济困境,单靠自身力量似乎难以做到。

他冥思苦想,试图找到解决矛盾的方法,然而,他的脑海中却只有一个念头——攻打马岛。除此之外,他竟无从下手,难以寻觅其他解决之道。

加尔铁里打马岛的决定,并非一时冲动。审视英国海军现状,其仅剩两艘轻型航母,一艘即将转让印度,另一艘则计划售予澳大利亚。英国海军即将步入无航母的时代,这一现实为加尔铁里的决策提供了背景。

阿根廷手握一艘历经风雨的二战航母,这艘船几经易主,最终从荷兰手中获得。它的飞行员队伍由美国海军精心雕琢,而挂载的导弹则源自法国的精湛工艺。加尔铁里与美国的亲密关系,让这艘航母焕发出新的生机。

加尔铁里豪情满怀,认为他的航母编队汇聚了五国之力,足以与英国争锋。

在阿根廷,自信并非加尔铁里一人所独享。国防部长、外交部长,以及众多高级海军军官,他们都怀揣着打败英国的坚定信念。

他们笃信英国不会轻易涉足战事,因为马岛并非其心头之患。更何况,美国始终在一旁低语,美洲的事务,还需美洲人亲力亲为。

1982年4月,满怀壮志的3000多名阿根廷士兵,昂首阔步踏上了心之向往的马岛,雄赳赳,气昂昂。

200余名英军守军在面临困境时,没有斯巴达勇士般的英勇,却以理智和生命为重,选择了投降。这场较量,英军失去1名战士,阿根廷则有1人负伤,和平终归是最佳选择。

加尔铁里,这位阿根廷的政客,曾被视为腐败无能,但收复马岛后,他瞬间成为了国民的骄傲。他领导的政权所笼罩的阴霾,也因这一胜利而烟消云散。

阿根廷举国欢庆,而英国却民怨沸腾。马岛失守的消息让本就对撒切尔夫人私有化自由经济政策不满的英国民众愤怒爆发,他们纷纷涌向唐宁街,要求撒切尔夫人下台。

此刻,撒切尔夫人亟需挺身而出,以行动捍卫她的尊严,否则她的地位恐将岌岌可危。

"言辞如叶,行动若果。撒切尔夫人之激昂演讲激荡人心,特遣队远征随之启程,用行动证明决心,而非空谈。"

英国海军,以其英勇的行动,戳破了英国国力衰退的谣言,证实了传闻的真实性。

皇家海军一度落魄,竟需依赖智利雷达和美国卫星的情报支援。智利雷达一旦检修,其指挥系统便如断臂之鸟,两艘护卫舰更是被阿根廷军队无情击沉,命运多舛。

英国在马岛战场上的困境,引起了法国的同情。法国慷慨地分享了阿根廷武器装备的全部参数,甚至派遣人员与英军共同进行实战模拟。

尽管战争初期形势严峻,英国仍不幸痛失其尖端力量的谢菲尔德号导弹驱逐舰,以及两艘驱逐舰与护卫舰,这无疑是对其海军力量的沉重打击。

六月,阿根廷军队的胜势悄然转为败局。失去了法国的武器支援,受英国影响,阿根廷空军只得挂载着铁弹进行俯冲轰炸,这无异于自我毁灭。

阿根廷的贝尔格拉诺号巡洋舰,曾是珍珠港事件的幸存者,如今却惨遭英国鱼雷的致命一击,从此,阿根廷由攻势转为守势,陷入了被动的防御局面。

即使英国已黯然失色,阿根廷依旧不是其敌手。1982年6月14日,阿根廷司令率领九千士兵向英国屈服,五日后加尔铁里亦宣告投降。

撒切尔夫人凭借成功收复马岛,赢得民众高度支持。她在国会自信发言:「让英国再次伟大的目标,我们了然于心。」此言一出,掌声如潮水般涌来,为她的决心和勇气喝彩。

加尔铁里政权如一颗流星划过夜空,黯淡而迅速地消逝在政治舞台上。次年,他本人因「指挥失误」的罪名被起诉,如落叶归根,终究难逃一劫。

【02相持不下,彼此各执一词】

马岛战争后,这片群岛重新成为英国的「福克兰之宝」。然而,阿根廷心中的伤痕仍未愈合,夺回马岛的决心从未动摇。岁月流转,阿根廷的执着与希望依旧。

马岛战争后,阿根廷军队陷入颓势,空军资金匮乏,连一架喷气式飞机都买不起,海军和陆军也持续低迷。然而,阿根廷历任总统都将马岛之耻铭记在心,决心重振军威。

2013年,克里斯蒂娜作为阿根廷的守护者,以温柔的笔触向卡梅伦发出呼吁,期盼英国能归还马岛。然而,卡梅伦这位铁血的首相,坚守立场,与克里斯蒂娜进行了两个月的激烈辩论,甚至不惜挥舞武力的大棒。

马岛上的居民在最后的公投中表达了他们的选择,1513人选择留在英国的怀抱,仅有3人反对,1人选择弃权,还有1票因故未能计入。卡梅伦满面春风地宣称:「这次公投,正是他们心声的完美诠释。」

这公投看似公正无私,却实则暗藏偏颇。真的公平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岛上的居民们,多数拥有英国的血统,以英语为母语,自然而然地将自己归属于英国。他们心中怀着对英国的深深向往和认同,希望成为英国的一份子。这种归属情感,体现了他们对自身文化和传统的珍视与坚守。

与阿根廷相比,英国虽远离马岛,但其经济实力和全球影响力不容小觑。选择阿根廷或许意味着挑战与困难,但选择英国则可能意味着机遇与福祉。

阿根廷坚决不承认这一结果,声称自己在1816年独立时,从西班牙手中接管了马岛的统治权。然而,英国在1883年利用马岛阿根廷驻军哗变的机会,以「更强大的武力」抢占了马岛,并对岛上的阿根廷人进行了驱逐和威胁。

英国坚称,根据「先占」原则,航海家戴维斯在1599年便乘坐「渴望号」造访马岛,次年,约翰·斯特朗更登岛,并以「福克兰海峡」命名群岛上的海峡,于是英国人开始亲切地称这片土地为福克兰群岛。

1765年,英国人定居福克兰群岛,建立了哨所。尽管后来他们曾短暂离开,但在1833年,英国人重新握紧了马岛的统治权,显示了他们对这个群岛的坚定执着。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马岛见证了英国对德国舰队的重创,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这片海域更是众多英国军舰的避风港,它们在此养精蓄锐,继续捍卫着正义与和平。

英国坚称,自1840年以来,福克兰群岛(马岛)的统治权一直在其掌握之中,从未旁落。阿根廷对马岛的主权声索,不过是无中生有的妄言。

【03抛开实力,谁是马岛的国籍?】

在阿根廷与英国的争议中,谁更有理?马岛的历史成为关键。追溯过往,我们或许能找到答案的线索。

1764年,路易港在马岛诞生,这是法国人赠予马岛的首个拥抱。自此,马岛不再孤单。两年后,马尔维纳斯群岛也迎来了英国人的温柔触摸,他们在这里安放了新的港口。

1766年,西班牙强势介入,从法国人手中夺得了马岛的控制权,又占领了英国人辛苦建立的港口。英国王室与西班牙的关系瞬间紧绷,几乎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好在1771年,西班牙最终归还了港口,这场纷争才得以平息。

路易港,一度被西班牙人牢牢掌握,与英国港口和谐共存至1774年。然而,在这一年,英国因经济和政治利益考量,主动放弃马岛,马岛从此完全落入西班牙的怀抱。此后,西班牙的拉普拉塔总督辖区成为其领地上唯一的政治力量。

1816年,阿根廷摆脱西班牙的束缚,以自由的姿态宣布接管南大西洋的广阔领土,其中,马岛也正式成为了它温暖的怀抱中的一员。

三年后,布宜诺斯艾利斯选定韦尔内担任群岛军民的总司令,让马岛与阿根廷紧紧相连,如同血脉般不可分割。

但美国的捕鲸者贪婪地涌入马岛,疯狂捕捉鲸鱼和海豹。韦尔内忍无可忍,果断出手,成功拦截并扣押了这些贪婪的美国渔船。

邓肯,这位英勇的美国海军将领,驾驭着星顿号,如猛虎般扑向马岛,将阿根廷的据点化为灰烬。他自信地宣称,岛上的政府统治已烟消云散。

1833年,英国皇家海军的舰队抵达马岛,将阿根廷人驱逐出境,并开始了持续七年的争夺。最终,1840年,英国人重新获得了马岛的主权,将这片土地收入囊中。

阿根廷多次挥舞抗议的旗帜,但面对英国坚船利炮的威胁,他们始终未能夺回马岛。两国在此问题上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1965年,联合国通过非殖民化决案,阿根廷抓住这一契机,向英国提出严正交涉,敦促英国遵循国际社会的呼声,结束对马岛的殖民统治。

英国在与阿根廷展开两年谈判之际,心情无比无奈。眼见马岛即将落入阿根廷之手,岛上的居民却团结起来,抗议之声此起彼伏。他们纷纷前往英国议会游说,苦口婆心地劝说当局放弃移交马岛的念头。

岛民的行动,似乎为英国占领马岛的决心添了一把火,他们对阿根廷的态度如钢铁般坚硬。因此,1982年的马岛战争与2013年的马岛公投,成为了这段历史不可磨灭的印记。

阿根廷对马岛的所有权似乎更站得住脚。毕竟,西班牙政府曾驱逐法国人,英国也主动放弃。长时间以来,马岛一直被视为西班牙的领土。

英国曾放下对马岛的掌控,却在阿根廷内乱时抓住了机会,夺回此地。这种趁人之危的做法,似乎并不符合武者的荣耀。

在【马岛战争的真相与迷雾】中,孙佳佳剖析了英美特殊关系的幕后,阿根廷在战争中的处境又在任柳佳笔下得到深刻解读。杨仲杰则描绘了战争后阿根廷政局的变迁,而朱磊和张根亮则提出了疑问:阿根廷缘何落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