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啊,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那一场「权力的游戏」算是有结果了。她把新一届欧盟委员会成员名单一公布,之前外界一直好奇欧盟到底谁掌权的问题,这下就有了确切答案。冯德莱恩这一行动就说明,她已经成了欧盟实实在在的当家人了,权力好像比以前还大呢。
美国政治新闻网有消息说,看冯德莱恩公布的那26名欧委会委员名单就知道,她既稳固了自己的地位,又精心分配权力,从而确保了自己在欧盟里面的主导地位。
她让那些支持自己的盟友去担任重要职位,并且通过一些看似毫不起眼的安排,给她自己在接下来五年任期里的工作铺好了路。这么说吧,欧盟的这场「权力抢夺战」已经有了结果,很明显,冯德莱恩是赢家。
其实啊,这次欧委会权力重新分配这事儿,或者说冯德莱恩掌控欧盟,可不是一下子就成的。她花了好几个月去谋划呢,一点一点地把那些反对她的声音给弄没了。像法国的布雷顿、荷兰的蒂默曼斯,以前可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到冯德莱恩第二个任期的时候,都慢慢退出舞台了。冯德莱恩的那些对手啊,不是被替换了,就是被挤到边儿上去了。
冯德莱恩老是越过别的欧盟领导人,直接就做决定,这些决定呢,一般就在她自个儿的「小圈子」里商量。就这么着,她慢慢成了欧盟内部的权力中心了。
冯德莱恩宣布第二届欧盟委员会成员名单的时候,她那「控制欲」又冒出来了。她都没提前跟欧洲议会好好沟通,就在新闻发布会上把欧委会成员的各种细节一股脑儿全公布了。这可把欧洲议会惹毛了,都有人指责她这是瞧不起欧洲议会呢。
说起来啊,冯德莱恩在权力之路上的表现,说明她还是有点本事的。她之前跟法国保证过,如果法国把原来的委员布雷顿给撤换掉,那在欧委会就能得到一个更有分量的职位。可实际上呢,法国换来的职位根本没预想的那么重要。冯德莱恩这么干,让法国觉得自己被忽悠了。很明显,冯德莱恩可没因为马克龙支持她,就对法国有所关照。
另外,冯德莱恩还使了个「分而治之」的招儿。她能得到更多权力,不只是靠着分配欧委会的职位,还因为她拿分配职位这权力来达成自己的目的。冯德莱恩宣称,要打破欧盟委员会以前那种「死板的权力结构」,想给每个委员「同等」的责任。这乍一听好像更公平了,也能更好地推动各个成员国之间合作,可实际上,不少欧盟成员国的外交官觉得,这无非是冯德莱恩进一步稳固自己控制权的手段罢了。
就是说啊,冯德莱恩借着「平等」这个幌子,把权力分散开,这样欧委会的委员们就各干各的了,她自己呢,就能在中间操控调控,保证自己永远是最后拿主意的决策者。
冯德莱恩安排了几个忠实盟友,像斯洛伐克的谢夫乔维奇、荷兰的胡克斯特拉之类的人,让他们当「眼线」,去监督其他委员干活儿。这么一安排呢,冯德莱恩就能随时掌握情况,不让哪个委员在欧委会里太厉害,威胁到她的地位。
冯德莱恩搞的这种「分而治之」的策略,在欧盟内部可不是没引发过争议的。她的那些支持者觉得呢,这种新权力结构能提升效率。可好多人却认为,冯德莱恩这么干会让权力过度集中,说不定还会把欧盟委员会的集体决策机制给削弱了,到最后就成冯德莱恩一个人说了算的局面了。
在冯德莱恩玩的这场「权力游戏」里,有个人不得不提,就是法国总统马克龙。2019年的时候,多亏马克龙和当时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大力推荐,冯德莱恩才顺利当上欧盟委员会主席。可冯德莱恩连任之后这次权力重新洗牌的时候,马克龙的影响力明显被削弱了。
马克龙提名斯特凡·塞朱尔内去替换法国原来的委员布雷顿,大家都觉得这个新委员「更听话」呢。可法国得到的新职位啊,根本就没有冯德莱恩之前承诺的那么重要。好多分析人士觉得,冯德莱恩这么干,让法国在欧盟内部的影响力变小了,马克龙政府也开始担心了。
总体来讲,冯德莱恩搞了这么一系列操作后,在欧盟确实攥到了不小的权力,可她往后的路啊,可没那么好走。咋说呢?她得经过欧洲议会批准,才能正儿八经开启新一届欧盟委员会的工作呢。欧洲议会里头啊,对她的一些做法早就挺不满意的了。所以呢,冯德莱恩头一件要干的事儿,就是得多去沟通协调,好保证能得到欧洲议会的支持。当然了,在协调的时候,也保不准得做出点让步啥的。
另外呢,冯德莱恩得和欧盟各个成员国处好关系,得保证每个成员国都肯给她面子,愿意接受或者支持她出台的政策。国际局势越来越复杂了,欧盟碰到的挑战也越来越多,不管是经贸方面还是地缘安全方面的,这些问题冯德莱恩都得好好考虑。
冯德莱恩要么接着跟着美国的政策跑,要么从欧盟自己的利益出发,去跟其他大国处好关系,这两种情况都将决定欧盟在接下来的五年里能不能摆脱现在面临的困境呢。