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际

加入美韩矿产联盟后,蒙古国再对中俄喊话,期待尽快开建经济走廊

2024-02-12国际

蒙古国寻求中俄合作,期待开建经济走廊

在达沃斯 经济 论坛期间,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通过视频采访向中国和俄罗斯示好。他表示正在通过各种外交渠道寻求召开 中蒙 俄峰会的推动。奥云额尔登透露,蒙古国正在推进相关研究工作,以促进与中国在「 一带一路 」框架下的合作。中国在该框架下提出了 中蒙俄经济走廊 的倡议,并将在各类峰会上进行讨论。蒙古国寻求单独召开 中蒙 俄峰会,是进一步推进三国合作的体现。

蒙古国作为欧亚大陆的重要内陆国家,与中国和俄罗斯接壤,与两国的经贸往来对其 经济 发展至关重要。目前,蒙古国的工业水平相对较低, 经济 主要依赖畜牧业、采矿业和煤炭出口。然而,这些有限的收入项目难以使全体民众从中受益。过度的畜牧业导致了国内草原的沙漠化问题,失控的 火灾 更加加剧了这一问题。源自蒙古国的沙尘暴多次影响了中国北部的空气质量,中国的边境林业部门也在努力应对来自蒙古国的野火蔓延情况。

据【中国冶金报】数据显示,2023年蒙古国对外出口煤炭达到了6960万吨,同比增长118.75%。其中,中国在1-11月间从蒙古国进口了4740万吨的炼焦煤,增长幅度达到了119.4%。可见,蒙古国的 经济 前景与与中国的经贸往来息息相关。蒙古国希望通过加入中国的 供应链 体系,实现更多机遇。然而,蒙古国在发展中充满挑战。蒙古国在战略构想中依然关注与美国作为第三邻国的合作。然而,蒙古国国内存在许多与美国有关的非政府组织,这些组织对蒙古国的战略决策产生了长期的制约,也使得 中蒙 俄合作的前景变得不确定。去年8月,奥云额尔登访问了美国,并与美国达成了在今年第二季度开通空运直航的计划。双方商讨了在 稀土 和关键矿产等领域展开合作的可能性。蒙古国还向谷歌等美国企业抛出了橄榄枝,允许其在蒙古国进行航天相关的部署和研究。

然而,需要审视的是,美国与蒙古国在 稀土 等领域的 经济 合作并不现实。蒙古国希望从 稀土 产业中获利的唯一途径是与中国进行 产业链 对接,并通过行动展示与中国的战略互信,为中国推动 中蒙 边境口岸建设和公路、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条件。蒙古国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无论是对韩国还是对美国的矿产和煤炭出口都不具备成本效益。对韩国的出口需要借助中国的铁路系统和港口线路,而对美国的出口则更加遥远。即使是空运贸易,也需要经过中国的领空,与运输成本和收益相比起来,可以说毫不划算。

不过,美国的技术支持能够助力蒙古国进行 稀土 勘探工作,这是美蒙合作潜力的体现。然而,如果美国有意阻挠 中蒙 俄贸易往来,蒙古国的相关举措无疑增加了与中国和俄罗斯后续合作的障碍。 中蒙 俄三国之间有着悠久的 经济 联系,有潜力建立万里茶道 经济 走廊。然而,要实现这一潜力,面临的阻力仍然很大。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蒙古国自身的 经济 建设能力相对落后,推进相关战略合作需要付出巨大的支出,但预期收益有限。

奥云额尔登访问美国后,蒙古国与美国在矿业领域的合作迟迟没有进展,这似乎加强了蒙古国与 中俄 合作的意识。然而,要真正推进相关 经济 合作,蒙古国需要放弃不切实际的想法,以务实的行动向中国展示确定性。双方需要促进边境贸易、人文交流、科技合作等多领域的实际合作,为双方战略互信增添动力。

个人思考和见解

蒙古国作为一个内陆国家,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然而,由于 经济 建设能力相对薄弱和 地缘政治 的影响,蒙古国的 经济 发展一直存在诸多困难和挑战。通过与中国和俄罗斯的合作,可以为蒙古国的 经济 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与希望。

中国作为蒙古国的重要邻国,与其有着长期的历史和 经济 联系。 中蒙俄经济走廊 的倡议为蒙古国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合作平台,有望推动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贸易、投资等方面的深入合作。同时,中国还可以通过技术和资金支持帮助蒙古国发展其 稀土 产业,提升蒙古国的 经济 竞争力。

在推进与中国合作的同时,蒙古国也应注意应对 地缘政治 上的挑战。美国作为蒙古国的第三邻国,尽管在矿产和航天等领域存在合作可能,但蒙古国应保持清醒的认识,明确自身的发展需求与现实情况。与中国的合作对于蒙古国 经济 的可持续发展更为关键,因为中国不仅是蒙古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且拥有丰富的资源、技术和市场,可以给予蒙古国更多的发展机会。

另外,蒙古国还需加强自身的 经济 建设能力,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推动 产业升级 和多元化发展,以减少对煤炭和 稀土 等有限资源的过度依赖。同时,蒙古国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草原沙漠化和野火的蔓延,与中国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环境问题。

总之,蒙古国通过与中国和俄罗斯的合作,特别是在「 一带一路 」倡议框架下,可以为其 经济 发展注入新动力。蒙方需摒弃不切实际的认知,以务实的行动推动与中国的合作,加强双方在贸易、基础设施、技术合作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